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20-12-29 09:32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福城街道开展治安大巡逻,提高路面见警率,提升市民安全感。
福城街道举办扫黑除恶文艺晚会,弘扬社会正气。
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福城街道党工委和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责任,多措并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胜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人口大流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由此带来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逐渐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大痛点。福城街道下辖7个社区,总人口43万人,出租屋(住宅)有7735栋205494间套。流动性人口群体庞大,出租屋量大面广,管理压力较大。以扫黑除恶工作为引领,实施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是福城街道党工委深化基层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以出租屋管理为“突破口”,压实社会主体责任,及时防范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净化辖区治安土壤,探寻出了出租屋长治久安之策。
自2019年以来,福城街道按照“力量下沉、党建引领、激活队伍”的基层治理改革主要思路,结合辖区实际,一手抓乱象整治,一手抓人文关怀,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短板突出就补齐什么短板,什么梗阻党群关系就破除什么”。福城从打击和整治两个层面集中发力,按照“六清”目标要求,扫黑除恶线索清仓4条,逃犯抓获到案4人,街道暂无扫黑除恶逃犯。辖区1月至11月违法犯罪总警情同比下降6%,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3%,在已发布的50期深圳市治安安全指数中福城街道26期排名全区第一。日渐变好的治安环境,节节攀升的安全感,2019年和2020年,福城街道连续两年获评“深圳年度网民最喜爱幸福街道”。
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倒逼业主从“懒得管”转变为“我去管”
城中村居住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管理力量薄弱、居住人员复杂,是社会治理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实施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工作以来,福城街道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在安全隐患突出的城中村以扫黑除恶工作为引领,借势提升城中村管理水平。
在2019年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工作基础上,结合警情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2020年,福城街道持续对房屋进行全面筛查,评定宽管级、严管级、禁止级三个类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并在出租屋门口粘贴红、黄、绿三色二维码,以“文字+二维码公示牌”的形式,将出租屋的火情、警情、黑煤气存放等各类信息和安全,向社会公示该出租屋安全系数。通过各方面量化考核,评定3至5星级出租屋楼栋,实施出租屋星级“安全文明楼栋”挂牌管理。
出租屋进行首次分类分级管理后并不是“免检产品”,而是动态管理。福城结合实际定期复评外,以解决问题为根本,每个告示牌下均明确标注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评定小组的联系电话。业主在自行完成隐患整改后,即可通过拨打联系电话申请复评,经验收后实现升级或摘牌。
当前,在福城辖区所有的出租屋特别是城中村的出租屋,全面铺开分类分级管理工作。评定宽管级45737间套,严管级152363间套,禁止级3859间套。实施前,相当部分业主只顾着收租,疏于管理,对承租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房屋安全隐患不闻不问。实施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后,通过挂牌公示,以影响租金收入、减少经济效益、社会评价波动为抓手,房东、业主思想产生很大触动,由过去“懒得管”转变为“我去管”了,积极转变观念支持配合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挤压了城中村出租屋违法犯罪空间。
以房管事综合参与打出“组合拳”彻底铲除黑恶土壤
为进一步深化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工作,以扫黑除恶工作为中心,福城将麻将馆整治、“扫楼”“缉刀”行动、反诈宣传、警情压发、安全隐患消除等社会治理工作与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打出一套社会治理“组合拳”。在这些同步开展的系列专项清查整治行动中,福城以是否自行关停麻将馆、配齐消防“七个一”、落实反诈宣传责任,以及房东配合隐患整改工作的积极性为考量,作为评级挂星的重要标准,达到一个措施解决多项问题,实现“以房管事、以房管人”目的,大大提高房东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据介绍,在实施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过程中,福城联合开展“扫楼”“缉刀”清理行动1085次,检查出租屋共6239栋,缉刀1458把,整改安全隐患20163处,收缴违规使用热得快6924根,拆除直排式热水器50个,查获黑煤气285瓶,整改违规电动车入户4097宗,清理楼道堵塞11375处。16.99万间(套)出租屋已配备消防安全“七个一”设施,覆盖率达100%;20.21万间(套)出租屋等场所、工厂宿舍、“三小”场所等已安装地线,安装率达99%;20.17万个阳台及窗户已安装防坠网,覆盖率达95.33%。启动城中城一楼麻将馆清零行动,清理整治麻将馆342家,净化辖区治安土壤。督促业主加强反诈宣传,宣传单张粘贴到位,塔式微信群宣传到位,以及完善治安防控设施。
在密集的“大兵团作战”行动下,彻底铲除城中村黑恶土壤,辖区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公共安全指数持续攀升,形成了“政府主导、业主共治、隐患减少、网格易管、群众赞同”的共建共治格局。
四治融合深化治理延伸党委政府基层社会治理的管理触角
以房管人、激活房东(业主)的主体责任意识并不够,福城街道还期望充分调动广大房东(业主)、小区居民和租客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出租屋的分类分级管理中来,共创美好和谐居住环境。
在进一步深化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工作中,福城街道建立基层自治公约体系,制定一系列基层自治公约,结合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挂牌公示,建立道德共识和舆论压力机制,促进“软法”与“硬法”的结合,达到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治理效果。
组建楼长自治协会,依托福城楼长协会,对楼长进行规范化管理,建成11个楼栋长服务站,搭建楼栋长管理和服务社区的功能平台。广泛引导楼栋长入会,充分发挥楼长自治协会的作用,通过居民自治方式,把楼栋长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的会员活动让楼栋长积极分享消除消防、治安隐患等出租屋管理经验,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建立房屋租赁信息平台,结合小区村口牌设立“扫码租房”,扩大出租屋待租信息宣传面,对积极参与出租屋管理的楼长,开放租赁信息发布权限,以此激励楼长履职尽责。
制定激励措施,依托街道“积分银行”“社区好人”荣誉评选等激励措施,鼓励小区居民群众签订自治公约,让居民自愿自觉地参与社区共建共治。
积极打造协同共治阵地,畅通居民治理参与渠道。在街道、小区分别打造龙华区北部协同共治之家和小区协同共治之家,提供商事议事、纠纷调处、心理服务、法律咨询、“福城第一课”小课堂(安全文明教育)、文体社团活动等精准化服务,为居民提供探索自我价值、参与协同共治链接资源。
一项一项措施的渐次落地,从源头上遏制安全隐患在出租屋内萌芽,引导广大居民自治,真真切切地延伸党委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管理触角,筑牢社区、城中村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在完善基层治理中实现长治久安。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张洲 李慧婷/文 记者 陈建华 通讯员 李灿森/图
相关新闻
闁告瑥顑嗛崕蹇涙煣閻愵剙澶�LINKS
濮掝偅鐟ュ畷鏇㈠绩閸喚鐩庨柛锔哄妿閸わ拷|閻熸瑥鍊圭粻褰掑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 |婵ɑ鍨舵稉宥夊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濮掝偅鐟ュ畷鏇㈠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濠㈠爢鍕埍闁衡偓閸喖顫ょ紓鍐挎嫹|缂佸倸绻愰悡鍕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閻熸瑥鍊圭欢鍫曞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
婵烇絽宕﹢鐑藉棘娴煎瓨顦紓鍐挎嫹|婵烇絽宕﹢鐑藉绩閸喚鐩庨柛锔哄妿閸わ拷|缂佸倸绻掗弫顖滅磾閿燂拷|缂傚啯顨嗙粻鍦磾閿燂拷|闁告顨呴崠妤冪磾閿燂拷|闁烩晜鍔楅弫顖滅磾閿燂拷|閻庤绻傞悾銊х磾閿燂拷|濮掝偅鐟ラ惌鏍磾閿燂拷|闁稿繐顦板Σ鎴犵磾閿燂拷|闁秆屼簻閸栨绱旈敓锟�|閻庤绻傞悾銊╁炊娴犲些缂傚喛鎷�
濞存粎鍎ら惃顖滅磾閿燂拷|闁哄倹婢樺畷鏇犵磾閿燂拷|濞戞搩鍘介弻濠勭磾閿燂拷|濞戞搩鍘煎畷鏇犵磾閿燂拷|濞戞挻绮嶉弻鐔虹磾閿燂拷|闁告顨嗛弻鐔虹磾閿燂拷|闁告牗顨嗛弻鐔虹磾閿燂拷|闁哄倻澧楀顔剧磾閿燂拷|闁煎灚宕橀鍡欑磾閿燂拷|闁瑰吋绮庣€氬嫮绱旈敓锟�|缂傚啯鍨跺Σ锟�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