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十年勇立潮头 燃情都市核心

编辑:陶倩2022-09-13 09:5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华实现历史性跨越,各项事业勇攀新高峰。

北站国际商务中心区。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龙华区在经济、民生、文化、城市建设等各项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即日起,本报推出《“非凡十年龙舞华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系列报道,从党建引领、改革创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幸福、城市文明、生态宜居、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一个创新发展、勇立潮头的“都市核心”形象。敬请垂注。

新时代的伟大旗帜,指明着前进的方向,凝聚着奋进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龙华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十年巨变激荡人心:龙华实现从功能新区到行政区、从城市副中心到都市核心区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升至全市第五、全省十强、全国百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龙华区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站社区时的殷殷嘱托,大力发扬特区精神,党员干部们团结带领三百万龙华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以“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的勇气,攀登一个又一个发展里程碑,精心筑造起一座都市中轴的核心之城、动力澎湃的创新之城、山清水秀的生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激情燃烧的奋斗之城!

从“龙华先行”到“深圳核心”

数字化成高质量发展金钥匙

抓住先机,方能快人一步。

今年的8月9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龙华区人民政府就共同推进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球数字先锋城市的宏大规划,就此落下关键一子。

时光回拨到2020年。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抉择,龙华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主赛道。在“建设数字龙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新闻发布会上,龙华区发出的时代强音掷地有声。

用两年的时间从“龙华先行”到“深圳核心”,今天,“数字龙华”已然成为龙华的“金字招牌”。率先制定出台《龙华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率先出台《建设数字龙华打造“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龙华;发布全国首个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建立全市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龙华动作不断,步伐坚定。

在自我超越的先行探索中,龙华区正是牢牢握住了“数字化”这把“金钥匙”,得以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门。就拿2021年来说,龙华区全区752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产值达到4668亿元,增长接近26.7%,高于规模以上企业整体增速8.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6%,核心产业占整体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比重超50%,实现了发展动能的大转换。

勇于攀登高峰的龙华正愈发凸显其“核心之城”的独特竞争力。

从“产业大区”到“创新之城”区域发展迸发活力与魅力

2021年,龙华地区生产总值达2828亿元,增长10.2%,增速创下10年新高。超10%的增速这个新台阶意味着什么?通过数字对比,最能看出其意义。

纵向来看,龙华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里历经了两次跨越。2011年,龙华地区生产总值为1220亿元;2017年成立行政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130.16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828亿元,增长10.2%。从1220亿元到2828亿元,龙华用了十年。横向来看,今年7月,以地区生产总值大于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于20亿元为两大“硬指标”的《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榜单发布,龙华区位列第26位,在深圳上榜的六城区中位列第5。

何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创新便是这十年间龙华动力不竭的发展密码。

龙华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资源不断加码,科创环境不断优化,优质企业争相落子重点产业链,优质研发机构加速布局,高水平创新载体发展势头强劲。华为、富士康等世界巨头云集此地,全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龙华,近2万家制造业企业、3000余家国高企业蓬勃发展,雄厚的产业基础,带给龙华澎湃的发展动能。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大湾区智能制造峰会及加速营路演、“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等创新赛事星光熠熠,汇聚世界目光。“网上办”“掌上办”“主题办”“园区办”“容缺办”等改革举措,在全市率先实现水、燃气、医保“一站式”集成服务,最大限度为市民“解绊”、为企业“松绑”……

如今的龙华,已成为优秀企业布局落子、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梦想之城!

龙华绿廊公园。

观澜河畔粉色花海惊艳绽放,水上白鹭飞翔。


从“工业老城”到“生态新城”镌刻龙华印记的诗和远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较于抽象的经济发展数据,城市大街小巷的点滴变化,更能让人有直观的感受。

春夏秋冬,观澜河白鹭翱翔,凤凰花开,绘就四季更迭的美景。曾经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华丽变身为水清岸绿的“打卡地”,作为龙华人的“母亲河”,观澜河用变化诉说着龙华水环境治理成效:龙华区创新实施“五化协同”治水新模式,通过整治河道、新建雨污分流管网、完成正本清源小区改造,观澜河企坪断面水质从原来的劣V类提升至2020年以来的平均水质达Ⅲ类,全区23个黑臭水体和131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消黑。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158座公园让龙华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之城”,逐步构建起“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花景大道穿梭通行、花漾街区尽在眼前、街心花园就在家门口、环城绿道与自然共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7%,这些都生动地勾勒出龙华的“绿色蜕变”。2020年,龙华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龙华区还把发展数字能源产业作为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抓手,率先印发实施《龙华区创建数字能源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行动计划》,提出创建国内首个数字能源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主线,龙华区依托中电源动集团等重点企业搭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区域性虚拟电厂,建设光储充等电力能源基础设施,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

阳台山青、观澜水秀,三面环山、一水润城,这是镌刻龙华印记的诗和远方。

龙华文体中心。

九龙山体育公园。


从“欠账落后”到“快步小跑”

幸福之城兑现民生之约

民生幸福水平的进步,更能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

今年的6月18日,历时三年建设的龙华文体中心正式开馆。作为全区规模最大的文体综合场馆,龙华文体中心在弥补龙华文体硬件设施短板的同时,也成为龙华文体事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名片、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华每年通过民生实事架起一座与龙华人之间的“民心桥”,一年接续一年兑现与龙华人的民生之约。

以“短、平、快”方式开展民生微实事,解决了一般大型民生工程覆盖不到,而社区居民迫切希望解决的“小设施、小公园、小广场”等各类项目需求,弥补了龙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短板。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推动了一大批民生微实事落实落地,以“小切口”撬动了“大民生”。

文教卫事业全面开花。义务教育学位、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翻番。龙华高级中学本科上线率进入全市十强,区人民医院获评三甲医院,深圳书城龙华城、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等一座座现代化、智慧化的文体场馆在龙华大地上拔地而起,成了龙华建筑“新地标”。交通事业发展浓墨重彩,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地铁6号线、地铁4号线三期、有轨电车示范线建成通车,运营轨网密度翻番……

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从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龙华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快步小跑,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解决好龙华人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努力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深圳书城龙华城。


从“奋斗文化”到“精神内核”

五大精神激发奋进动力

奋斗改变命运,奋斗创造奇迹。龙华今天的变化,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

土地整备面积68公顷、涉及建筑物869栋、需拆除的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涉及中小企业数百家、群众近万人……始于2020年11月5日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整备战役,龙华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攻坚克难,跑好了龙华“十四五”第一棒,创造了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签约的“深圳纪录”和“龙华奇迹”,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闯出加速度,也向外界兑现了“只要是优质项目,龙华就有地可落、有梦可造”的庄严承诺。

敢打必胜的“大地块”精神彰显了龙华人“一支队伍一条心,一张蓝图一起拼”的坚定信念。在龙华,奋斗精神远不止于此。这里还有勠力同心的大营救精神、拓荒为家的创业人精神、拼搏追梦的打工者精神、深入一线的行军鞋精神。党建引领的奋斗文化构筑了龙华精神内核,成为龙华人最宝贵的财富。

强大精神力量,激发三百万龙华人民砥砺奋进。在龙华,这里有一大批“心中有梦、眼里有活、手上有招、脚下有力”的新时代干部;这里有从一名农民学徒工起步,一路成为全省、全国劳模的全国人大代表杨飞飞等技能人才;这里有为贫困山区百姓送去“光明”的脱贫摘帽杰出贡献眼科医生刘精锋等“闪亮龙华人”;这里有出钱出力做公益,志愿服务群众16载的“广东好人”孔祥玉等一大批志愿者……生活在这片城区的每一个人用奋斗作出了创造人生价值的最佳答案。

无奋斗,不龙华!踏上新的赶考路,“龙华号”这艘巨轮将不惧风雨,浩荡前行!

记者 徐蔚昕/文 陈建华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