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陶倩2019-09-09 08:18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学之后,学生集中返校,一定程度上给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造成有利条件,尤其是开学前后一周,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近日,龙华区疾控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广大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做好秋季开学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一种:登革热
登革热潜伏期3-15天,通常5-8天。临床上,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为主,可伴有皮疹、淋巴腺肿大和白细胞减少。急性症状一般持续4至7天。皮疹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
如何避免中招?
目前登革热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只能对症治疗。最简单的办法只能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发病时及时就医。
1、清理积水:清理或倒置室内外各种可积水的容器,如放置在户外或阳台的花盆、缸罐等,从源头上杜绝蚊虫滋生,减少蚊虫数量。
2、安装纱窗:家庭可安装蚊帐、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
3、驱蚊喷雾:可在衣服上施用驱蚊剂,着浅色长袖衫、长裤,户外活动时不要使用带有气味的化妆品、香水等。
第二种: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如何避免中招?
1、勤通风:托幼机构和家庭要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卫生;日常做好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
2、做好晨检:幼托机构、学校等应做好晨检工作,如果发现孩子手心、舌头出现红色疱疹,要高度重视。
3、及时就医: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等疑似症状,切不可大意,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第三种:流行性感冒
流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8℃以上,一般持续3-4天,同时或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大便等消化道症状。
儿童、老人等身体抵抗力低的人群为流感的高危人群。
如何避免中招?
1、勤通风:教室课间开窗通风,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去。
2、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3、勤锻炼:加强体育锻炼,生活学习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4、打疫苗:及时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第四种:水痘
水痘主要发生于小儿。水痘的潜伏期长,且部分学校水痘疫情前期临床表现不明显,难以在初期及早发现。开始时患者可有微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或轻度腹泻等症状,常不被重视。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开始出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到达四肢。
如何避免中招?
1、落实晨午检:秋季开学后,学校、幼儿园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及时规范隔离病例。
2、勤通风:加强课室开窗通风、环境消毒工作。
3、接种疫苗:教育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对学生家长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率,必要时可对疫情单位开展水痘应急接种。
第五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该病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在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
如何避免中招?
1、加强防控: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的防控力度,一旦发生疫情应及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隔离消毒:患者要自觉地采取隔离措施,病人用过的盥洗用具必须要消毒;
3、勤洗手:先洗手后洗脸,改变用手揉眼的习惯。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陈宏标 陈其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