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梁盈豪2025-01-16 09:22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1月15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来自各行各业的省人大代表登上通道,分享履职故事,为发展建言。
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16日讯(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李舒瑜 严俊伟/文 何龙/图)1月15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来自各行各业的省人大代表登上通道,分享履职故事,为发展建言。其中,多位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关键词——科技创新。他们以“十年磨一剑”精神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走出自立自强之路。
省人大代表、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之涵点赞了广东良好的产业生态:“省内已布局培育上游材料设备、中游设计制造、下游封测应用的产业链集群,在日趋完善的产业基础下,我们更加有信心在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新突破。”
结合产业一线实际,汪之涵带来了三个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半导体制造业的金融支持,通过多种金融手段,对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尤其是民营半导体制造企业给予支持。二是发挥下游应用的带动作用,针对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未来产业进行相关芯片技术的前瞻布局。三是发挥大湾区优势聚集人才,鼓励企业在港澳以及横琴、河套等区域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实现国际创新能力与本土制造产业的紧密结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地下700米探索宇宙的奥秘,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备受关注。
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在“代表通道”上介绍,这一“国之重器”选址广东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广东科技创新氛围浓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合作基础坚实,硕果累累。三是江门区位优势突出,周边建有阳江核电站和台山核电站,为实验提供了最佳的科学条件。
李小男说,大科学装置是科研设施,也是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有效载体。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将与江门市积极谋划打好“大科学装置牌”,以实验站为依托打造集科研、科普、研学、商务、旅游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普基地。
如何将一颗纽扣般大小的电池做到世界领先?省人大代表、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勇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技术研发中,全力攻克行业痛点,最终研发出微电独特的三点式结构专利技术,成功打入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的供应链。
创业过程中,陈志勇深切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他说,企业专门赴国内外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招贤纳士,建立了一支优秀研发团队,改良了电池正极材料,引入了高精度自动化配料系统和智能监控设备,大大增强了电池续航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