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9-10-28 08:40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26日,以“人工智能与骨科未来”为主题的“2019·广东骨科学·院士论坛”在龙华举行。图为专家嘉宾合影。
区人民医院3D打印的1:1比例颈椎肿瘤模型。
10月26日,由《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主办、龙华区人民医院承办的“2019·广东骨科学·院士论坛”在龙华举行,以“人工智能与骨科未来”为主题,聚焦3D打印、大数据、可穿戴设备、AI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骨科领域的运用,为骨科未来发展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模式。钟世镇院士、邱贵兴院士、夏照帆院士、白波教授、刘小林教授等国内骨科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学者参会。
十年磨砺
高端论坛牵手龙华区人民医院
“广东骨科学·院士论坛”是广东骨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从2010年创办至今已举办10年。龙华区人民医院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方,近年来在医院综合实力迅速增长的背景下,骨科系统蓬勃发展,部分技术已达全市领先水平。
龙华区人民医院骨科系统包含脊柱外科、创伤骨科、手外科三个科室,每年门急诊量达45000余人次,手术4000余台。2016年,通过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罗卓荆教授脊柱外科高层次医学团队,让龙华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常委罗卓荆及其团队的治疗服务。
该院开展了深圳市首例寰枢椎脱位经口咽松解、后路固定术,首例颈椎椎体肿瘤En-bloc切除,首例3D打印定制金属椎体假体重建术。在脊柱外科创伤、退变、肿瘤、畸形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复杂手术的开展方面在全区处于龙头地位,上颈椎疾患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因地制宜
探索骨科整合型诊疗模式
龙华区是深圳工业重镇,骨伤类患者居高不下,如何为这类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方便他们进行异地医保报销?2018年12月起,龙华区人民医院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骨科整合型诊疗模式,运用整合医学理念,在骨科患者发病前到入院、出院期间的各个关键环节,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综合应用骨科、康复科、麻醉科及其他相关专科的专科知识、技术、指南,重构诊疗流程,找到对患者最优的治疗方案和路径,精准施治,实现患者受益最大化。
患者入院前,医院定期安排专科医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从源头预防和减少骨科疾病的发生。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基础、营养及心理评估,发现异常时,患者所在专科将启动MDT,从最有利于康复和功能恢复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中,使用精准手术工具和设备,如O臂导航、3D打印等,实施精准手术,确保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康复科介入,针对患者情况给予个性化康复指导,实现最快速度、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出院后,该院利用27家社康网络,实现患者从医院到社康的无缝对接,让患者在社康进行日常健康维护,既缓解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难题,又为患者节省住院费。同时,龙华区人民医院已实现医保类型和结算方式的全覆盖。
大会执行主席、龙华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新乐表示,未来还将运用AI算法、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骨关节病患者的早期筛查,形成本地区患者骨关节病诊断知识库,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诊断,提示患者及时就医,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廖静文 文/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