龙华新闻

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获市级大奖

编辑:陶倩2019-09-03 08:41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观澜街道平安路街角公园。

观澜街道“城市双修”示范项目——企坪社区公园。

贵湖塘老区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效果图。


日前,“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出炉,经过来自省内外66位专家层层评选,由观澜街道编制的《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从344个送审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深圳市第十八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成为龙华区获评该奖项一等奖的两个规划之一。

2017年10月,观澜街道正式启动“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基层开展“城市双修”规划的试点街道。随后,该街道精耕细作,从保安全底线、补民生短板、塑城市风貌、兴文化底蕴四个维度,全面推进各个规划项目落地实施,“城市双修”使观澜增添了颜值与气质,提升了品质与内涵,为生态文化高科技片区建设插上了加速发展翱翔的翅膀。如今,观澜“城市双修”规划得到市级权威部门的充分肯定,为观澜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干精神,努力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增加了更大的信心与力量。

综合施策

编制“城市双修”规划治理“城市病”

观澜地处深圳的北门户地区,与东莞交界,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是,这里地处特区的城郊结合部,也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区,依然存在着城市空间混乱、环境品质差、缺乏公共配套设施等诸多“城市病”。

在谈及为何率先启动“城市双修”时,观澜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大家应该都觉得观澜的生态资源相当丰富,但其实就山而言,观澜大部分山林绿地都不对外开放,整个街道没有一处像样的城市公园或者郊野公园,就水而言,5条河道没有一条河道的景观摆得上台面,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还有不小的距离。”为此,观澜街道从总体统筹的角度出发,以生态文化高科技片区为目标,于2017年10月正式全面启动《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工作。

据悉,观澜街道“城市双修”,即利用观澜二次开发潜力较大的特点,统筹研究潜在的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备项目,摸清观澜土地家底,从生态系统修复和城市功能修补两个方面着手,落实街道可以实施的市容环境提升、安全隐患整治、小型户外文体设施建设等短平快项目,实现小改动,大效用。这项规划作为解决城市综合问题的重要行动和抓手,从空间环境与管理水平“内外兼修”,为观澜在大建设大发展的高速期做出有序指引,塑造城市品质。

观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观澜编制“城市双修”规划,旨在立足街道事权,以项目为抓手、以行动为导向,给观澜的发展描绘一张蓝图,也给观澜的“城市病”开出一张“良方”。

经过一年多的摸查调研、系统评估、专项规划,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编制完成。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初见成效,城市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重点地区的城市品质与文化风貌得到提升;到2030年,“城市双修”工作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建设成城市品质与文化风貌都得到全面改善的国际社区。

突出特色

以项目为抓手挖掘自身独有潜力

观澜街道“城市双修”规划全面梳理观澜辖区土地资源,挖掘空间潜力,分析现有项目,提出城市更新指引,确定了今后观澜片区城市发展方向为“文化引领+科技协同+宜居保障”三驾并驱。其中,“文化引领”部分,报告提出,借力高尔夫、版画、红木等独特的文化品牌,形成城市、产业、文化、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文化艺术高地,打造国家级特色文化小镇;“科技协同”部分,立足观澜街道特有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市、区上层规划,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宜居保障”部分,依托生态绿地资源与体育休闲产业基础,通过“城市双修”行动修复生态、优化公共空间,将观澜打造成为深圳市生态休闲宜居后花园。

在此基础上,规划从保安全底线、补民生短板、塑城市风貌、兴文化底蕴四个维度,开展了边坡、内涝点、交叉口、公厕、医院、学校、老旧小区整治、特色公园体系建设、文化复兴等20多个专题的研究,各个专题都提出了相应的项目库,包括44个公园的新改建、34个边坡整治、67个老旧小区改造、59处挡墙美化等,并制定了三年的实施计划。观澜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与其他蓝图式远景规划不同,观澜“城市双修”规划是一个以项目为抓手、以行动为导向的规划,除了在宏观上为观澜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更形成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项目库,旨在依托街道事权,通过补短板、补欠账、抓民生、塑特色,统筹近期的城市建设工作,让规划通过实施切实可行的项目得以落实,真正发挥作用。

同时,在“城市双修”进程中,观澜街道梳理出了观澜文化传承脉络,进一步挖掘观澜文化特色。按照规划,观澜街道将以客家风情、百年教育、版画艺术、古典红木等四大版块为重要元素,提出以“观澜河——古道溯源”“牛湖水——文化绽放”两条文化水脉:其一,是以“古道(观澜河)——古墟——古寺——古渡——古村”为径,追溯百年客家生活文化,复兴观澜河古驿道繁荣;其二,是以“民俗——历史——教育——艺术”为径,见证观澜百年文化发展历程,由此展现新老文化融合绽彩。

除此之外,观澜街道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提出一片区一主题、一村一策,要求各个村杜绝千篇一律整治,做到突出特色、差异发展,在标准化治理的基础上,按照历史文化、商业气息、人才公寓、自然景观等分类,塑造12个特色村。后续,观澜街道将综合利用辖区丰富的艺术资源,用艺术进行“生态修复”,用视觉更新行动呼应“城市双修”。其中,鳌湖艺术村以自身充沛的艺术设计资源率先开启了艺术修复道路。接下来,艺术家们将对裕昌路沿街店铺的店招进行改造,让店招融入街区设计,体现观澜鳌湖特色。

加速发展

为观澜发展插上翱翔的翅膀

走进观澜街道,四面环山、一水贯城的生态格局促使这片区域成长为山清水秀、林茂园美的魅力城区。城市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步行道、慢行设施蜿蜒其中,每当到樱花盛开时节,各地游客蜂拥而至,观者如云……在推进“城市双修”之后,观澜的生态活力似乎找到了新的迸发点,山、水、城进一步融合,生态之美不断张扬,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也更加明显,“城市双修”为观澜生态文化高科技片区建设插上了加速翱翔的翅膀。

“街道党工委要求边规划边实施,筛出一批项目就先出一批成果。目前我们已经从项目库中挑选了街角公园、市政环卫设施、挡墙美化等项目启动建设,将易于治理的‘城市病’优先治理,尽力为居民打造宜居环境。”观澜街道工作人员表示,2019年“双修”工作初定建设类项目30个,活动类项目14个,重点工作任务1个,总投资约1.3亿元,目前已在旧村整治、全民健身、内涝治理、河道治理、花漾街区、精品门户、口袋公园、交通安全、公厕革命、边坡治理等项目库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组成了十大示范工程,大部分项目已立项,部分正在施工。

“观澜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实在推进‘双修’工作之前,观澜大部分林绿地都不对外开放,大部分河道景观也摆不上台面,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不小的距离。”观澜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在结合街道其他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城市双修”工作引进“口袋公园”“微型公园”等概念,进一步激活了公共空间利用率,同时以生态修复促使辖区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向良性方向循环发展。

“以前怎么也没想到,出门就可以走进小公园!”和大水田住户陈阿姨一样,观澜居民们在这几年亲眼见证着街道见缝插绿、腾空增绿的工作。今年,大水田社区公园项目、陂老小区公园提升工程、库坑社区公园提升工程等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构筑起观澜绿色本底,夯实了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发展基础。

记者 吴春华 通讯员 柯遵群 植嘉茜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