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2-02-10 09:4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早产儿小钻石出生时只有580g,约只有成年人手掌大小;出生5个月,一直待在医院,没有回过一次家。在龙华区人民医院的全力救治、精心照料下,小钻石转危为安,体重慢慢增长到2800g,已出院回家。
去年8月,孕周才6个月+6天的刘女士意外早产,在龙华区人民医院产下一名体重仅580g的女婴——小钻石。能不能活下来?怎么活下来?都是未知。在龙华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麻醉科、胃肠外科等科室以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等单位的合力救治下,在近5个月时间里创造生命奇迹,成功挽留这条幼小生命。
抢救超轻早产儿面临3道大难关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王章星介绍,由于早产,小钻石许多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出现肺部发育不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营养不良、应急性高血糖、消化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多种问题,救治过程一波三折。
第一关就是“呼吸关”。超早产儿胎龄小、体重低,呼吸中枢发育极不成熟,小钻石面临的第一道关卡是“呼吸关”。她出生后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无法自主呼吸,需借助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科医生周结儿通过气管插管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帮助其肺部发育,才逐渐帮助小钻石摘掉呼吸机自主呼吸。
第二关是“营养关”。早产儿血管纤细,保障早产儿营养液体的摄入对医护团队来说是个极大考验。周洁儿医生第一时间给宝宝置上脐动静脉,护士长江静霞一针见血建立PICC这条珍贵的生命通道,减少反复穿刺对她的损伤。这是该院新生儿科迄今为止胎龄、体重最小的一例PICC置管。
第三关是“消化关”。由于小钻石的肠胃发育不全,无法正常排便,腹部肿胀明显。根据腹部X线及彩超结果支持,明确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肠穿孔”,这是早产儿中常见的危重并发症。医院新生儿科、麻醉科、护理部、医务科、胃肠外科、药学部及新生儿科三名工程团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小儿外科团队联合会诊,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只能手术,没有退路。
高难度手术+精心护理出院时体重达到2800g
手术时,医生发现患儿有60-90cm小肠坏死,肠粘黏严重,腹腔充满大量气体和胎粪。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小儿外科戴康临主任、新生儿科王章星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立即给患儿分离粘连,清理腹腔粪便,切除坏死肠段,行末段回肠造瘘,修补升结肠穿孔。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成功完成。这是华南地区到目前为止成功完成的体重及孕周第二低的超低出生体重儿消化道手术,是龙华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开展的第一例外科手术。
而后,在精心护理下,小钻石日渐康复,慢慢强壮起来,近日已出院回家,出院时体重达到2800克。
值得一提的是,因小钻石治疗费用高昂、家庭经济困难,该院积极联系慈善机构筹集治疗善款,累计为患儿家庭筹集16万元,彰显三甲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廖静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