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梁盈豪2024-12-31 09:2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三共”助力“一老一小”协同发展。
民治街道打造的深圳首个“一老一小”综合服务阵地开展祖孙共读绘本活动。
龙华新闻讯(记者 王雪敏 通讯员 韩晓宇 伍霓虹/文 记者 蔡维泽/图)12月28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十二届民生发展论坛发布了“2024年度民生工程”案例,来自全国各地的42个案例入选,龙华区民治街道“三共”助力“一老一小”协同发展项目名列其中。
据了解,民治街道是深圳典型的高密度城区,常住人口达75.2万人,现有3岁及以下婴幼儿2.64万人,老年人5.4万人,近年均以超8%的速度递增。解决“一老一小”的养老育幼问题,成为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民治街道以“老有颐养、幼有善育”为目标,深化“一老一小”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老一小”特色服务品牌,让更多家庭得以“轻装前行”,为深圳“一老一小”服务改革提供了民治样本。
群体共融
打造老小同乐阵地
群体共融,“宜老宜小”联动供给,打造老小同乐阵地。在深圳,“带娃”是不少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如何统筹解决养老和托育两大难题,解放老年人被带娃捆住的晚年生活,同时让婴幼儿享受专业、科学的托育照护?民治街道在打造“宜老宜小”共同去处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以“深圳样板”为标准,民治街道打造了全市首个“一老一小”服务示范点和“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嵌入式建设社区公益托育点、公办托育机构,打造养老托育综合体。同时,在辖区14个长者服务阵地、39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开设“一米高度”儿童友好区域,基本形成15分钟“一老一小”服务圈,实现了空间、平台、志愿力量、服务队伍、社会资源的共融共享。在这些老幼咸宜的养老托育综合体内,每月开展“一老”带“一小”和“一小”伴“一老”写书法、做手工、献爱心等活动50余场,覆盖服务3万人次。
资源共享
建立全龄服务机制
资源共享,“益老益小”融合服务,建立全龄服务机制。民治街道瞄准“一老一小”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通过民生微实事、活力资金、福彩公益金、慈善基金等渠道,年均投入资金超500万元,开展各类活动千余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益老益小”。
今年,街道为2.5万名长者签约了家庭医生,为1.8万名长者开展免费体检,设立老年人家庭病床数202张,为423户长者完成适老化改造,年均长者助餐服务量突破4万人次。辖区托位总数增至2393个,年均开展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活动200多场,受益家庭达1300余户。街道创新“定格+”治理服务模式,发挥164支先锋服务队、“红小荔”助老扶幼志愿队等力量,为“一老一小”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多元化、定制化志愿服务4926人次,年均帮扶困境儿童、特殊困难老人1891人次。
体系共建
提供智慧精准服务
体系共建,“亦老亦小”协同保障,提供智慧精准服务。民治街道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护小”服务新模式,搭建“一老一小”智慧云平台,推动条块联动,建立起“一老一小”数据分析、健康监测、风险预警、康复护理、专业照护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现“一老一小”8万余人的信息动态管理、服务靶向输送。
此外,街道携手深圳科技龙头企业,在“一老一小”服务阵地搭建智能物联网、钛准定位、火柴人三大系统,配置智能机器人、场景传感器等智能设备,打造智能居家服务样板间,构建起安全防护、日常起居、休闲娱乐等N个“一老一小”智慧服务应用场景。成功引入一批市场占有率高、专业度强的社会资源进入养老托育服务领域,初步构建起“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不断优化,“一老一小”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相关新闻
閸欏鍎忛柧鐐复LINKS
姒瑥宕曢弨鍨盎閸︺劎鍤�|鐟欏倹绠归弨鍨缂冿拷 |濮樻垶涓嶉弨鍨缂冿拷|姒瑥宕曢弨鍨缂冿拷|婢堆勬爱閺€鍨缂冿拷|缁傚繐鐓勯弨鍨缂冿拷|鐟欏倹绶堕弨鍨缂冿拷
濞e崬婀烽弬浼存缂冿拷|濞e崬婀烽弨鍨盎閸︺劎鍤�|缁傚繒鏁純锟�|缂冩绠圭純锟�|閸楁鍖楃純锟�|閻╂劗鏁純锟�|鐎规繂鐣ㄧ純锟�|姒瑥鐭栫純锟�|閸忓妲戠純锟�|閸ь亜鍖楃純锟�|鐎规繂鐣ㄩ崶浠嬫Щ缂冿拷
娴滅儤鐨純锟�|閺傛澘宕曠純锟�|娑擃厽鏌婄純锟�|娑擃厼宕曠純锟�|娑撴粍鏌熺純锟�|閸楁鏌熺純锟�|閸栨鏌熺純锟�|閺傜増姘純锟�|閼垫崘顔嗙純锟�|閹兼粎瀚勭純锟�|缂冩垶妲�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