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9-10-29 07:5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大船坑麒麟舞第11代传承人谢玉球(右)与第12代传承人谢碧华(左)在大浪麒麟博物馆合影。
开栏语
金秋十月,第二届深圳非遗周的开展,为龙华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在10月23日举行的闭幕式上,龙华区宣布了新一批认定的6名非遗传承人。非遗,离不开传承,而传承,是由人来延续的。老一代的传承人会渐渐退到幕后,新一代的传承人则活跃于台前。传统文化的精髓始终会代代相传,但新的生机也在萌发。今起,本报推出聚焦龙华非遗传承人专栏,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探寻传承的故事。敬请垂注!
麒麟,在客家人的文化史中,并不陌生。在龙华区的非遗项目名单上,12个非遗项目有4个与麒麟相关。而大船坑舞麒麟,是龙华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们提起大船坑舞麒麟,总会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大船坑舞麒麟第11代传承人谢玉球。
缘起半生心血付之麒麟
今年57岁的谢玉球,已习惯大家亲切地唤他为球叔。他与大船坑舞麒麟之间的缘分,或许从他一出生,便已注定。
球叔出生于麒麟世家,从小便看着父亲舞麒麟。但他正式开始学舞麒麟,是12岁那年。因为年龄小,他只能披麒麟尾,从麒麟尾开始,一招一式、踏踏实实学舞麒麟的套路。
“孩子学舞麒麟,一定是从麒麟尾开始的。因为麒麟头重,孩子力气小,扛不动,从麒麟尾开始学起,能观摩麒麟头队员的步法和麒麟套路,为学习舞麒麟其他套路打下基础。”
而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二届深圳非遗周闭幕式上,大船坑舞麒麟作为热场节目登场。眼尖的观众应该都看见了,在其中一头麒麟的麒麟尾,弓着身子舞麒麟的正是一个身穿校服的学生。
从一种民间技艺到一项非遗项目,在球叔看来,不过是表达方式的转换,并无不同。“从前人们爱说这是传统,现在改为传承,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当年那个12岁的孩子,应该不曾预想到,自己后来的大半生时间,都与麒麟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
传承曾因人而困也因人而解
大浪麒麟博物馆的顶楼,是大船坑舞麒麟的训练场地,里面摆放着舞麒麟所用到的所有道具。球叔年纪渐大,已不再担任舞麒麟的主力队员了,上场舞动重达4斤的麒麟头,对他而言,已有些吃力。他选择了退守幕后,以鼓手的身份,继续守护这一文化习俗。
传承,说到底在于人。球叔一度很担忧,已有400余年历史的大船坑舞麒麟会不会在自己这一代开始逐渐失传。这种担忧直到大船坑舞麒麟第12代传承人谢碧华的出现,才稍稍有所缓解。
大船坑麒麟队现有三十多个队员,大部分以中青年为主,但这个人数远远达不到球叔心中的预期。“大船坑有6个村,一个村能有10个人参与到麒麟队,就差不多了。”近年来,球叔多方呼吁,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能多参与麒麟队活动,学习舞麒麟,但效果却并不太理想。年轻人似乎更喜欢玩手机,即便要强身健体,也会选择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谁还愿意学舞麒麟呢?对这种现状,球叔甚感无奈。
“以前舞麒麟是村里面的大活动,麒麟队的队员平日里下地种田,到了春节前才有时间训练几天,然后挨家挨户去拜家门、舞麒麟。”球叔回忆当年舞麒麟的盛况,仍记忆犹新。那个年代,舞麒麟在每个村民的心里,是必须要传承和发扬的,所以代代相传,人人守护。村民以进入麒麟队为豪,舞麒麟更是年复一年农耕生活的一种娱乐调剂。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守护舞麒麟这种使命感,渐渐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淡去。
“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与以前不同了,即便培训有补贴费用,他们也不太积极。”历届麒麟队的精英队员,大部分已经退出麒麟队,有些年老的队员就是有心想要舞麒麟,也舞不动了。
一套完整的舞麒麟有八段套路,还有十几种武术表演项目,要把整套舞麒麟表演完,需要40多分钟。而现在常常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大船坑舞麒麟,往往被控制了表演时间,能展示的不过是那三五分钟。这些得以被队员们展示的麒麟舞动作,是球叔和谢碧华等人选出了麒麟舞中最出彩的套路,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让更多人领略到大船坑舞麒麟的精髓所在。
所幸,近年来,得到龙华区和大浪街道办的大力扶持,加之球叔与谢碧华等两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大船坑舞麒麟渐渐摸索出一些可行的经验和方法,吸纳了一部分年轻人加入的同时,也引起了在校学生的关注。传承之火,开始慢慢燃烧。
守望两代合力文化交融
通过认定,谢碧华正式接过球叔手中的接力棒,开始了第12代传承人的传承之路。把传承重责交托给谢碧华,球叔有自己的考量。
与球叔一样,谢碧华学舞麒麟也是从十二三岁开始的,舞麒麟功底十分扎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对舞麒麟怀有热爱。
要传承,就要革新。革新,意味着革新思想,也意味着革新形式。近年来,大船坑舞麒麟在区、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走出去,看世界。麒麟舞不再是局限于村里舞动的传统民俗,而是走向更大的舞台,与不同的麒麟队切磋、交流,达到文化的共融。
两代传承人,奔着把大船坑舞麒麟传承好、发扬光大的目标,带着年轻的队员们参加深圳市麒麟文化艺术节,奔赴香港元朗与当地麒麟队一同参加天后诞,甚至还远赴马来西亚与当地华人麒麟队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
走出去,眼界才会更开阔,打开眼界的年轻队员们也逐渐改变以往学习舞麒麟无用的想法。
除此之外,麒麟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对舞麒麟大有兴趣,一时间,也兴起了学生麒麟队。
传承,是新旧两代传承人之间的交接,更是两代人的合作与守望。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舞出更适合当代人审美,贴合年轻一代喜好的麒麟舞?这将是球叔和谢碧华坚持不懈求索的麒麟传承之路。
记者 袁春燕/文 陈建华/图
■小档案
大船坑舞麒麟
基本套路
拜前堂——走大围(圈)——双麟会——采青——
游花园——打瞌睡——走大围——三拜
武术表演
拳术:拳打四方、饿虎擒狼、龙头凤尾、观音坐莲、鲤鱼戏水、猴子偷桃、海底捞月、扫堂腿、仙女散花、美人照镜等。
单双人持械表演:棍桩、沙刃、凳桩、铁叉对尖、白手对双刀、猴棍、光钯对内尖、二棍、拳伞、单钯、长棍。
相关新闻
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閵夆晩鏁勯柛鈩冪☉绾惧潡鐓崶銊р姇闁绘搫缍侀弻锝夊箛闂堟稑顫╂繝銏n啇閹凤拷LINKS
婵犳鍠楃敮鈺呭磻閸涘瓨鍋¢柕澶堝劤閺嗭箓鏌¢崶銉ョ仼缂備讲鏅犻弻娑⑩€﹂幋婵囩亾闂佺儵鏅涢柊锝夊蓟濞戙垺鏅滈柛婵嗗椤姊洪幖鐐测偓褔骞忛敓锟�|闂備浇宕甸崰鎰版偡閵夆晛纾归柛锔诲幘娑撳秶鎲搁悧鍫濈瑨缂備讲鏅犻弻娑⑩€﹂幋婵囩亪濡炪値鍋侀崐妤冩閹捐绀冮柟绋块椤忥拷 |濠电姵顔栭崰妤勬懌闂佹悶鍔忛崺鏍矙婢跺⿴鍚嬪璺猴功閸濇姊洪崜鑼帥闁哥姵鐗犻敐鐐哄Χ閸モ晝锛濋梺鍛婂姈鐎笛呪偓姘炬嫹|婵犳鍠楃敮鈺呭磻閸涘瓨鍋¢柕澶堝劤閺嗭箓鏌¢崶銉ョ仼缂備讲鏅犻弻娑⑩€﹂幋婵囩亪濡炪値鍋侀崐妤冩閹捐绀冮柟绋块椤忥拷|婵犵數濮伴崹褰掓偉閵忋倕绀嬫い鎺戝€搁悡鍐⒒娴e鈧偓闁稿鎹囬弻娑⑩€﹂幋婵囩亪濡炪値鍋侀崐妤冩閹捐绀冮柟绋块椤忥拷|缂傚倸鍊风粈渚€宕愰崫銉﹀床闁规壆澧楅崑鍌炴煕閺囥劌鐏犵紓浣叉櫊閺屾盯鈥﹂幋婵囩亪濡炪値鍋侀崐妤冩閹捐绀冮柟绋块椤忥拷|闂備浇宕甸崰鎰版偡閵夆晛纾归柛锔诲幗椤愪粙鏌涢锝嗙缂備讲鏅犻弻娑⑩€﹂幋婵囩亪濡炪値鍋侀崐妤冩閹捐绀冮柟绋块椤忥拷
濠电姷鏁搁崕鎴犲緤閽樺鏆︽い鎺嗗亾闁挎洏鍨介幃婊堟寠婢跺妫熷┑鐐差嚟閸樠囨偤閵娾敡鍥敇閻樼數锛濋梺鍛婂姈鐎笛呪偓姘炬嫹|濠电姷鏁搁崕鎴犲緤閽樺鏆︽い鎺嗗亾闁挎洏鍨介幃婊堟寠婢跺苯鎽嬮梻浣稿閻撳牓宕板鑸靛剮閹兼番鍔嶉悡鏇㈡煥閺傛寧鎯堝┑鈥虫健閺屾盯濡惰箛鏂款伓|缂傚倸鍊风粈渚€宕愰崫銉﹀床闁圭儤顨呴弸浣广亜閺嶃劎鐭岀痪楣冪畺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偑鈧啴宕卞▎鎴滅瑝闂侀潻瀵岄崢鍓у妤e啯鐓ラ柣鏇炲€圭€氾拷|闂傚倷绀侀幉锟犮€冮崱娑栤偓鍐川閺夋垹顦卞┑掳鍊曢崯鎵妤e啯鐓ラ柣鏇炲€圭€氾拷|闂傚倷鑳堕崕鐢稿疾濠婂牆绀夋俊銈呮噹閺嬩焦銇勯弽銊х煂缁鹃箖绠栭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備浇顕у锕傦綖婢跺本宕查柛宀€鍋為崑鈺呮煏婵炑冩噽閿涚偤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婵犳鍠楃敮鈺呭磻閸涘瓨鍋¢柕澶嗘櫆閸庢鏌″搴′簽缁鹃箖绠栭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欒棟闁哄顕抽敐澶婄闁绘ḿ鏁搁敍鐐烘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闂傚倷鑳堕~瀣沪閼测晝娉块梻浣告啞閻楁銆冮崼銏☆潟闁哄啫鐗婇弲鎼佹煥閻曞倹瀚�|闂備浇顕у锕傦綖婢跺本宕查柛宀€鍋為崑鈺呮煏婵炵偓娅呴柣鎰工闇夐柣妯烘▕閸庢劖绂嶅☉姘辩=闁稿本鑹鹃弸锕傛煙閸戙倖瀚�
婵犵數鍋涢悺銊у垝鎼淬劌纾块柕鍫濐槹閸庡秵銇勯弽銊х煂缁鹃箖绠栭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倷绀侀幖顐﹀磹閻熼偊鐔嗘俊顖濇閺嗭箓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箹閳哄懎鍌ㄥù鐘差儏閽冪喎鈹戦悩鎻掝伀缁鹃箖绠栭弻銊╂偆閸屾稑顏�|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箹閳哄懎鍌ㄩ柣鎾虫捣閺嗭箓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箰閼姐倕鍨濈€广儱顦拑鐔兼煟閺冨洦顏犵痪楣冪畺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闂傚倷绀侀幉锟犮€冮崱娑栤偓鍐幢濞戞ǹ鎽曢梺缁樻濞咃絿澹曟ィ鍐╃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偋濡ゅ懌鈧啴宕卞☉妯挎憰闂佺粯妫佸▍锝囧妤e啯鐓ラ柣鏇炲€圭€氾拷|闂傚倷绀侀幖顐﹀磹缂佹ɑ娅犳俊銈傚亾妞ゎ偅绻堥、娆撳礈瑜忛敍鐐烘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闂傚倷鑳堕崢褔鎮樺顒傛殾婵せ鍋撴い銏$懇瀹曞崬鈻庨幋鐙呯创闂備浇娉曢崳锕傚箯閿燂拷|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杈剧岛閸嬫挸顫濋鈧顐ょ磼鏉堛劍顥堥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傞悹杞扮秿閿濆鏅搁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6092393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