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党建+家风”让社区治理“暖”起来

编辑:陶倩2021-04-27 09:41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松元厦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胡晓斌(左一)讲述松元厦社区家风家训文化,让好家风走近居民身边、走进居民家中,营造社区好家风氛围。

上个月,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振能学校的老师家长们多了件舒心事,在该社区党委的推进下,学校周边的围光路项目正式进场施工。这条路将连接起新围仔路和观光大道路两条“断头路”,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出行不便问题,以及人车混行给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打通“断头路”不仅连接了路与路,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架起了党委和群众之间的桥梁,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党组织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

“振于无境,能而有为”,这是松元厦始祖振能家族传承数百年的家训。松元厦社区党委将这一精神与“红色精神”相融合,社区延伸服务至“无境”,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而“有为”。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社区党委积极探索“三民工作法”,推动群众烦心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党建+家风”成为社区治理新名片。

形成闭环模式

让问题解决不敷衍

用心学党史,真心办实事。今年三月以来,为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有效解决辖区居民最直接、最集中、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松元厦社区党委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常态化调研,搜集群众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以部门认领、社区党委班子成员领办的方式把实事办实,形成“居民点单-部门解决-反馈结果”的闭环模式。松元厦社区党委将这一方法称为“三民工作法”。

何谓“三民”?该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胡晓斌介绍说,一是“知民情”开展前期调研,收集居民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居民需求清单;二是“解民忧”进行服务认领,各部门对居民的需求清单进行认领,着力跟踪解决群众的困难事与烦心事;三是“暖民心”及时反馈,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居民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走访群众不漏户、收集意见不隐瞒、矛盾纠纷不上交、解决困难不推诿”为要求,“三民工作法”让社区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居民生活情况,拉近社区党委与居民的距离,不断提高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自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委累计走访居民1500多户,共发放调查问卷近1800份,收集意见建议涉及居民出行、休闲娱乐、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目前,问题清单正在一件件研究落实中,不单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社区层面能解决的我们全力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向上级反映,每项原因都要向居民反馈,拿出真正为民办实事的姿态,绝不敷衍了事。”胡晓斌说道。

家风文化引领

社区治理更可持续

事实上,小到居民无处晾衣服、给电动车充电,大到文体场所、道路的完善,都是社区党委需要关注的问题。胡晓斌希望,通过“三民工作法”,完成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居民对党委增信心。

如今,这样的变化在松元厦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困扰辖区观壹城小区居民多年的建筑垃圾堆放问题解决了,居民们自发为社区党委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心系居民务实肯干、为民办事情暖人心”。就像锦旗中所写,“暖”字不仅道出了居民们的心声,也是社区党委一直的追求。胡晓斌希望,在社区治理中,能够充分发挥振能家风家训这一“先天优势”,打造一个有暖度的社区。只有通过文化力量感召大家,让人人成为社区大家庭一分子,自觉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才能让社区治理更可持续。

有鉴于此,除了不断完善硬件,软件的提升也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松元厦社区定了一个新目标——通过弘扬振能家风,建设全市首个家风文化村,打造客家文化的传承社区。许多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打造振能“家风馆”、新建碉楼广场、提升改造德胜路打造家风一条街。同时,通过开展“您讲、我听”老少携手传承振能好家风故事会、老少携手传承振能好家风手抄报展示活动、“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活动、共建社区好家风系列活动等贯穿全年的共建社区好家风活动,在社区营造家风好、民风朴、社风正的良好氛围。

记者 徐蔚昕/文 陈建华/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