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城中村特色样板不断涌现

编辑:孙梦婷2024-10-21 09:11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广东省“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推进会暨深圳特色城中村调研行在龙华举行。

省“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组委会专家到大和社工村走访调研。

路边装饰彰显龙华奋斗文化。

大和社工村环境整洁有序。

位于大和社工村的城市书房“明诚书房”。

龙华新闻讯(记者 丁小梅/文 陈建华/图)10月18日,2024年广东省“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推进会暨深圳特色城中村调研行(观湖站)活动在龙华举行。此举标志着,由省“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组委会指导,由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龙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深圳特色城中村调研行活动正式开启。

省“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组委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丘洪松,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牛长涛,龙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任皮勇华,区领导蓝涛,以及省、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代表等出席会议并深入城中村调研。

丘洪松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他表示,为更好推进系列实践活动,组委会决定在龙华举办“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推进会和深圳特色城中村调研行活动,以特色城中村调研形式发掘深圳的特色内涵,展现“百千万工程”特区成果。

牛长涛表示,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围绕村落普查和“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开展村落调研,形成关于村落古建筑等相关调研报告;组织各区各街道各社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龙华区,于广客交融的百年侨乡组织举办“腾跃龙华”、“童”话历史、“趣”玩古村集市,以及上围艺术村非遗灯光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激活村落历史文化元素,传承深厚底蕴与生命力。

此次实践活动聚焦城乡结合部。省“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组委会委员、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冯胜平表示,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起并牵头组织深圳特色城中村调研行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精神要求,在深圳城乡结合部发掘一批新的“试验田”,并通过城中村这个“关键点”“试验田”,反映深圳在“百千万工程”进程中的新探索、新成就。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省委党校和深圳高校的学术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秘书长陈能军表示,本次活动重点聚焦深圳“百千万工程”实践和特色城中村高质量发展,同时从城中村文明维度助力深圳建设文明城市,意义尤为重大。

皮勇华表示,龙华区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大和社工村、上围艺术村、大水坑骑手友好村等城中村特色样板正不断涌现。近期,龙华区创新提出“3+5+N”城中村品质提升总体思路,制定城中村品质提升行动计划,通过更高水平的城区建设,全面提升龙华城区功能品质,奋力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延伸阅读

省情取样 央媒聚焦 大和社工村“出圈”

10月18日,大和社工村迎来百余名客人,这个地处龙华区观湖街道的城中村,在新华社、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央媒、省媒记者及全市各区特色城中村代表的“围观”中,绽放出超大城市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观湖色彩”。

大和报告

破题超大城市城中村治理

今年9月,省“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组委会收到一份来自大和社工村的调研报告作品。这份出自深圳大学易松国教授团队的调研报告,引起组委会高度关注。10月18日上午,在龙华会堂刚参加完省“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推进会后,组委会专家来到大和社工村,一睹这个特色城中村风采。

大和社工村缘何引发关注?

据介绍,大和社工村面积约0.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约1.3万人,是龙华区372个城中村中的典型案例,具有外来人口高度集聚、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匮乏、社区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针对外来居民与本地居民交流不够、社区归属感不强,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2019年起,龙华区民政局联合观湖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引进专业社工、艺术家、设计师、专家学者等人才入驻“社工村”,开展各项驻村服务,全国首个“社工村”由此诞生。

此后几年,观湖街道以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对大和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注重保留城中村的“乡愁”和“烟火气”,并以“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机制赋能社区新发展。

深圳大学易松国教授团队对大和社工村的实践经验提炼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赋能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发掘和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聚焦到人

切实解决城中村居民需求

大和社工村所在的观湖街道,还涌现出上围艺术村、松元厦家风文化村等特色城中村。

其中上围艺术村有近400年的历史和人文积淀,现存5座百年碉楼,近50处客家老屋,是传统客家古村的代表。该村自2016年起以原生态为基础、以文创为特色,引进艺术人才入驻,用艺术活化古村,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艺术的共融。2022年,上围艺术村入选为广东省文化旅游特色村。

松元厦家风文化村也是一个客家村落。该村立足弘扬振能家风,注意家风传承,致力于打造全市首个家风文化村。通过深挖社区历史文化,松元厦社区积极建设振能书院、打造振能“家风馆”、陈氏家风苑等示范基地,并新建碉楼广场、提升改造德胜路打造家风一条街,重塑松元厦家风文化。近年,松元厦家风文化村被评为省级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

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大和社工村注重社工赋能,上围艺术村导入艺术家力量,松元厦家风文化村注重本土居民家风建设,三个城中村都聚焦到“人”的身上。“城中村环境建设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以人为本,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再造,广泛发动居委会、村集体、志愿者、社会组织和居民,形成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观湖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龙华新闻记者 丁小梅


[编辑:孙梦婷]
鎵竴鎵湪鎵嬫満鎵撳紑褰撳墠椤�

相关新闻

鍙嬫儏閾炬帴LINKS

榫欏崕鏀垮簻鍦ㄧ嚎|瑙傛箹鏀垮姟缃� |姘戞不鏀垮姟缃�|榫欏崕鏀垮姟缃�|澶ф氮鏀垮姟缃�|绂忓煄鏀垮姟缃�|瑙傛緶鏀垮姟缃�

娣卞湷鏂伴椈缃�|娣卞湷鏀垮簻鍦ㄧ嚎|绂忕敯缃�|缃楁箹缃�|鍗楀北缃�|鐩愮敯缃�|瀹濆畨缃�|榫欏矖缃�|鍏夋槑缃�|鍧北缃�|瀹濆畨鍥介槻缃�

浜烘皯缃�|鏂板崕缃�|涓柊缃�|涓崕缃�|涓滄柟缃�|鍗楁柟缃�|鍖楁柟缃�|鏂版氮缃�|鑵捐缃�|鎼滅嫄缃�|缃戞槗

绮CP澶�16092393鍙�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