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9-10-29 07:5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大船坑麒麟舞第11代传承人谢玉球(右)与第12代传承人谢碧华(左)在大浪麒麟博物馆合影。
开栏语
金秋十月,第二届深圳非遗周的开展,为龙华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在10月23日举行的闭幕式上,龙华区宣布了新一批认定的6名非遗传承人。非遗,离不开传承,而传承,是由人来延续的。老一代的传承人会渐渐退到幕后,新一代的传承人则活跃于台前。传统文化的精髓始终会代代相传,但新的生机也在萌发。今起,本报推出聚焦龙华非遗传承人专栏,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探寻传承的故事。敬请垂注!
麒麟,在客家人的文化史中,并不陌生。在龙华区的非遗项目名单上,12个非遗项目有4个与麒麟相关。而大船坑舞麒麟,是龙华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们提起大船坑舞麒麟,总会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大船坑舞麒麟第11代传承人谢玉球。
缘起半生心血付之麒麟
今年57岁的谢玉球,已习惯大家亲切地唤他为球叔。他与大船坑舞麒麟之间的缘分,或许从他一出生,便已注定。
球叔出生于麒麟世家,从小便看着父亲舞麒麟。但他正式开始学舞麒麟,是12岁那年。因为年龄小,他只能披麒麟尾,从麒麟尾开始,一招一式、踏踏实实学舞麒麟的套路。
“孩子学舞麒麟,一定是从麒麟尾开始的。因为麒麟头重,孩子力气小,扛不动,从麒麟尾开始学起,能观摩麒麟头队员的步法和麒麟套路,为学习舞麒麟其他套路打下基础。”
而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二届深圳非遗周闭幕式上,大船坑舞麒麟作为热场节目登场。眼尖的观众应该都看见了,在其中一头麒麟的麒麟尾,弓着身子舞麒麟的正是一个身穿校服的学生。
从一种民间技艺到一项非遗项目,在球叔看来,不过是表达方式的转换,并无不同。“从前人们爱说这是传统,现在改为传承,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当年那个12岁的孩子,应该不曾预想到,自己后来的大半生时间,都与麒麟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
传承曾因人而困也因人而解
大浪麒麟博物馆的顶楼,是大船坑舞麒麟的训练场地,里面摆放着舞麒麟所用到的所有道具。球叔年纪渐大,已不再担任舞麒麟的主力队员了,上场舞动重达4斤的麒麟头,对他而言,已有些吃力。他选择了退守幕后,以鼓手的身份,继续守护这一文化习俗。
传承,说到底在于人。球叔一度很担忧,已有400余年历史的大船坑舞麒麟会不会在自己这一代开始逐渐失传。这种担忧直到大船坑舞麒麟第12代传承人谢碧华的出现,才稍稍有所缓解。
大船坑麒麟队现有三十多个队员,大部分以中青年为主,但这个人数远远达不到球叔心中的预期。“大船坑有6个村,一个村能有10个人参与到麒麟队,就差不多了。”近年来,球叔多方呼吁,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能多参与麒麟队活动,学习舞麒麟,但效果却并不太理想。年轻人似乎更喜欢玩手机,即便要强身健体,也会选择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谁还愿意学舞麒麟呢?对这种现状,球叔甚感无奈。
“以前舞麒麟是村里面的大活动,麒麟队的队员平日里下地种田,到了春节前才有时间训练几天,然后挨家挨户去拜家门、舞麒麟。”球叔回忆当年舞麒麟的盛况,仍记忆犹新。那个年代,舞麒麟在每个村民的心里,是必须要传承和发扬的,所以代代相传,人人守护。村民以进入麒麟队为豪,舞麒麟更是年复一年农耕生活的一种娱乐调剂。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守护舞麒麟这种使命感,渐渐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淡去。
“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与以前不同了,即便培训有补贴费用,他们也不太积极。”历届麒麟队的精英队员,大部分已经退出麒麟队,有些年老的队员就是有心想要舞麒麟,也舞不动了。
一套完整的舞麒麟有八段套路,还有十几种武术表演项目,要把整套舞麒麟表演完,需要40多分钟。而现在常常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大船坑舞麒麟,往往被控制了表演时间,能展示的不过是那三五分钟。这些得以被队员们展示的麒麟舞动作,是球叔和谢碧华等人选出了麒麟舞中最出彩的套路,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让更多人领略到大船坑舞麒麟的精髓所在。
所幸,近年来,得到龙华区和大浪街道办的大力扶持,加之球叔与谢碧华等两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大船坑舞麒麟渐渐摸索出一些可行的经验和方法,吸纳了一部分年轻人加入的同时,也引起了在校学生的关注。传承之火,开始慢慢燃烧。
守望两代合力文化交融
通过认定,谢碧华正式接过球叔手中的接力棒,开始了第12代传承人的传承之路。把传承重责交托给谢碧华,球叔有自己的考量。
与球叔一样,谢碧华学舞麒麟也是从十二三岁开始的,舞麒麟功底十分扎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对舞麒麟怀有热爱。
要传承,就要革新。革新,意味着革新思想,也意味着革新形式。近年来,大船坑舞麒麟在区、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走出去,看世界。麒麟舞不再是局限于村里舞动的传统民俗,而是走向更大的舞台,与不同的麒麟队切磋、交流,达到文化的共融。
两代传承人,奔着把大船坑舞麒麟传承好、发扬光大的目标,带着年轻的队员们参加深圳市麒麟文化艺术节,奔赴香港元朗与当地麒麟队一同参加天后诞,甚至还远赴马来西亚与当地华人麒麟队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
走出去,眼界才会更开阔,打开眼界的年轻队员们也逐渐改变以往学习舞麒麟无用的想法。
除此之外,麒麟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对舞麒麟大有兴趣,一时间,也兴起了学生麒麟队。
传承,是新旧两代传承人之间的交接,更是两代人的合作与守望。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舞出更适合当代人审美,贴合年轻一代喜好的麒麟舞?这将是球叔和谢碧华坚持不懈求索的麒麟传承之路。
记者 袁春燕/文 陈建华/图
■小档案
大船坑舞麒麟
基本套路
拜前堂——走大围(圈)——双麟会——采青——
游花园——打瞌睡——走大围——三拜
武术表演
拳术:拳打四方、饿虎擒狼、龙头凤尾、观音坐莲、鲤鱼戏水、猴子偷桃、海底捞月、扫堂腿、仙女散花、美人照镜等。
单双人持械表演:棍桩、沙刃、凳桩、铁叉对尖、白手对双刀、猴棍、光钯对内尖、二棍、拳伞、单钯、长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