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观湖街道八旬老华侨心系祖国想捐老屋

编辑:陶倩2019-11-15 08:25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刘成浩(左)和刘成仪戴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在老屋前合影。

老屋陈列着解放时期的老照片。刘成浩在照片中找到了当年的自己和两个妹妹。


在观湖街道樟坑径社区的上围老村,有一座百年老屋取名“肇棠苑”。对87岁的刘成浩来说,“肇棠苑”里的光阴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就像院子里的那株榕树,陪伴着刘成浩长大成年,也记录着他与两个妹妹的革命岁月。如今,刘成浩常年居住英国,随着年岁渐高,祖国这头的老屋成了他的牵挂。因为这份放不下的牵挂,也因为一颗爱国心,刘成浩和家人商量着,要将老屋交给政府,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让老屋焕发新活力。

兄妹三人立下报国志相继参加武工队

刘成浩出生于1932年,在家里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生活的樟坑径是一个穷乡僻壤,但祖祖辈辈仍不忘崇文重教之风,培养孩子们成为文化人出人头地。刘成浩的家庭也不例外。父母亲挑柴卖草供孩子们读书。刘成浩的学生时期正值战乱年代,亲眼见到的一个个残忍画面让他为国家感到忧心——国民党军队到处抢劫,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老百姓怨声载道。“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才可以救中国振兴中国。”念书时期的刘成浩心里埋下了一颗保家卫国的种子。

与革命结缘那年,刘成浩17岁。参加革命对他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同村的共产党观澜武工队万队长格外尊重有文化的刘父。时常悄悄和刘父在“肇棠苑”彻夜交谈,讲拯救国家、拯救民族、拯救穷苦劳动人民的大道理。刘父赞同共产党的道理和主张,越聊越投机。有一天,万队长问刘父想参加游击队吗?刘父为难了,全家数口人,生活全靠自己教书收入,一旦参加游击队,妻儿就无法生存。报国舍家,他舍不下。这段对话恰巧被刘成浩听到了,他没作声,心里却有了清晰的回答——“父亲不去,我去!”没过多久的一天,放学的刘成浩并没回家,而是投奔了游击队,成为粤赣湘边纵队东一支三团观澜武工队的一员。

更令家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多月后,刘成浩偷偷溜回了家,告诉16岁的大妹刘成仪和15岁的二妹刘成善,在武工队里如何好。从小对国民党憎恶至极的两个妹妹二话不说,决心跟着大哥加入武工队。走的时候,生怕父母不同意,她们只在父亲备课的书本里留下了一张纸条——“爸,我们去当游击队了,不要找我们。”

展出记录历史老照片盼年轻人铭记历史

革命的日子有苦也有甜。在武工队的日子里,刘家三兄妹盼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这一段革命岁月也成了他们一辈子最特别的记忆。后来,刘成浩去到英国,但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华侨华人心中种下一颗“中国”的种子。1993年,剑桥第一个华人社团成立,刘成浩任第一届副会长。“作为一名老华侨,要激发生活在那里的华人作为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不仅对外如此,对家里人,刘成浩更加“苛刻”。在家中,他一直强制要求孩子们讲中文,有时候孩子们用英文答话,他还会生起气来。“我要让他们知道,虽然在国外,但是我们的根在中国。”刘成浩坚定地说道。

客居英国的日子里,刘成浩喜欢写一些随笔和诗歌,大多是寄托对祖国的无尽思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那年,刘成浩还在香港《文汇报》发表了诗词,“无悔当年睡山头,献身立志担国忧;五十年来乾坤转,喜见国盛更上楼”。类似的作品还有不少,刘成浩都把它们装裱起来陈列在老屋二楼。一起陈列的还有一些1949年深圳解放时期的珍贵老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刘成浩从当年香港《大公报》记者那里获得的。此外,还有刘成浩以及英国侨领们与我国国家领导人访英期间的合影。把这些“老宝贝”陈列展出来,刘成浩只有一个想法,“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刘成浩只要身体允许,还是会常回家看看。这一次他和大妹刘成仪一起回国,兄妹俩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将老屋交给政府,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打造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让老屋将“肇棠苑”的爱国情传承下去,继续“发光发热”。

“成功有道浩业莫离勤与俭,重振国运生财尤需德兼行”。这是刘成浩写下的两句话,挂在了老屋里。而这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刘成浩用一生努力践行着。

记者 徐蔚昕(图片由上围艺术村王兆宇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