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网 > 

龙华网源稿件库

龙华区构建立体化心理服务 促进居民心理健康

编辑:陶倩2019-08-12 08:2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新华社发

龙华新闻讯(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邓晓婷 何鹏海)在刚过去不久的7月下旬,龙华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建设工作将从“开展心理服务体系强化行动”“开展心理服务队伍建设行动”“开展心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和“开展心理服务阳光普惠行动”四个方面开展,构建“1+N”立体化区级社会心理综合服务阵地网络。

国内有权威调查报告指出,过去三十年内,中国经济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快速的社会发展可能造成了心理压力及应激水平的总体升高。与全球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人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进而造成心境、认知、行为障碍及相关问题。国内公共领域及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药使用障碍及痴呆的患病率正在升高,需要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而龙华区作为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外来务工人口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伸出援手十分重要。

目前,龙华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已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行,中心已开通一条服务热线——“心灵有约”(400-189-0885),一个交流空间——“心灵氧吧”,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24小时在线和面对面的免费心理交流服务。并有区精神卫生中心、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和深圳市怡宁医院4家医疗机构设置心理专科门诊,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康复等服务,其中怡宁医院提供住院治疗服务,区人民医院开设为戒烟患者提供心理治疗服务的特色门诊。

下一步建设工作中,将在各依托现有的综治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学校等设立立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心理咨询室),构建“1+N”立体化区级社会心理综合服务阵地网络。到2021年底前,街道心理服务站设置率达80%,社区心理服务室设置率达80%。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设置率达85%,所有中小学校按不低于1:10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目标使全区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相关链接

心理疾病应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身心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与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身心健康。

■科普延伸

抑郁状态≠抑郁症

恰如其分看待“心灵感冒”

案例分析:邱女士因工作压力大,加上与谈了5年的男朋友分手后出现睡眠障碍、忧心忡忡,不想外出和害怕接听电话,不愿与人交流等症状来龙华区慢病中心咨询。经了解病情已有半年,一直不治疗、不吃药,感觉5天前症状加重,询问医生如何处理。接诊医生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后给邱女士做个心理测试后怀疑是抑郁。在日常生活中,抑郁症与抑郁状态并不少见,抑郁症被称为“心灵感冒”,这类疾病并不少见,要恰如其分地去判别和预防。

抑郁症——隐形杀手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轻者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严重者悲观绝望或有自杀行为,有“隐形杀手”、“精神癌症”之称。总的来讲,抑郁症主要有“三无”表现:无用、无助、无望,症状会持续存在,反复发作,病程常常是进行性加重,有晨重夜轻规律,有遗传倾向。

“三无”症状其实是患者的自我评价过低。“无用”,即无意义感,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内心会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用,对社会对家庭而言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总是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有强烈的自责感和内疚感;“无助”,即不知所措,对所有事情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无望”即悲观绝望,患者感觉度日如年、生死不如,有自杀倾向。

抑郁状态——来得快,也去得快,关键在于自我调节

抑郁状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是人们在某些事件,如高考不意、失恋、失业等刺激下的短暂悲伤情绪,不影响人正常生活,一般不超过3天,在生活中常听到的“郁闷”、“烦躁”、“别理我,烦着呢”等语言就是抑郁状态的代名词。可通过自我调节和放松得以恢复正常。例如一个人丢失钱包后,抑郁不欢,但还会对人诉说丢失的过程,过了几天后情绪好转,笑容重现。

只要善于调节,抑郁状态一般来得快,也去得快,抑郁状态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关键在于自我调节。

抑郁状态≠抑郁症——客观看待抑郁症与抑郁状态

有抑郁状态并不是就得抑郁症,但是有抑郁症就必须有抑郁状态的出现。当抑郁状态具有大多数或者全部抑郁症的特点,并达到抑郁症的病程,那就变成了抑郁症。简而言之,抑郁状态就是抑郁症的前奏。但目前很多人还是会把两者给搞混,将短暂悲伤情绪认为抑郁症,要求给予抗抑郁药治疗,造成抑郁症诊断、治疗的扩大化,值得引起注意。

有抑郁状态并不可怕,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只要我们调节自己心情,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让抑郁状态消失,防止抑郁状态持续存在转化成抑郁症。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抑郁症或者过分夸大抑郁状态,一出现抑郁状态就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而造成抑郁状态的加重变成病态心理。当发现有抑郁症时候要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确诊患有抑郁症——建议使用药物和咨询治疗

抑郁症治疗的最常见方法有使用药物和咨询治疗。

咨询治疗总是有用的,但对某些类型的抑郁来说,仅用咨询是不够的,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是需要的。药物较仅用咨询治疗能更快地使人好转。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陈伟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