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孙梦婷2024-01-08 10:35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七年奋斗,七年嬗变,在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接续奋斗中,龙华区已擘画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2023年2月21日,龙华区第四轮土地整备工作启动。图为龙华国际医疗器械城项目指挥部。
▲2023年11月17日,“投资龙华,共赢未来”2023龙华区全球招商大会举行,成功洽谈签约6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龙华区将逐渐建设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成为深圳市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极点,图为龙华区无人机表演。
▲近年来龙华生态环境不断变好,大批白鹭在观澜河栖息觅食。
▲龙华壹方天地等新潮商圈聚集商业活力。
2024年1月7日,是龙华区挂牌成立七周年的日子。
七年中,龙华秉持五大奋斗精神砥砺前行,锐意改革,奋发有为,全面深入推进“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尤其是在过去的2023年,全区上下一心,如赛龙夺锦竭力奋进,推动数字龙华深度拓展与全面革新;前瞻布局“天空之城”,促进产业体系迭代升级、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兴产业集群茁壮成长,持续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城市建设高效有序、生态环境再上层楼,民生福祉稳步提升,社会治理成绩斐然。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七年奋斗,七年嬗变,在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接续奋斗中,龙华区已擘画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数字龙华 引领有力
不久前,龙华区与华为公司进一步深化伙伴关系,缔结“数字经济深度合作”的战略联盟,并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构筑政企合作的卓越典范,打造实体经济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崭新模板,也让人们预见了一个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人本关怀的龙华未来城市形象,为城市的现代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和创新活力。
事实上,自“数字龙华”启动以来,龙华不断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奏响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旋律。每一项创新突破、每一步坚实迈进,都标志着龙华在数字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持续深耕,犹如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活力与动能,共同构建起龙华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华美篇章。从产业升级到社会治理,从生态环保到民生福祉,“数字龙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效能的同时,更是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2023年,龙华区全面深化企业数字化诊断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诊断工作方案,构建产学、研生态服务资源池,为企业提供转型咨询、设备改造、软件应用等多项服务。截至目前,数字化转型诊断企业数量累计突破1272家,落地项目超过800个,推动全区上云项目超4万个。积极推动区内企业上云上平台全力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3年,已累计为255家企业发放上云补贴资助并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其中标杆计划企业44家,小微企业上云211家。创新应用标杆示范成效凸显,汇川技术、赛异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的2个优秀案例成功入选工信部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市第二。2023年,在全区范围内迷选出1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标杆案例、40个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和10个上云上平台优秀案例。
数据显示,2023年1月-11月,龙华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达到1102家,实现总产出4783.02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至31.2%,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得益于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石,业界广为看好的“低空经济”在龙华也蓄势起飞。2023年11月28日,当夜幕降临在观澜河畔,一场盛大的“阅见龙华,诗画星空”光影秀精彩上演:2000架无人机犹如无数灵动的像素点,为市民呈现了一个个如梦似幻的景观。这场无人机灯光秀,生动体现了龙华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的成果。
2023年堪称“低空经济元年”,深圳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并将制定《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作为当年的重点立法项目。龙华区敏锐洞察趋势,果断把握机遇,将低空经济纳入其“1+2+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布局之中,积极推动构建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印发全市首个区级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低空13条”,推动低空经济扎根龙华并取得显著成果。
另一方面,精心策划和举办的各类城市活动更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远赴北京举办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展示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规划,还为产业界搭建了一个高层次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低空经济嘉年华活动涵盖展览展示、技术研讨、产品体验、文化交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促进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助力龙华的低空经济向更高品质、更宽领域拓展。
与此同时,作为深圳“1+2+3”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在龙华再结硕果。去年初,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创中心)在龙华区成功研发并制造了我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而至去年底,由国创中心、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3年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峰会在深圳盛大召开。与此同时,深圳市人大代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联系点也选择落户龙华区。
改革创新 破藩结果
深圳从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到40多年后的“先行示范区”。因改革而生的龙华区,赓续改革精神,传承改革基因, 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工作常态,抓到手上、落到实处,全面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龙华落地见效;坚持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结合龙华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谋划部署改革工作,推动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亮点纷呈。
以改革破解超大型城区基层治理难题。
龙华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构建党建引领数字治理体系,完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全覆盖”。创新“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构建“区-街道-社区-片区(街区)-网格-楼栋”六级联动工作体系,引导3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入格,推动基层党组织物理延伸、建在格上。将法治作为发展的“金钥匙”,率先提出创建“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目标,系统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创新平安工作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区平安建设中心,建成全国首家区级综合调解院,系统构建“多调联动 精智解纷”工作机制, 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并勉励龙华区获奖代表。
以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2020年,龙华区在全国率先探索数字化转型改革,创新构建“制造为本、双向赋能、样板示范、要素聚集”的数字经济“龙华模式”。2023年,龙华区再次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在全国率先出台区级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龙华区深化“免申即享”政务服务模式改革,不断完善“龙舞华章”人才计划政策体系,通过系列改革的深化,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破解高密度建成、高强度开发、空间紧约束等现实难题,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创新“政府主导实施、利益统筹为主、国有企业运营、股份公司参与”土地整备机制,实施“组团式”连片统筹空间利用模式,刷新4项深圳纪录,累计释放优质产业空间近15平方公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存量土地开发“龙华模式”,让“好项目就有好地落”。 改革吸引一批创新企业和创新载体落户龙华, 让龙华区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政产研学用”深度协同核心、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科技自立自强“龙华路径”。
以改革促惠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通过集团化办学等,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学有优教;深化医疗领域改革,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实现病有良医;深化住房领域改革,打造城中村保障性租赁住房规模化改造新模式,实现住有宜居;深化养老领域改革,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五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老有颐养;深化就业领域改革,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实现劳有厚得;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改革,全区337家文体场馆“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实现文化惠民。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渐次解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城市建设 双轮驱动
2023年12月24日,冬至刚过,龙华迎来了全年最冷的周末,但龙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却热火朝天、激情澎湃。这一天,国际医疗器械城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在这里集中签约。
国际医疗器械城项目是全市“工业上楼”首批试点项目,其建设不仅是龙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1+2+3”现代制造业战略体系的关键一步,而且对片区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去年3月以来,现场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发扬“敢打必胜”的大地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为建设全市首个、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集聚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龙华,奋斗的姿态多种多样,其中一种特别的展现方式就是土地整备工作人员们将一串串旧钥匙挂在钥匙墙上。这些钥匙凝聚着土地整备人员对城市建设的奉献与担当,也承载了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支持与期望,更生动诠释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目标一致、携手共进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为破解高密度建成、高强度开发、空间紧约束等现实难题,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创新“政府主导实施、利益统筹为主、国有企业运营、股份公司参与”土地整备机制,实施“组团式”连片统筹空间利用模式,刷新4项深圳纪录,累计释放优质产业空间近15平方公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存量土地开发“龙华模式”,让“好项目就有好地落”。
另一方面,龙华以重点片区建设为抓手,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先行示范,在城区品质方面交出的精彩答卷。随着重点片区建设项目“精雕细琢”,龙华的城市名片不断“上新”:全国首家覆盖5G网络的深圳龙华书城、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龙华文体中心、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一个个精品项目为城市品质串珠成链,增光添彩。
大地块的整备改造与重点片区的精心建设形成双引擎推动,龙华区不仅正在塑造全新的城市风貌,更是在深层次为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龙华三面环山,一水润城。水草丰美的观澜河缓缓流淌,白鹭徜徉在河道上觅食;阳台山绿意盎然,鸟儿在茂密的树林鸣唱,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味道。这是龙华做足山水文章,与市民共同分享的生态红利。
山水之外,公园、绿道也是城市绿色指数最高的地方之一。龙华健全“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精心筑造优质公园,为市民创造更多“绿色福利”。截至2023年底,龙华拥有公园168座,绿道总长达285.23公里。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不仅是龙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龙华坚持绿色发展的追求。近年来,龙华实践“两山”理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各领域:在全市首创节能考评全公开机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扶持力度;精准实施治污减排,推动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2020年11月30日,龙华获生态环境部正式授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过去一年,龙华在生态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更上层楼。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龙华代表首次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现区域生态文明实践的生动样本;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九届绿色发展论坛”,龙华区“两山”实践探索实力“出圈”,喜获“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绿色公益影视活动,2023深圳科技影视周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落地龙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龙华”令人心向往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扬生态之长,展城市之美,这座山清水秀的生态之城,正成为镶嵌在都市中轴上的绿色明珠。
民生福祉 持续提升
龙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技术的突破,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的见证。
七年来,龙华区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推进“数字龙华、都市核心”高质量建设发展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牵动着万千家庭的未来希望,医院则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福祉安宁。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无论是关乎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还是关乎生活质量与未来的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龙华区都在全力以赴地进行改善和提升。去年,龙华新改扩建学校9所,新增学位1.341万个,公办幼儿园增至138所,实现学有优教;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近年三甲医院实现“从0到2”的转变,实现病有良医;打造城中村保障性租赁住房规模化改造新模式,供应公共住房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安居工程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实现住有宜居;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五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老有颐养;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区337家文体场馆“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实现文化惠民。各类文体场馆遍地开花,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角落,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过去一年,龙华区以其丰富的文化盛宴和精神滋养,生动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在龙华成功举办,从跨年之夜深入人心的“时间的朋友”主题演讲,到世界读书日上启迪思考的“知识进化论”年度论坛。一系列文化盛事不仅为龙华居民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和精神食粮,更成为龙华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它们充分彰显了龙华区在文化领域持续投入与创新的努力,以及不断提升的文化影响力,展现出龙华文化软实力的稳步增强。
社会治理 创新有为
2023年12月27日,由中国治理研究会主办,观湖街道办事处承办的“治理有效·服务提升·幸福加码”基层治理创新交流会在观湖街道捷顺科技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论剑”基层治理创新工作。
近两年来,观湖街道开展街区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对辖区10个社区进行精细分格,划分出56个街区、369个网格和674个楼栋格,形成“1+10+56+N”的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推动71个党支部因地制宜入格,组建326个先锋服务小组。今年以来,通过“民意速办”平台共接收群众诉求事件9191件,已就地办结9099件,就地办结率达到98%。
观湖街道的街区治理改革实践探索是龙华区大力推动资源、服务、力量往下沉,整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
作为一个年轻的行政区,龙华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300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44万人。为破解高密度城区基层治理难题,龙华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构建党建引领数字治理体系,完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全覆盖”。创新“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构建“区-街道-社区-片区(街区)-网格-楼栋”六级联动工作体系,引导3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入格,推动基层党组织物理延伸、建在格上。
“党建+科技+治理”龙华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多调联动精智解纷”改革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无疑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跃升。这些深入民心且充满时代活力的创新举措,对接群众,不仅是对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积极回应,更是将那些心中的“愿景图”一步步落实为触手可及、鲜活生动的“实景画”。
龙华新闻记者 雷钦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