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网 > 

民生发展

何洪彬:要让龙华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编辑:杨维易2017-03-23 07:33内容来源:宝安日报

新闻提要

原标题:

“要让龙华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专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何洪彬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何洪彬。

“健康龙华”的内涵是什么?这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何洪彬看来,其实是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一脉相承的。通俗讲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龙华”。

谈“健康龙华”

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龙华”

记者:当前,“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委区政府也出了建设“健康龙华”的部署。作为区卫生计生局的掌舵人,您是如何理解“健康龙华”内涵,今年将如何打开新局面?

何洪彬: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透露一个强烈信号,就是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我们区,去年9月,区委区政府从顶层设计对“建设卫生强区、打造健康龙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部署。今年年初区党代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突出共享发展理念,打造民生幸福活力区,要建设“健康龙华”,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龙华”的目标。

推进“健康龙华”建设,我们总体围绕“1、3、5”三方面抓好落实。“1”是牢牢把握“健康龙华”建设这一条主线。“3”是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实现“以医院为中心”向“以基层为中心”转变,下大力气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实现医疗保险从“保治疗”向“保健康”转变,推动建立“总额管理、结余奖励”的医保支付方式。“5”是实施好5大提升行动,即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中医药服务提升行动、行业作风提升行动。

可以预见,到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健康龙华”模样,将会是“健康有人管、就医不再难、生活更健康”。

谈医疗资源布局

大力推进“一大一小”建设

记者:听您介绍完,“健康龙华”图景大致呈现。当下,龙华区公立医院少,医院内人满为患。打造民生幸福活力区、建设“健康龙华”,首要解决的就是“看病难”问题,区卫生计生局有什么具体措施与路径?

何洪彬:龙华区医疗卫生资源短缺是客观事实,集中表现为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为了让百姓“看得上病”,近年来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着力推进以“一大一小”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一手抓大型公立医院建设,提质增效,一手抓社康中心全覆盖,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

从大的方面来说,多渠道增加医疗资源供给,主要是加快推进“六建四扩”,全力推进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区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社会办三级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大楼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及改造设立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项目完成后将增加床位7100张以上,每千人床位数达到5张,达到全市2020年平均水平。其中,我们今年重点启动区妇幼保健院住院部建设,力争在年底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开放400张床位。

从小的方面来说,着力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社康中心布局,推动每个街道建一家区域社康中心,新建社康中心2家,标准化改造4家,全面完成社康中心标准化改造,完成12家社康中心设施升级。继续扩大家庭医生团队和签约家庭的规模,重点人群签约比例在今年力争达到70%。未来3年,还将新建社康中心10家,形成“十分钟就医圈”。

除了抓好以上“一大一小”,今年,区卫生计生局将加大医改力度,探索成立区人民医院集团、中心医院集团两个紧密型医联体,促进集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并鼓励扶持按专业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引导公卫医师直接加入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升社康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将在区妇幼保健院和社康中心试点实施医药分开,探索由社会办优质药房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减轻老百姓看病的经济负担。

谈医疗服务质量

再引进1至2个国家级高层次医疗团队

记者:扩充医疗资源的同时,更关键的是要利用好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区卫生计生局准备从哪些方面着手,让龙华人看得上好医生,用得上好设备,实现“大病不出龙华”?

何洪彬:确实,我们上面说的“六建四扩”确实需要时间,并不能在朝夕出效果。那么,盘活现有医疗资源就很关键,我们也想了办法,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等方面,主动对标先进城区和标杆医院,开展提质增效行动,千方百计让老百姓“看得好病”。具体讲,我们有三个“抓手”。

一是全力推进直属医院创三甲。今年是区属医院创三甲“攻坚年”,将严格对照三甲医院评审标准,进一步完善学科建制,全面开展三甲新技术。区财政投入经费3.9亿元,立项购置医疗设备700台套。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在去年成功引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祝墡珠全科医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泌尿外科这两个国家级医疗团队的基础上,今年再引进1-2个国家级高层次医疗团队,让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人才来龙华坐诊、开展手术和教带学,加强与其他高等院校合作,为龙华区医疗卫生事业“输血”、“造血”。

二是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强化口腔医学、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等17个市区级重点学科的医疗服务能力,今年力争再创建2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区级重点学科。建设区域检验检查、病理诊断、医学影像中心以及区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大力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力争所有社康中心设置中医馆或中医诊区,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打造1-2家老百姓满意的品牌“中医师工作室”。

三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今年要重点控制医疗费用,公立医院药占比控制在30%以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控制在10%以内。建立常态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就医环节和服务流程,改造和提升就医环境。坚持不懈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升老百姓健康服务满意度。

谈公共健康服务

提供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记者:当前,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卫生工作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人民群众不仅要“看病就医”,还要“健康服务”。龙华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动作?今后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何洪彬: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启示之一,就是树立“大健康”理念,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这种“大健康”理念与医疗卫生工作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也是建设“健康龙华”的根本所在,我们的公共健康就是要构建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公共健康服务体系。

2015年到2016年,我们先后启动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今年3月,两个示范区建设分别通过省级评审、中期评估。可以说,通过两年多的创建,这些公共健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且具龙华特色,比如创新性启动“健苗”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生命早期2000天的健康促进模式;建成31个自助健康检测点等。

今年,我们不仅要完成两个国家级示范区创建,还要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通过扩大覆盖人群,增加服务项目,不断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同时,推动建立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促进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健康龙华建设。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文 陈建华/图

[编辑:杨维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