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网 > 

龙华网源稿件库

何新生成为同事眼中的“定海神针”、群众眼中的“知心人”

编辑:陶倩2019-07-11 09:19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何新生(右)到社区和居民交流。

“我愿当个社区追梦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委书记何新生在社区耕耘了8年,带领社区完成了一次次蜕变。近日,记者走访社区工作人员和群众,听听他们眼中的何书记是怎样的?

同事谈何新生“有他在,就很安心!”

“行动力强!”这个形容词第一时间跳跃在北站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郑阳脑海里,她感慨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而何书记作为“总舵手”,总能快速把握问题的关键之处,更好地攻破难点。前不久,社区刚开展了“宣传共享会会员突破千名”的活动,活动涉及多个环节,多个单位,短短一周内,活动就要从构思到落地。何书记第一时间带领同事梳理节目的逻辑,最终活动得以顺利举行。

“有他在,就很安心!”北站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站副站长戴燕开是扎根北站社区多年的“老将”,他和郑阳有着同样的感受。戴燕开还清楚记得2016年初,创业花园内出现“楼歪歪”,所有住户都要马上安全撤离。何书记召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从当天下午2点到次日凌晨2点,连夜将两栋127户、200多人全部撤离。“这样的行动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出来的,何书记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社区工作人员才能士气十足,战斗力十足。”戴燕开说。

“有远见!”郑阳和戴燕开还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关键词,郑阳来北站社区之前,也一直在基层社区工作。这一年多来,她在和北站社区居民打成一片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社区品牌服务的重要性。“6、5、4、3、2、1。”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何新生在北站社区多年打造的服务品牌的代称。郑阳说,在和何书记搭档的过程中,也不断向他学习,思考如何打造家园文化,凝聚人心。

戴燕开以何书记牵头在北站成立全市首个楼长协会为例,他说,社区城中村多,流动人口密集,这些年来,得益于楼长协会培养出的家园意识和自治意识,社区城中村治理扭成了一股绳。“刚开始,很多人都没想过在创业花园来自五湖四海的业主能率先成立这么一个组织,但何书记看得远,坚持做了下来,我们也开始收获成果。”戴燕开说。

群众谈何新生“有困难就找何书记!”

杨卫兵是创业花园物业管理处的负责人,见证并参与了创业花园蜕变的进程。在他眼里,何新生是个接地气的书记,熟悉社区、了解社区。“有不少物业公司来请教我,说为什么创业花园能管理得好。我都用这个词总结:融合。可以说,很少城中村小区,物业、业主和社区能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大小小的事有商有量。”杨卫兵说,而这样的“融合”与何新生的努力分不开。

曾祥荣是楼长协会的副会长,“居民自治”,采访过程中,这位已经70岁的老人多次提到这个词。曾经,他也只懂收租,“居民自治”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但现在自己懂得什么是罗伯特议事规则培训,每周要召集其他业主巡查小区市容,定期要开会议。“何书记办了件好事,让我们真正懂得怎么来管好自己的家园。”曾祥荣感慨,自己在70岁时还能继续进步,了解这些新事物,发挥余热,很有成就感。

不仅是个“点子多”的书记,也是个“贴心温暖”的书记。蒲发烈是辖区红星关爱志愿者协会的会长,每周他会带领会员在龙悦居设点摆摊,为居民免费缝补衣服、维修家电。何新生来到龙悦居时,不时会到他们的摊位看看,了解大家的情况。“有困难就找何书记。”蒲发烈说,自己此前在深圳多个地方居住,而在龙悦居,自己找到了家的感觉,社区在何书记的带领下,越来越好。蒲发烈告诉记者,自己平常看到有居民踩踏草坪,都会忍不住上前劝导。

龙华新闻记者 王雪敏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