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区级非遗项目·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传承人何俊刚——把麦金画种子播撒到大众心中

编辑:陶倩2019-10-30 09:10内容来源:

新闻提要

制作麦金画需小心翼翼。

何俊刚的麦金画作品。

麦金画传承人何俊刚制作麦金画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麦秆,在人们的印象中,常用于返田、堆料以及烧火。但是用其作为原材料做成画,这需要凝结民间手工艺者的智慧和心血。在龙华区第二批非遗代表性区级传承人名单里,何俊刚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带着创新改良后的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正式踏上了非遗之路。

集成“十八般手工艺”样样精通

曾经,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间手工艺者,他们走街串巷,把代代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转换成工艺品,贩卖赚取生活费用养活一家老小。何俊刚亦是一名民间手工艺者,他非一技专长,而是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身。

1981年出生的何俊刚,似乎没有想到,在学习了多种民间手工技艺后,麦金画制作技艺能把他推至舞台中央,让他成为宣传和推广的传承者。

学,是早些年何俊刚生活中的主题。上世纪90年代,何俊刚来到深圳。那时候的他,没入滚滚的务工大潮,但没有溅起一点水花。

后来他辞掉工作,拾起了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人生得以转折。

说起来,何俊刚内心那颗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种子,是在他小时候就埋下了的。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民间艺术世家的他,从小就是在外婆和母亲做手工的氛围中长大的。

这颗种子埋在了内心最深处,只待最合适的土壤孕育,便会生根发芽。

从踏上学习民间手工技艺之路后,何俊刚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奔赴全国各地遍寻民间手工艺者拜师学艺。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而对手工技艺的执着以及一点就通的悟性,也让大部分的手工技艺传承者愿意向何俊刚敞开大门,把自家的技艺倾囊相授。

剪纸、布艺、贴画、麦金画、丝网花、堆绣……民间手工技艺,何俊刚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创新麦金画融入了深圳特色

民间的手工技艺,其实是共融共生的。正因为吸收了众家所长,何俊刚才有可能在麦金画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改良,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

随着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的广泛推广和宣传,何俊刚忙碌起来了。忙,并不全是为了创作作品,更多的是为了把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出去、传承开来。

“麦金画虽然是麦秆画技艺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分支,但是其技法和风格特色与麦秆画截然不同。反而是剪纸和贴画与之比较贴近。”深圳麦金画的制作技艺仅材料处理,就有十多道工序,在传统的技法积淀下,何俊刚还创新了多种技法,目前整个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的技法多达十几种。“技法的体现,需要根据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定,同样主题的作品,用线条的技法和用聚点的技法来表现,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何俊刚继承了老师传授的传统技法,但却不局限于传统技法的运用,而是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思维,这也是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能够吸引人眼球,成为非遗项目的一大重要特点。

所谓传承,不仅是原样继承,更是创新改良。麦金画的创作非一日而就之事,能被挖掘和发扬,重点在“新”和“心”。创作者要有创新创意,还要有细心和耐心。由于创作一幅作品工序繁复,十分耗精力和费眼力,何俊刚曾试过一年也只创作出一幅作品。

大爱广撒种子静待生根发芽

别看何俊刚年龄不大,但对传承技艺这件事上,他的内心也十分焦急。虽然妻子也是一个手工艺者,但她只会其中的几道深圳麦金画制作工序,无法完整传承整套制作技艺。人才从何而来,何俊刚不是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于传承,何俊刚也有自己的理解。当初四处拜师学艺,能得到众多老师毫无保留地传授,这就是对传统手工技艺最好的传承。而现在,何俊刚也抱有同样心态。无关父子血缘,无关家族宗亲,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只要有兴趣,有一定的美工、手工基础,大可来学、来传,把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何俊刚说,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在深圳乃至全国,只此一家。“上海的老师也还有徒弟,但传承的仍旧是传统的麦金画制作技艺。深圳麦金画的制作技艺,只有我一人在推广宣传。”

近年来,随着龙华区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何俊刚把这门技艺申请为区级非遗项目,并积极推动深圳麦金画进社区、进校园,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接触、了解的机会。

不管是进社区,还是进校园,培训的时间相当短暂,难以让人领会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的全部精髓。为此,何俊刚开发设计了两个小时深圳麦金画制作课程,从最简单的图案入手,让市民体验深圳麦金画制作技艺的每道工序。不管是四五岁的幼童,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课堂上,都能快速完成一幅深圳麦金画作品。

传承,有狭义的形式,也有广义的做法。“现在开始播撒种子,总有一天,总有一些人会对这种技艺感兴趣。那时这颗被埋下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就完成了传承使命。”这是何俊刚的传承之路,同样也会是下一个或者是许多个“何俊刚”将要踏上的传承之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