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2-07-13 09:3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乐聚机器人。
大漠大开启无人机编队集群智能化新时代。
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
利亚德企业员工在生产车间作业。
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展现了数字化生活中的无限可能。央视春晚巨幕穹顶的LED大屏;壮观的无人机编队表演;大国峰会、论坛频现的精美瓷器;闻名国内外的红木家具;中国最美书店……这些品牌背后的文化创意企业,在龙华成长、发展和壮大,并通过一次次的技术革新和文化品牌名气积累,为龙华打造出一张张熠熠生辉的闪亮名片。
数字化浪潮下,龙华区的文化创意企业要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创新求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企业该如何发挥效用助力城区高质量发展?这些是年轻的龙华需要面对并且急需破解的课题,也是辖区内无数文化创意企业需要思考和正视的问题。
当前龙华区正致力于改革探索建立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在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过程中,推动数字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强强联合,恰逢其时。在政府的扶持下,文化创意企业在龙华生根发展,并完成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链条良性循环生态圈,从而为建设“三位一体”数字龙华注入更多文化的力量。
厚植沃土多元发展
要说龙华的文化创意企业,可谓“大牌云集”。除了国瓷永丰源、观澜红木、利亚德光电、大漠大无人机等,还有新鲜血液——获得过威尼斯最佳VR作品奖,出品《心境》的小海洋,获得“蔡志忠奖”,推出《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的萌想文化,以及以木为原点,把木作工艺融入生活美学的知音文创……
近年来,龙华区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以更优的政策、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和培植大批文创企业,为推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打下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自2014年成立,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家会员单位。”在这些会员单位中,有文化制造类企业、文化艺术类企业,也有图像音像类、动漫影视类等。“协会秉持着多元发展理念,与辖区内的文化企业、文化艺术者、设计师等共同促进,共谋发展。”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汪昌志说。
资料显示,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十三五”期间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区共认定23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类型涉及特色优势、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主题产业和综合服务等领域。此外,涌现出一批如富士施乐高科技、利亚德光电、美律电子、新百丽鞋业等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领军企业。
除了人们熟知的红木、陶瓷、服饰、版画四大全国知名文创品牌外,数字业态发展迅猛,崛起乐聚机器人、大漠大智控、创想三维3D打印、星火互娱数字文化等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和产品,成为龙华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战略发展的先锋典范。
“牵线搭桥”做政府市场企业纽带
作为社会组织,协会发挥着宣传平台、资源匹配平台以及文化领域培训平台等作用,通过“牵线搭桥”,持续做好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
企业要引得进,也要留得下。在“留下”上做文章,不仅需要政策作为支撑,也需要足够多的企业发展资源相匹配。以无人机编队表演出名的大漠大智控,曾因场地资源不匹配问题险些“留不住”。在一次协会开展的会员单位交流活动中,大漠大智控与坚美文创园“牵手”成功,一个需要场地,一个需要企业,两者“一拍即合”。
“资源匹配很重要,它可以是辖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配对,也可以是辖区内与辖区外的资源匹配。协会充当‘中间方’‘协调者’,为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汪昌志介绍,2019年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后,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计划推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以及数字化转型培训平台项目均被搁置。”饶是如此,协会还是成功举办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新时代龙华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论坛、《建党百年:数字龙华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两大重磅活动,为辖区内文化创意企业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拓宽了产业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数字化发展浪潮下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智慧、新展望。
数字化介入文化创意企业并非难事。传统文化产业经过创意、数字技术加持,有了新的活化形态,一跃成为当代年轻人关注和热捧的文创品,如火爆全网的故宫文创品,河南卫视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火速“出圈”,甘肃博物馆推出丑萌“马踏飞燕”走红网络等。“文创企业要数字化转型,不缺好的创意,但需要破除前期发展时的制约条件,如前期盈利能力较弱,无法支撑其迅速转型、发展。”汪昌志认为,协会将做好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不断持续宣传普及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和培训,政府也要给予文创企业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空间、资金、政策、资源,缺一不可。”
乘数字东风促龙华腾飞
“对区内数字出版产品近三年内获得国家政府类重大奖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50万元……”去年,龙华区围绕“文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文化产业化”出台深圳首个数字文化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深圳市龙华区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面优化辖区产业创新环境,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汪昌志认为,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当下,龙华乘数字化东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有助于龙华快速腾飞。面对现有的扶持政策加持,他说,龙华区或可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再加大倾斜扶持力度。“可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专项资金,用以鼓励企业、艺术家创新创作从而创造更加可观的文创价值。”在他看来,“政府扶上马”辅助企业走一程,企业经过发展,完善“自我造血”功能,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链条良性循环发展。
随着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理念不断深入推进,未来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也将迎来更多新的机遇。记者从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未来龙华区将致力于打破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科技产业的传统界限,利用好数据资源,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在融合发展中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内生动力,不断催生数字文化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同时叠加龙华区各项经济政策扶持,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在数字化助推下,迎来新的发展浪潮,以更高质量、更突出的产业优势带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向前迈进,助力龙华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
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刘佳秀 林佳曼/文 记者 蔡维泽 陈建华/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