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千馆之城”让深圳书香满城 在家门口的图书馆阅读成市民生活常态

编辑:郑晓鹏2022-09-30 09:02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新闻提要

目前,深圳绝大部分街道和社区都设置了图书馆(室),不少街角也有自助图书馆身影,家门口的图书馆已是市民生活常态。

▲在湖畔书院——宝安图书馆立新湖自助分馆内,书架设计别致,绿意盎然,成社区青年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3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工作日的产业园内,熙熙攘攘,汇聚了天南海北来深创业、奋斗的年轻人。但是,当人们路过位于酷派大厦的南山书房·听云轩时,不少人却选择了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让书香氤氲自己的心灵。十步之内有芳草,百步之内有书香,这座图书馆今年一经开放就成为周边很多上班族在“喧嚣城市里的安心之处”,每天预约一座难求。

这里,仅是深圳人“家门口图书馆”中的一个缩影。目前,深圳绝大部分街道和社区都设置了图书馆(室),不少街角也有自助图书馆身影,家门口的图书馆已是市民生活常态。图书馆向全民免费开放,功能早已不局限于借阅书籍,还涵盖了文化交流、技能培训、政策传播,成为了离市民最近的文化空间。

根据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深圳“图书馆之城”2021年度事业发展报告》,深圳各类公共图书馆(室)、自助图书馆合计1043个,“千馆之城”名副其实。

▲市民在盐田区春天海图书馆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流连忘返。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深圳的图书馆有颜值有内涵

深圳哪里最美?答案很多。但相信许多爱书人会有这样的共识:深圳星罗棋布的图书馆简直“美炸了”。近年来,一批设计精美、主题鲜明、富含科技感的新型阅读空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各具特色、各有内涵。它们有的位于山水之间,成为大自然的最佳点缀;有的位于繁华闹市,给忙碌的都市人一个宁静之所;有的可能就在你我家门前,为市民带来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在洪湖公园的深处,一座“孤岛图书馆”静静伫立在荷仙岛上。独栋白房子被荷塘包围,执一卷书,坐于窗边,抬眼望去,即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唯美画卷,不时还有鹭鸟翩翩飞过。除了美景,这里还有供人学习的万册图书和四重艺术空间。

在盐田区环城路上的回归公园内,一片静谧之地上伫立着一座华丽的古堡——这里是中英街图书馆。古朴的楼梯、花纹精致繁复的台灯、转角的留声机,还有精心挑选陈列的书籍,无一不让你“穿越时空”,回顾一街兴衰百年变迁。

午后时光,在人来人往的IBC环球商务中心,以棕色为主色调、橘色小灯点缀其中的东晓街道“悠·图书馆”犹如一个“幽静树洞”,身在其中,居民沉醉阅读,任时间静静流淌。这片社区汇聚了诸多珠宝企业,除常规的人文书刊外,这家图书馆还根据辖区行业分布特点和居民阅读需求,汇聚了珠宝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等专业图书,可以称之为“设计师的天堂”。

南山区图书馆“南山书房系列”;罗湖区图书馆的“悠·图书馆”系列;盐田区图书馆的“智慧书房”系列;宝安区图书馆社区阅读中心;龙岗区图书馆特色分馆;光明区传麒山图书馆;坪山城市书房系列等……在深圳知名出版人南兆旭眼中,深圳阅读空间呈现了三个“多样化”特点:一是深圳作为设计之都,有大量设计师参与到阅读空间的设计之中,因此设计形态特别多样;二是深圳阅读空间地理形态多样,不仅建在了海边和公园里,还有的建在古城和山林之中;三是藏书风格多样化,有的阅读空间专注于客家文化主题,有的则聚焦于海洋文化主题,特点非常鲜明,满足了不同阅读群体的需求。

▲环境幽雅安静的南山书房。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文化在这里传承流动

如果说书籍代表文化积淀,那么,图书馆就是让文化流动起来、获得新的生命力的渠道。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推广的深圳经济特区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中,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列入其中。

“图书馆之城”是一个形象的概念,即把深圳建成一个没有边界的大图书馆网,实现图书馆网点星罗棋布、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为市民提供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

2022年暑期的一个夜晚,在星光、灯光、渔火交相辉映下的深圳盐田区沙头角海滨栈道旁,作者彭林芳与读者分享了一个美妙的故事。盐田区灯塔图书馆以天文为特色主题,寓意人类孜孜不倦、探求真理的求索精神,而深圳高三女生彭林芳,在紧张的高考备考间隙,用大约半年时间,创作了一部40万字的科幻小说,名字也叫《灯塔》,并一举摘得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一等奖。这场特别的分享会也成了夜间阅读活动品牌“灯塔夜话”的首秀。

在深圳各类图书馆,类似的阅读品牌活动数不胜数。据统计,2021年深圳共举办各类读者活动19489场,参与市民1188.77万人次。对深圳人来说,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阅读需求,更是一个在你我身边,属于你我的文化活动中心——带上老人孩子或是邀约三五好友,齐齐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享受一段温馨的阅读时光,参加读书分享会、讲座、看电影,还可以参加定期举行的手作课,学习烘焙、花艺等实用技能。

哪怕是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图书馆暂停读者到馆服务时,阅读服务也从未停歇——从家门口的图书馆,到口袋中的图书馆,读者可通过电脑端、移动端轻松获取深圳图书馆海量数字资源,统统免费。

有着176年历史的怡文楼,今年焕发了新生,大鹏自然童书馆落户于此。亘古不变的阳光穿越百年,挥洒在朝气蓬勃的读书少年身上,昔日抗英名将赖恩爵将军家族的书房,成为新一代儿童读书交流的地方,这无疑是深圳历史与文化最美妙的传承。而建设“图书馆之城”的深圳,也正用心为未来写下了最璀璨的历史。

“千馆之城”不是终点,还会有更多、更“酷”、更“走心”的图书馆在深圳建成,为市民生活和城市未来“加分”。

【政策支持】

《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于2016年4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国内城市阅读推广领域首部运用地方立法权制定的法规,以法律形式为全民阅读做顶层的制度设计,更好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数读】

●目前深圳各类公共图书馆(室)、自助图书馆合计1043个,包括市级馆3家,区级馆9家,街道及以下图书馆(室)725个,自助图书馆306个。

●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8.67万平方米,阅读座席总量5.02万个。

●全市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量达5698.26万册、件。

●全市公共图书馆累计注册读者358.58万人。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累计总量1052.48TB。全市共有数据库626个。

●通过和高校共建的“深圳文献港”,读者可一站式发现、利用全市8家高校及公共图书馆1633.53万册纸本馆藏和500多种数据库,2021年“深圳文献港”网站访问量5465.70万页次,移动App点击量8306.39万次。

[编辑:郑晓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