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做好龙华规划发展的强大“心脏”

编辑:陶倩2020-08-26 09:2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如今,深圳北站实现了从交通枢纽到“高铁枢纽+中心区”的跨越式发展,面向全球的“国际会客厅”已经敞开大门。

2011年12月26日,深圳北站正式启用,深圳迈入“高铁时代”。(照片拍摄于2012年3月)


2011年12月30日,龙华新区挂牌成立,坐拥区位、产业、商贸、文化、生态五大优势的龙华热土翻开全新篇章,开启“两城一区”建设征程。

与此同时,市规划国土委的第八个派出机构——龙华管理局全面启动筹建工作。历经近十个月的精心筹备,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于2012年10月29日揭牌,承担起辖区规划、土地、房地产、地名管理等多项职责,成为龙华规划发展的强大“心脏”。2019年,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落实市、区机构改革工作部署,更名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职能职责有所变化,服务龙华初心不改。

从龙华新区挂牌,到龙华区作为市辖行政区正式成立,再到吹响“双区”建设的嘹亮号角,八年以来,龙华区规划建设不断提速,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如今,深圳北站正从高铁交通枢纽进化为“站城融合”的湾区超级枢纽中心,梅观创新走廊正向“世界级科技智造走廊”大步迈进,辖区商业贸易繁荣,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民生工程遍地开花。龙华区已经抹去“深圳后花园”“关外小镇”的旧印象,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城。

高标准规划引领

为龙华城市发展建设架梁立柱

一个深圳北站,2011年启用至今不足10年,“站城融合”的湾区超级枢纽中心来了;一条梅观高速,2014年实行免费后,高端业态汇集、产值超3000亿元的梅观创新产业走廊来了;一条“龙华大道”,作为串联龙华五大重点发展区域的城市形象展示“主轴线”,将成为下一条“深南大道”……龙华区城市功能和空间品质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设计。一个个定位清晰、任务明确的城市规划方案,为龙华区城市发展建设架梁立柱。

2017年1月,龙华区正式升级为行政区,顺应深圳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龙华区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年)》编制工作应运而生。2019年9月,按照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龙华区正式启动《龙华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0-2035年)》编制,对接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规划要求,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作为当前全市最大的高铁枢纽,深圳北站在深圳城市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11年12月26日,北站正式启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这个龙华中轴线上的门户地标就实现了从交通枢纽到“高铁枢纽+中心区”的跨越式发展。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北站片区,龙华区委区政府启动深圳北站枢纽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经过层层筛选、多轮淘汰,优胜方案在今年7月最终出炉,“交荟门户、枢纽双芯”方案摘得桂冠。北站片区的强势发展乐章已经奏响,一个既能保证城市更快捷运转,又能承载城市美好“慢生活”的湾区超级枢纽正蓄势待发,国际领先、面向全球的“国际会客厅”已经敞开大门。

沿着深圳中部发展轴,梅观高速穿境而过。2014年4月1日,梅观高速梅林至观澜段取消收费,这条全国首个在运营期内通过政府回购方式取消收费的高速公路面临着无先例可循的空前局面。改造后的梅观如何定位?道路两侧用地功能如何调整?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对片区山水资源、土地空间、产业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的“春风”下,“梅观创新产业走廊”横空出世。依照深圳市“加快建设梅观创新创业走廊,打造深港合作龙华示范区”的要求,2020年5月《梅观创新产业走廊空间规划研究》已经形成稳定的规划研究成果。如今,在龙华区境内,以梅观路为主动脉,富士康与华为左右布局,大量优质高新产业元素聚集,一条总长约20公里、总面积约96平方公里、产值超3000亿元的超级产业廊道已然成型,周边土地空间有效盘活,交通组织优化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多元,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稳操龙华土地大盘

高效供给保障空间发展

龙华新区成立后,城市发展建设如火如荼,合理安排土地开发利用节奏、保障建设用地供给至关重要。

2012年,根据深圳市政府工作部署,由当时的市规土委龙华管理局承担用地供应相关工作。建局不到两个月,辖区第一宗招拍挂商住用地便顺利成交。自新区成立至今,龙华区范围内成功出让经营性用地37宗,面积105公顷,实现土地收入599亿元,为龙华区高质量规划建设做足空间保障。

在产业用地方面,龙华管理局立体化、全方位挖掘存量用地空间,简化供应机制、加快供应速率,有效保障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截至目前,龙华区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产业用地共17宗,用地面积35公顷,为龙华区提供产业用房113万平方米,有效推动龙华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供应居住用地38宗,面积约95公顷,为龙华区提供约262万平方米普通商品住房,有效缓解片区住房供应压力。采用“单限双竞”“双限双竞”方式出让居住地块6宗,率先推出全市首宗“三年限售”住宅用地并公开挂牌出让,为深圳市住房制度改革提供示范案例。

自新区成立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综合运用货币补偿、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推动完成“华电地块”等一批土地整备“难啃”项目,累计完成收地面积70公顷。统筹开展“十大专项行动”,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建设用地清退总任务。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优先保障民生项目落地

建区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围绕民生实事,持续加大教育、医疗、交通、文体等公共项目用地的供应力度,推动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其中,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成为首个完成用地报建手续并开工的“市十大文化设施”,区外国语学校、华南实验学校等教育项目将有效缓解龙华学位紧张现状,区人民医院新外科大楼、区综合医院等医疗卫生项目将为居民就医提供更大便利,梅观市政改造工程、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厂等道路交通项目将为龙华打造更加畅通便捷的出行环境,……一个个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落地,助推龙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梅龙大道-大和路-民和路-泗黎路”4条道路正式更名“龙华大道”。这条龙华人自己的“门户大道”贯穿龙华区南北中轴,成为推动龙华城市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的综合“脊梁”,将持续推动龙华构建高质量发展、优质均衡、住有宜居的城市范例。

记者 杨奕/文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