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12岁小院士钟松凯发明建筑机器人

编辑:陶倩2019-01-04 09:30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唐珩博士、中国老院士评委与钟松凯的合影。

钟松凯正在调试机器人。


2018年12月,龙华区观澜二中初一学子钟松凯带着自己发明的“建筑业、装修业智能机器人”赶赴北京,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他的论文在专家答辩环节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一等课题,钟松凯同学也被中国少年科学院授予“小院士”称号。

发明设计的机器人获得国家奖项,钟松凯难掩欣喜。谈起机器人,老师眼中“话少”“内向”的男孩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在钟松凯同学滔滔不绝的讲述中,道不尽对机器人的由衷热爱。

愿以机器人替代人工让建筑工人少受伤害

上周五下午,当记者来到观澜二中时,钟松凯正在上生物课。交谈之初,小凯同学还稍显拘谨,待话题转向机器人,他便话匣大开,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制作机器人的过程和思路。

钟松凯从小喜欢各种机器人,2017年,11岁的他开始正式接触机器人制作。谈起发明参赛作品“建筑业、装修业智能机器人”的初衷,钟松凯的解释中流露出满满的爱心,以及作为一名祖国少年的责任和担当。

“路过工地时,经常能看到正在工作的建筑工人,他们的工作环境不仅充满灰尘、噪声和刺鼻气味,影响身体健康,施工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发生意外或出现伤亡。”钟松凯描述着建筑工地上的情景,语气中充满担忧,“如果能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工人不用再下到工地上作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钟松凯说,现在中国在建筑领域和机器人领域上还有些落后,他想尽自己所能,为建筑工人、机器人事业提供帮助。

在前期准备阶段,钟松凯不仅在工地蹲点观察,还就“市民是否愿意在生活中使用人工智能”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59%的受访人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机器人,这为他的机器人研究增添信心。在发明过程中,钟松凯首先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构思,动手上网查阅建筑和机器人领域知识,在学习编程的同时,他先后拜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唐珩博士及多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向他们了解未来科技在建筑业和装修业的发展方向及最新成果。

钟松凯介绍说,目前“建筑业、装修业智能机器人”已经研发了两代,第一代是由四根铁杆连接成的正方形平台,改良后的第二代是绳索式机器人,利用绳索拉动来夹起板砖,或者完成一些其他装修项目。绳索式机器人也可以与传统机器人结合,代替工人完成穿孔等较危险的动作。

在发明过程中,钟松凯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一代机器人的稳定性不够高,而二代机器人在运作过程中绳索容易绷断,所以不仅要在操作时非常细心,也需要不断改良调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牺牲周末全力支持孩子做发明

据钟松凯爸爸钟振伦介绍,本次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活动竞争十分激烈,初审环节就从五千多个递交课题与课件的参赛者中筛选出两千人,只有通过初审,才可以赴京参加比赛。

钟先生总说,小凯的得奖完全归功于哈工大导师提供课题思路和唐珩博士给予的技术支持,加之同类型的机器人在国内还未引进,这对于小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实际上,钟松凯看似“轻松”获奖,但背后不仅有老师的帮助和孩子的努力,家长也在全力支持。

在钟松凯念初中前,钟振伦从来没有插手他的学业。即便小凯所就读小学的老师中不乏钟先生的朋友,他也不曾利用这个优势对孩子严加看管,唯一的要求是多让小凯参加学校的四点半课堂,无论是什么课程,只要有兴趣就去学,其中就有一个机器人项目。

钟先生曾在电视台任职,后来在观湖开了一家培训辅导机构,利用工作中积累的人脉资源帮助小凯牵线搭桥,从而认识了哈工大的机器人导师和港中大的唐珩博士。在工作中,钟振伦遇到专业技术优秀的电工便多加留意,小凯在机器人拼装遇到困难时,他就邀请电工来家里帮帮忙,陪伴孩子完成制作。部分机器人零件需要从德国购买,钟振伦不怕麻烦,不惜成本,在网上下单后辗转邮寄到国内。作为一位父亲,在支持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道路上,钟振伦简直费尽功夫。

周六下午在南山找唐珩博士学习,周日下午在西丽哈工大研究生院调试机器人,这是钟松凯每周末的固定路线,而钟振伦就承担起了接送孩子的工作。“每个周末去两天,一去至少一下午,我在教室里陪一会,然后回车上补觉,等下课了再接他回家。”儿子去香港上课他陪着,去北京参赛他陪着,平日里仅有的两天休息日,也都在陪伴和等待中度过。

“有时候他会问学这些花了多少钱,我们就告诉他不要问钱,反正我能给,给不到我可以问朋友借,不管怎样都会让他学成,让他不要担心。”钟振伦说,有时候实在没空带孩子学机器人,他就会发小脾气,他开玩笑地说“有时候觉得这孩子是来讨债的”。即便如此,只要孩子依然热爱,夫妻俩都会压下脾气,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科技小达人”也烦恼抓紧学业成关键

记者从班主任姚瑶老师口中得知,钟松凯同学为人低调,只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发明研究,在获奖消息见报前,班上同学都不知道他在做机器人。对于课余时间,钟松凯也有详细的安排:每天五点半放学,在学校里将大部分作业写完,打一会乒乓球,回家吃饭洗澡后开始调试机器人,睡觉前会读一会课外书。

除了机器人,钟松凯也经常打乒乓球,他曾经是观澜中心小学乒乓球校队的成员。据小凯爸爸说,制作机器人是在孩子的爱好上加以引导,乒乓球运动则纯粹是因为钟松凯幼时体弱多病,为了督促他坚持锻炼、避免近视,才强迫孩子学习打球,没想到现在不仅身体状况改善了,乒乓球也变成了他自己的乐趣。

在钟先生早出晚归的工作日,钟松凯在校学习要得益于班主任姚老师的照顾、辅导。由于研究机器人分去大部分精力,小凯的学业成绩就成了令人担心的问题,即便才读初一,家长和老师们对孩子的中考已经有了共同的担忧。

“小学到初中科目突然增加,小凯有些基础比较薄弱,好在他自己好学,上课认真,努力一下就能及时赶上。”姚老师对钟松凯更多是鼓励,在小凯班级教授历史的吴主任也一起帮忙理性分析:“学习成绩是一块敲门砖,考到好的学校,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都希望钟松凯同学全面发展,越来越好。”

谈起学业,钟松凯显得有点“蔫蔫的”,但当记者与他聊起理想,他又变回了一个眼睛里有光芒的孩子。“我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短期目标是把第二代机器人的规模做大,应用到真正的工地上。”谈起理想,钟松凯十分认真。在不少好奇心旺盛的小朋友眼中,科学家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超人类,是人类智慧的大合集,是世界上最酷的职业,“长大以后要当科学家”曾是多少人孩提时期的梦想,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星星一般的梦最后都在现实中悄无声息地坠落。而年仅12岁的钟松凯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目标清晰地努力着,向着梦想不断迈进。

对于未来的机器人设计方向,钟松凯表示,由于目前“建筑业、装修业智能机器人”还不够完善,他想先把一件事情做好,将二代机器人的小模型做大,真正应用到工地上。在现有的机器人改良完成后,他还想利用绳索式机器人的相同原理制作一个大型天文望远镜,用作天文观测。

龙华新闻记者 杨奕(受访者供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