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网 > 

新闻速递

“蛟龙”逐浪观澜河 “以赛兴城”迎端午

编辑:陶倩2023-06-25 14:54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观澜河龙舟赛决赛现场。

▲千架无人机化身“龙”“鲲”以及龙华地标、数字龙华等图案,点亮龙华夜空。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昨日晴空万里,观澜河上碧波荡漾,龙华区观澜河龙舟赛决赛在此鸣锣开赛,参赛龙舟竞速碧河,气势磅礴。

本届赛事是全市规模最大、最具国际性、配套活动最丰富的龙舟赛,赛事在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同时,同步拉开了2023年深圳市龙舟文化艺术节的序幕。端午节期间,龙华区推出24项精彩的文体活动,传承龙华非遗历史文化,“以赛营城”塑造龙华文旅品牌。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所共用和共享的时间节点和文化坐标。近年来,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要求,龙华区每逢传统节日,都充分挖掘本土节日传说起源,举办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挖掘、保护和传承非遗习俗风俗。从曾经以村为单位,传承文化、娱乐大众的地方特色项目,到如今集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于一体,群众高度参与的国际体育盛事,如今观澜河龙舟赛已发展成为深圳特色端午文化品牌。

赛事为桨,城市为舟,桨动而舟行。精彩的龙舟赛事,助推着龙华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文艺精品、更为贴心的文化惠民项目润泽人心,滋养龙华文明水平和文化气质,汇聚起“数字龙华 都市核心”的强大动能。

百舸竞渡,彰显奋进精神

急促鼓点响起,条条“游龙”在水面上来去如飞,好不热闹……21日清晨,2023深圳市龙舟文化艺术节观澜河龙舟赛决赛正式开赛。观澜河畔,鼓声阵阵,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呐喊声、欢呼声让河流两岸成为欢乐的海洋。

作为龙华区特色体育品牌赛事之一,观澜河龙舟赛已成功举办8届,本届赛事以“百舸竞渡·奋进龙华”为主题,阵容强大,凸显群众性、专业性与国际性共存的特点。赛事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华区人民政府主办,设置公开组、社区组和机关企事业组,总计68支队伍上千名选手报名参加,含2支女子队伍。其中,公开组含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波兰、捷克等专业性和国际性兼备的队伍,观赏性和竞技性极强,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国际范十足的视觉与文化大餐。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江西九江泓基龙舟队勇夺公开组第一名,东莞潢涌老友队、湖南长沙烟南骏轩物流龙舟队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龙华消防龙舟队夺得机关企事业组第一名;大浪消防龙舟队、观澜机关队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福城锦绣观园夺得社区组第一名,油松社区、福城四和社区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

波兰龙舟队队员感叹:“观澜河龙舟赛组织保障好,现场氛围热烈,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与团结拼搏精神,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

公开组冠军江西九江泓基龙舟队是第一次到深圳比赛,就赛出最好成绩。队长黄始棠介绍,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队员19岁,年龄最大的52岁,团队年龄跨度较大。黄始棠认为夺冠的关键是“训练有素”,靠的是队员间的默契配合、全力以赴,“龙舟竞技展示的是拼搏精神,为了端午节龙舟赛,我们从四月份开始训练到现在,每天长距离划龙舟十几公里,并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品牌盛会,涵养文化气质

千架无人机化身“龙”“鲲”以及龙华地标、数字龙华等图案,点亮龙华的夜空。无人机以夜空为画布,以灯光为画笔,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大美龙华的明天许下美好的祝愿,同时也为龙舟赛巅峰对决提前造势……自6月18日起连续三晚,龙舟赛尚未“开桨”,龙华就推出多项群众文化活动为大赛和节日“预热”。

多年来,龙华区秉承着“以龙舟会友,以文化惠民”的创新理念,在龙舟赛事基础上,开展深圳市龙舟文化艺术节,将传统文化、岭南文化与非遗文化相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配套活动,提升赛事活动的观赏性和体验性,为市民群众打造一场集体育赛事、民俗文化、文艺表演于一体的龙舟文化盛事,以多维度视角看龙华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21日决赛当天,2023年深圳市龙舟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开幕式现场,《秦风楚韵》表演惊艳四座,让人们聆听诗词之美,看服饰之美,欣赏国乐之美。此外,潮汕英歌舞、龙华客家山歌、竹漂特技等非遗展演,让观众领略非遗文化魅力;拳击操、武术、健美操,龙华学子们气宇轩昂,让体育梦与强国梦、中国梦相连。

据悉,包括龙舟赛在内,本届龙舟文化艺术节共推出24个配套系列活动,时间持续至7月。内容涵盖赛事、活动、培训、演出、展览、讲座等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展示龙华文化体育发展成果。

精品“攀峰”,展现时代气象

在传统佳节传承经典,在时代当下创新文化。

近年来,龙华让非遗民俗文化在传承中活化新生,成功打造出龙舟文化艺术节、阳台山全国实景客家山歌大赛等一系列闪亮龙华的文化品牌。而伴随WCBA全明星赛、樊登《知识进化论》、水木年华专场音乐演出等一系列高品质文体赛事、活动相继举办,进一步擦亮了龙华文体“金字招牌”。

“龙华造艺”也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截至目前,龙华已有500余项文艺精品获得国家、省、市大奖。其中,为弘扬本土红色文化、非遗文化,龙华创新打造以文化名人大营救为题材的沉浸式原创音乐舞蹈史诗《风雨归舟》;舞蹈影像《满堂红》《麒·承》等文艺精品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凸显创新融合之美,《麒·承》还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舞蹈影像艺术季最佳舞美奖。

体育方面,龙华区去年在市运会、市少年儿童锦标赛中共斩获62金、74银、103铜的好成绩;深圳龙华围棋队与深圳中塞龙华女排队去年也双双闯入前三,获2022中国围甲联赛季后赛、2022-2023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季后赛季军……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展现出龙华以文体接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探索,传唱出新时代的龙华文体故事。

文体惠民 点亮文化生活

近年来,龙华区不断加大文体惠民服务力度,已有300家场地上线龙华文体云“一键预约”平台,粉丝量超70万。

在家门口“十分钟文体服务圈”的包围下,2022年,龙华以社区文体节、“龙华杯”系列赛事为牵引,相继举办8400余场文体惠民活动,惠及群众约390万人次。全区累计开展22大类1.2万课时公益培训,覆盖14万人次。上百家城市书房总面积超2.4万平方米,总藏书量超26万册,成为市民畅游书海、解人生百忧的心灵栖息地。

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龙华区还相继打造龙华舞剧季、龙华戏曲节、龙华国乐周、龙华文化大讲堂、龙华区喜剧艺术节、龙华区民谣音乐节、中国版画大展等10项高端文化品牌活动,引进《大唐雅韵·钟鸣鼓乐》《女驸马》《沙湾往事》《白蛇传·情》等国家级精品演出10余项。

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龙华区相继举办了第四届文化旅游节、粤港澳汉服文化周等优质文旅活动。“深圳国瓷红木艺术博览游”“深圳龙华服饰创意工艺之旅”2条线路入选广东省20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名单。此外,龙华区还推出了三条特色旅游线路,不断提升龙华文旅吸引力,“五一”期间全区接待游客32.1万,同比增长80.03%。

如今,龙华正加大力度促进文旅消费,通过挖掘各街道特色,打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批工业旅游线路。并且引进顶流脱口秀节目,以文化新业态带动文化消费新需求。

(杨明铭 林佳曼 萧蕾 郑明萌)

[编辑:陶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