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在地影像“突围” 助力本土文化传承

编辑:梁盈豪2024-12-17 11:09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导演们深入上围艺术村,了解龙华本土文化建设。

龙华新闻讯(记者 袁春燕 文/图)日前,为期一周的首届24格“突围”——在地影像艺术周在龙华区上围艺术村圆满落幕。该活动由龙华区委宣传部主办,“24格突围在地影像艺术节”组委会承办。

据悉,24格“突围”——在地影像艺术周是推广在地影像文化,促进艺术与乡村深度融合而发起的影展,通过征集展示国内青年优秀在地影像导演作品,搭建在地影像艺术交流平台,激发在地创作灵感,推动在地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传统文化振兴。

“此次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征集了189部影片,吸引全国各地的导演参与,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仅16岁。同时也有不少高校学生参与。”组委会负责人、导演王兆宇介绍,期间共举办24格影像计划中的顾桃大师工作坊、影片展映、影像论坛、在地旅行创作等活动32场。

展映环节,不仅展示部分入围影片,还播映《回南天》《人海同游》《樟坑径76号》《路过未来》等多部优秀南方系本土影片,开展映后导演到场交流活动;论坛环节,邀请丁澄、甘小二、顾桃、陈柏麒、鬼叔中、飞了等导演、制片人、策展人聚焦在地影像创作和传播等热点进行深入探讨。“我们通过多形式的活动内容,广泛挖掘和展示在地影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热烈的反响。”王兆宇说。

“这个活动办得太好了,期待明年还能继续办。”广东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甘小二参与活动后如是说。王兆宇介绍,活动期间,不少导演深入上围艺术村,了解本土文化建设与实践方面的成果。此外,也有导演受到启发,萌生返乡开展在地创作及举办在地影像交流互动活动的想法。

在地文化要“突围”更要传承

作为首届24格“突围”——在地影像艺术周的策划推广者,王兆宇积极推动艺术周落地有自己的考量。“虽然我踏入纪录片领域已有5年,但仍感觉是新手导演。”王兆宇认为,新手导演面对的最大困扰是很难凭借自身努力突围和进步,“一定要多交流、多学习,才能认识到自身创作上的不足,方有进步。”王兆宇希望影像艺术周能营造公平、平等、互助的氛围,给新手导演更多展示交流创作的机会,更好地在影像世界里成长并创作出优秀作品。

此次成功举办该活动,效果超出王兆宇预期,“参与活动的不少导演都有数十年影像拍摄经验,但依然保持每年出新的频率,对我而言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鼓励。”据了解,今年是王兆宇在上围艺术村生活的第8年,其立足樟坑径上围艺术村,坚持以影像方式抢救挖掘记录、保留这片土地所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以及延续即将消失的一种本土文化传承。“突围的概念,是盼着上围文化艺术上突破现状、变得更好,也寓意自己能够以影像创作的艺术手段,实现在地创作的概念,通过影像创作让龙华樟坑径古村的文脉传承下去,发扬下去。”王兆宇称。

93岁的英国侨领刘承浩是此次活动的特殊嘉宾,他是《樟坑径45号》纪录片主角陈安仁的亲属。对于王兆宇积极拍摄樟坑径系列影像的行动,刘承浩十分认可,“拍纪录片特别好,能够记录家乡的故事。”他表示,“当年陈安仁等人的种种努力,亦是一种‘突围’。这次活动是一次呼应,概念特别好。”在所有嘉宾观众的共同见证下,《樟坑径45号》纪录片开机仪式也同步举行。

王兆宇表示,作为龙华成长起来的文化工作者,他将坚持努力创作,期待以更多更好的作品诠释和传承龙华的奋斗精神。未来也将竭尽所能继续打响24格“突围”影像艺术周的活动品牌,吸引更多的青年导演来到深圳、走进龙华,用影像传播龙华奋斗者的“突围”精神。



[编辑:梁盈豪]
鎵竴鎵湪鎵嬫満鎵撳紑褰撳墠椤�

相关新闻

鍙嬫儏閾炬帴LINKS

榫欏崕鏀垮簻鍦ㄧ嚎|瑙傛箹鏀垮姟缃� |姘戞不鏀垮姟缃�|榫欏崕鏀垮姟缃�|澶ф氮鏀垮姟缃�|绂忓煄鏀垮姟缃�|瑙傛緶鏀垮姟缃�

娣卞湷鏂伴椈缃�|娣卞湷鏀垮簻鍦ㄧ嚎|绂忕敯缃�|缃楁箹缃�|鍗楀北缃�|鐩愮敯缃�|瀹濆畨缃�|榫欏矖缃�|鍏夋槑缃�|鍧北缃�|瀹濆畨鍥介槻缃�

浜烘皯缃�|鏂板崕缃�|涓柊缃�|涓崕缃�|涓滄柟缃�|鍗楁柟缃�|鍖楁柟缃�|鏂版氮缃�|鑵捐缃�|鎼滅嫄缃�|缃戞槗

绮CP澶�16092393鍙�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