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孙梦婷2024-07-30 10:5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双数字孪生为深国际龙华数字物流港安装智慧“大脑”。
龙华区华盛学校项目,在设计启动阶段便明确“设计+施工”两阶段联合应用BIM模式,实现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到建造落地的全方位、全过程把控,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
观兴东路项目中,无人驾驶的压路机根据指令完成了路面摊压;
英飞拓为深国际龙华数字物流港量身打造双数字孪生智慧物流园区,提升运营和运维效能……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数字龙华发展思路下,龙华区充分释放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效应、系统倍增效益,在数字城区建设方面,探索“数字营城、万物智联、场景驱动、空间再造”建设模式,加快构建全域数字生态,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以数字技术为“未来城市”筑基
近年来,龙华区一以贯之推进“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城区范例作出龙华贡献。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在全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龙华坚持以人为本,让市民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
在数字城区建设方面,龙华突出“生活、生产、生态”相融共生,着力解决城市功能与群众需求不匹配、城市空间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等系列问题,率先在数字医院、数字交通等民生领域取得发展突破,努力打造生活有温度、管理更精细、信息更畅达的“未来城市”。
几乎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数字化”所包围,而在龙华城市建设的最前端,数字和科技正在为“未来城市”筑牢根基。作为政府工程的主要建设部门,区建筑工务署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不断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在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的同时,着力打造安全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深化BIM技术应用,是提高智慧建造水平的重要抓手。”据区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各参建方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成本。
在龙华大道(观光路-黎泰路)改造工程中,需沿道路东侧设置约2.7千米综合管廊,以规范纳入给水、再生水、通信、电力、燃气等管线,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和各类管线敷设可靠性。该项目路口多、地下管线数量大且交错复杂、综合管廊节点多,为更好解决复杂管线碰撞、综合管廊预埋难题,指导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区建筑工务署组建专门团队开展了BIM技术应用。通过在项目前期建立BIM模型对各类管线、结构物进行碰撞检查,精确复核图纸,并制定加工清单,对后续施工预埋提供指导,极大减少了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返工。
“目前,我们已经全面梳理了项目情况,积极培育BIM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政府工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该署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黑科技”参与城市建设
“除了BIM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在了我们的项目现场。”
地下原水隧洞(茜坑-鹅颈)新建工程,设计输水规模为每天80万立方米,是深圳市重要的民生工程。为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监管、智能化运维,龙华区着力推进“BIM+智慧工地”应用,支撑BIM与投资、设计变更、进度、质量安全、验收等业务融合,分阶段安装智能感知硬件接入平台打造智慧工地,对工程场地、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重要工作进行智慧化管理,大幅提升了工程管理效率与精准度。除BIM之外,输水隧洞主体还采用了双护盾TBM开挖,精确控制开挖洞径,并成功克服了小空间TBM在出渣、通风及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安全、快速、高效的掘进施工。
在五和大道(梅观高速-雅南路段)品质提升改造工程中,龙华区使用了集照明、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大气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灯杆,最大限度整合路灯、小型标志牌、视频监控等,以减少道路杆数量,高效利用城市路口有限的空间资源;在白松路(新区大道-民塘路)项目中,全线应用3D智能路面摊铺控制系统进行沥青摊铺作业,可以精准控制每一层路面摊铺的绝对高度,并在确保路面摊铺平整度、厚度的情况下,实现无桩化、数字化和精准摊铺施工;在龙华区档案馆建设项目中,使用可移动型喷雾车、降噪气动式风镐、低噪声空压机等“降噪神器”,守住周边居民的一片“静”土。“就在最近,我们又在观兴东路项目中,使用了无人驾驶智能化摊压技术,施工人员只需把施工路段的路面标高、宽度、碾压遍数、行驶轨迹等参数提前设置好,输入到电脑控制系统,就能自动控制摊铺机摊铺,压路机也会按照设定的压实轨迹进行碾压。”
未来,龙华将持续在市政项目中采用智能化施工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采用新技术,全力打造更多精品工程。
双数字孪生为园区安装智慧“大脑”
聚焦人城产融合发展,龙华着力打造广东省首个全域数字孪生城区,搭建深圳最大的物联感知平台,推出全域未来城市场景试验计划,推进更多场景落地生根,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运管。
将这些大概念落实落地,更能看出在智慧“大脑”的加持下,龙华的变化。位于观澜街道黎光社区的深国际龙华数字物流港项目占地4.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是深圳市“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也是深国际集团启动综合物流港战略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物流园项目,致力打造成为生态型、智慧型、创新型多业态融合的现代新型标杆物流产业综合体项目。
龙华数字物流港分为物流和办公、配套住宿两大板块,规划有冷链仓储及展示交易中心、智慧仓及分拨配送中心、电商运营展示中心、宿舍及配套服务中心四大功能。整体建筑密度大,形态复杂,功能高度集约化。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建设和运营服务商英飞拓,以物流园区为载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智能化应用系统平台为支撑,将人、车、货、物等全面感知、数字连接并深度融合,帮助该物流港整合园区资源并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英飞拓介绍,公司为龙华数字物流港打造了双数字孪生智慧物流园区,基于智慧园区平台建设的全空间三维物理模型数据和全要素产业运营数据的融合,聚焦物流港现场运营及重点业务,沉淀各智能化场景,建立可复制、可持续推广的管理方式,为物流行业打造“灯塔”示范项目,助力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经过30年积累和沉淀,英飞拓已经构建了物联产品线、平台产品线、智慧建筑产品线和智慧园区产品线四大产品线,以及面向会展、科创、教育、物流、仓储、文化、水务等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其中,智慧建筑和智慧园区两大产品线依托融合了物理空间数字化和业务空间数字化的“双数字孪生”引擎而打造,致力帮助客户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治理。
无论是项目建设源头数字化、新科技的应用,还是针对现有设施的“赋智”改造,龙华区都在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全域数字化转型这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落实落地,全面开辟人城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龙华新篇章。
龙华新闻记者 金璐 文/图
相关新闻
閸欏鍎忛柧鐐复LINKS
姒瑥宕曢弨鍨盎閸︺劎鍤�|鐟欏倹绠归弨鍨缂冿拷 |濮樻垶涓嶉弨鍨缂冿拷|姒瑥宕曢弨鍨缂冿拷|婢堆勬爱閺€鍨缂冿拷|缁傚繐鐓勯弨鍨缂冿拷|鐟欏倹绶堕弨鍨缂冿拷
濞e崬婀烽弬浼存缂冿拷|濞e崬婀烽弨鍨盎閸︺劎鍤�|缁傚繒鏁純锟�|缂冩绠圭純锟�|閸楁鍖楃純锟�|閻╂劗鏁純锟�|鐎规繂鐣ㄧ純锟�|姒瑥鐭栫純锟�|閸忓妲戠純锟�|閸ь亜鍖楃純锟�|鐎规繂鐣ㄩ崶浠嬫Щ缂冿拷
娴滅儤鐨純锟�|閺傛澘宕曠純锟�|娑擃厽鏌婄純锟�|娑擃厼宕曠純锟�|娑撴粍鏌熺純锟�|閸楁鏌熺純锟�|閸栨鏌熺純锟�|閺傜増姘純锟�|閼垫崘顔嗙純锟�|閹兼粎瀚勭純锟�|缂冩垶妲�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