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梦想为帆再启航,续写新征程妇儿事业新荣光

编辑:梁盈豪2024-12-11 10:21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龙华区开创妇儿事业发展新格局,擘画群芳辉映、“童”逐未来生活新图景。

一座城市对待妇女儿童的态度,代表城市的生机与未来。

在拥有300万人口的龙华热土上,一幅群芳辉映、“童”逐未来的生活新图景徐徐打开:在这里,健康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全方位赋能女性建功圆梦;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权益保障法治体系逐步健全,“她”智慧、“她”力量竞相迸发。龙华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与都市核心定位相匹配的高分答卷。

增进民生福祉

托举妇儿稳稳的幸福

从呱呱坠地到步入学堂,健康和教育贯穿成长的每个阶段,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

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相继“晋级”三甲,区妇幼保健院跻身三级妇幼保健院行列;“两癌”筛查、“孕优”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HPV疫苗接种等医疗普惠服务覆盖妇女儿童近百万人次……近年来,龙华区不断完善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让他们在健康路上越来越有“医靠”。

今年,龙华妇幼成功获评深圳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成为全市唯一以孕产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两个项目入围的医院。获评的背后,是努力探索特色专科建设路径,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加持助力。

“放宽心,有希望。”龙华妇幼小儿外科俞钢教授的一句话,重燃小尹夫妇希望之火。怀孕近6个月,查出胎儿肺部长了8cm巨瘤,四处就医均回复“建议引产”。在多方打听得知俞钢的医学履历后,小尹夫妇怀揣对“翻盘”的期盼,从1000公里之外奔赴深圳,最终在龙华收获新生儿健康诞生的喜悦。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龙华稳稳托举起妇女儿童的“健康梦”。

不久前,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正式启用,意味着越来越多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供给和医学领域人才将涌进龙华,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教育是民生大计,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城市未来。自成立行政区以来,龙华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累计成立教育集团16个,新改扩建公办学校92所、幼儿园115所,建成全区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特殊学校,新增各类学位超8.2万个,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从硬件上不断补齐教育短板。

教育服务创新也从未止步,龙华在全省率先构建了涵盖学业质量监测、体质健康监测、美育监测、深度监测、专项监测和增值评价等在内的“六位一体”教育测评体系,成效显著,获评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支撑教育服务和教育改革的,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力量。龙华区成立全国首个教育系统博士精英团,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突破,获评市级教育评价改革示范校3所,实现教育集团翻一番,推动龙华教育资源、教学质量优质均衡发展。

逐梦追光

激发“她智慧”凝聚“她”力量

女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征程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出彩平台。

“是妇联培养了我,让我获得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如今学有所成,我愿意去分享、传播,让更多人获益。”顺利在“蒲公英计划”结业的宋殷莹,从怕“丢脸”到勇敢跨出直播第一步再到如今驾轻就熟,成了一名签约主播。最近她受社区邀请,准备给居民讲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递出去。

今年,民治街道、龙华街道先后推出“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项目,通过5期培训计划惠及500多名女性学员,其中不乏像宋殷莹一样的学员,结业后选择在直播电商领域深耕,实现灵活就业和创新创业梦想。

其中,龙华区女企业家协会正是该项目的主办方之一。自去年召开全区首次以女企业家为主体的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来,协会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投身龙华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换届后,协会面貌焕然一新,会员数发展至126人,会员企业增长至99家,涉及电子智造、生产性服务、消费服务、商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年产值超过135亿元,成为经济主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她力量”。与此同时,协会还积极参与辖区妇女儿童事业,成立了全区首个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女企业家政协委员的身份,为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建言献策,彰显“她担当”,绽放“她”光芒。

此外,女科技工作者也是龙华区一直关注发展的群体。龙华区妇联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指导成立了全市首个区级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为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疗、基建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女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贴心“娘家”。

妇儿友好

让城市更有温度

妇女儿童友好环境的营造,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

先行先试,勇于破题解题,是龙华特有的品质和特性。作为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中村,大浪街道水围新村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妇联的共同助力下,从一个不起眼的城中村,摇身一变成为儿童友好家园,通过“引领、安全、参与、自然、服务”等五大理念,实现从“成人视角”向“一米高度”转变,为全国城中村适儿化改造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龙华样本”。

近年来,龙华区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之路上步履不停,颁布涵盖57项行动项目库的建设儿童友好城区行动计划,打造1个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中村,3个省级儿童友好城市示范点,建立各类儿童友好基地76个。“目前,区妇联紧抓全区城中村进行新一轮品质提升契机,将以水围样板为基础,探索打造儿童友好城中村集群,推动老旧城中村换新蝶变,满足更多城中村儿童的期待。”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样需要充盈的精神文明相适应。去年年底开馆的深圳图书馆(北馆),很快将迎来一周岁“生日”。这座高颜值、科技感满满的图书馆与紧邻的深圳美术馆(新馆)、龙华图书馆、龙华文体中心、简上体育综合体、龙华青少年宫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成为假日父母“遛娃”的最佳场所。聚焦妇女儿童多元化文体服务需求,龙华区推出了系列体育公开赛、体育公益培训、女子时尚微马、诗词大会、童阅巴士等系列文体惠民活动超过5800场,点亮妇女儿童日常生活的多彩之光。

未来龙华还将迎来深圳市文化馆新馆、“鹭湖四馆”以及区妇儿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场馆,文体活动愈加丰富多彩,妇女儿童的幸福感、获得感得以在家门口“翻倍升级”。

守护权益

撑起爱的“保护伞”

法治始终是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幸福健康的强有力护盾。

在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张娜的手中,受理过不少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案件。其中一男子被同居女友刺成重伤的案件,让她记忆深刻。

喊冤的是施暴者,看似施暴的却是受害者?在研究梳理案件时,张娜发现,女方在遭受家暴时为制止不法侵害造成男方重伤,属于正当防卫,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为走好保护妇女权益的最初一公里,最高检和全国妇联长期以来付出种种艰辛和努力。而能不能走好最后一公里,就在基层,就看我们。”张娜始终坚信,站在正义这边,用法律为处于弱势的妇女“撑腰”!她也受邀在最高检、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第四十四次检察开放日上,分享了此案件。

不仅是为妇女“撑腰”,在龙华,也撑起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守护伞”。在全市率先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入职查询和强制报告两项制度的基础上,龙华区创新设立了“同心圆”亲子探望室,实现未保工作站街道全覆盖、儿童受家暴侵害处置率达100%,成功获评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另一端,是深入细微的关爱。在区妇联的倡议下,今年区妇儿帮扶与发展基金正式启动,聚焦帮扶与发展两大方向,明确了临时庇护、关爱帮扶、喘息服务、心理服务、环境改造、家庭教育、就业支持、人才培育等八个服务内容。基金以“三八”妇女节、中华慈善日、“双十一”等节点广泛开展募捐活动,累计募集爱心资金超过173万元,已经为90户困境妇女儿童提供关爱帮扶、环境改造、心理服务等支持,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进一步带动了更多向上向善的社会力量。

龙华新闻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王建荣 邓瑶瑶 文/图


[编辑:梁盈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