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周海宇在文莱志愿服务200天 用爱温暖整个国度

编辑:2019-07-14 22:29内容来源:龙华青年

新闻提要

青年志愿者凯旋归来,为你们点赞!

有这么一群年轻人,

他们充满爱心,热衷于分享与奉献

充分展示了青年人蓬勃向上的精神

主动向世界宣传本国文化

在这里所遇到的一切,足以让他们铭记一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海外青年志愿者


龙华青年周海宇正是其中一员

▲周海宇和国际学生的合影


2018年,团中央、商务部决定由深圳承接第三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文莱项目,招募、选派3名青年志愿者赴文莱理工大学(Universiti Tecknologi Brunei)开展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


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培训等流程,3名志愿者通过层层考核选拔从2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其中周海宇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位。


2018年10月23日,中国(深圳)援外青年志愿者赴文莱服务队顺利出征。在过去的200多天里,她们在文莱贡献青春力量,传播阳光、自信、包容的中国文化,展示负责任、有担当的中国青年形象。


服务“一带一路” 助力中文友谊


多年来,文莱一直将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作为国家经济支柱,文莱政府制定了“2035宏愿”蓝图,希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这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当契合,文莱政府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文两国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2018年是中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5周年。习近平主席于2018年11月18日至20日对文莱进行了国事访问。此系习近平主席对文莱首访,对新时期提升中文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刚到文莱不久的第三批中国(深圳)青年志愿者赴文莱服务队一行3人在中国驻文莱大使馆的安排和指导下,参与了此次国事访问中国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中国驻文莱大使馆工作人员对志愿者的工作给予肯定。

▲图为三人与小组组长(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清文科技负责人  张京京 左二)合影。


当文莱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访问成果时,3名志愿者无不为之振奋和骄傲,“中文自古以来就有很深厚的友谊,习主席此访更是促进文莱同中国关系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对我们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讲述精彩中国故事提供了强大动力。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我们的成长也伴随着更多的国际期待,但近距离感受中国代表团的风采,感受他们对我国外交事业的热忱与奉献,也让我们更加坚定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在文莱志愿服务期间,3名志愿者与当地师生通过相识、相知、相处,结下了深厚友谊,经常受邀参与各种聚会活动。

▲图为三人受邀与国际学生听音乐会合影


周海宇:主动走近,真诚最有说服力


在文莱,三名志愿者发挥自身优势。志愿者周海宇毕业于英国萨里大学国际会展管理专业,是深圳龙华区群团工作部的一员,从事职工关爱服务工作。她留学期间积极地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职业化工会工作者。


在外界眼中,文莱是一个和平富足、风光旖旎,却又戴着神秘面纱的国家。而这份神秘,或许因为文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全国禁烟禁酒并且基本没有娱乐生活。


初到文莱,周海宇终于体验到异域风情。她发现自己虽然在国内接受了系统的培训,但依然有些手足无措,因为文化的差异,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在大使馆和文莱科技大学师生的帮助下,她们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风俗习惯,迅速找准自身定位,投入充实而快乐的志愿服务工作。


文莱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除此之外人们说的都是英语,所以周海宇与同事和学生沟通时用的是英语。由于其所在的部门是国际关系部,涉及学校大量对外交流活动,因此对于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工作之余,周海宇会不断加强英语学习,同时学习简单的马来语,用于日常交流问候。


“刚来的时候,同事交流经常讲马来语,虽然听不懂对方的表达,但我始终保持微笑。后来逐渐熟络起来,每当我用简单的马来语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便会和我说‘nihao’。还有同事特意学了一句‘gongxifacai’来我办公室向我表达新年祝福,虽然我们彼此口中的发音都不太地道,但却能感受到我们为走进彼此在做的努力。”


在文莱科技大学国际关系部,周海宇主要参与协助部门领导开展学校对外交流活动,负责物资准备、现场布置及拍照等工作。

“我们部门基本每周都会有对外交流的活动,平均每个月参加一场展会。印象最深的是今年2月份举办的文莱高校展,搭建展台当天,我们整个团队在展会现场待到晚上12点,就是为了确保每个细节无误,活动现场果然来我们展位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文莱电视媒体也对我们的展位进行了报道。”


▲图为志愿者周海宇与部门同事在展会现场合影


此外,周海宇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负责部门网页内容更新。国际关系部网页主要面向国际学生,涉及合作企业、高校的信息以及学生申请对外交流项目的指引等。周海宇在网页内容更新以及比较不同地区高校网页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于文莱遵循英国的教育模式,因此她参照借鉴英国各高校的网页设计风格,结合此前自身国际学生的经历,在征求相关学生需求后提出部门网页更新方案,得到部门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主要负责方案实施,包括负责制作 “为何选择文莱科技大学”和“为何选择出国实习”的视频。


在主动联系学生服务中心确定受采访学生名单后,周海宇分别向6名学生提出采访邀请,并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整理。其中Maggie就曾在中国实习,采访过程提起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赞叹不已,表示有机会一定会再去中国。Divine也在此后的交流中表示很喜欢中国文化,已申请了3所中国大学的研究生。


▲图为志愿者周海宇与受采访国际学生交流


周海宇介绍并回忆道:文莱人民的生活平和而缓慢,整个国家也缺少娱乐市场,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使他们有很充实的精神生活。任何公共场所都设有祈祷室,信仰和祈祷已成为文莱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迎面见到他们始终谦逊有礼,面带微笑,和他们相处更可以真切感受他们富足的精神。


“在文莱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的教授带我们去杰米清真寺参观,结果正好赶上一场婚礼,新人的家属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合照,那一刻,内心有一种治愈般的感动,在那些生命里最特别的时刻,始终保有对陌生人最大的善意,去分享生命中的喜悦、馈赠。”


“在文莱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比以前多了一份理解,我认识到所有事情的结果都和其经历、环境、文化、信仰等是相关的,所以我比以前更包容一些。我想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他人分享快乐,而后自己快乐。”从去年6月份报名,历经四个月的培训,10月份出征,到今年6月份凯旋,志愿服务时光转瞬即逝,却可能是一生难忘的经历。可爱可敬的援外志愿者们用拼搏奋斗的青春,为传播中华文化、巩固两国友谊作出新的贡献,彰显了中国青年的风采,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段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