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梁盈豪2024-11-29 09:26内容来源:
共青团深圳市龙华区委多举措打造社区青年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北站社区屋顶共享花园“青年议事会”。
基层青年身处治理体系的一环,是社会治理的有生力量。在凝聚、服务青年的过程中,共青团深圳市龙华区委注重将服务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畅通青年议事机制,搭建“一社三会”“书记茶话会”“小小儿童议事会”等平台,打造社区青年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公治”模式下的青春力量
在民治街道北站社区,一场关于屋顶共享花园建设的“青年议事会”热烈进行。30余名社区青年就“屋顶共享花园”项目建设展开了头脑风暴,共同挖掘城区品质提升与环境治理背后的“美学密码”。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屋顶共享花园终于建成并对外开放,青年们最初的设计构想也变为现实。
在龙华微棠新青年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以‘茶’会话,共建共享”书记茶话会火热开展。你一言、我一语,社区青年代表各抒己见,针对社区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微棠新青年社区是全区最大的青年聚集地,居住着6000多名平均年龄25.2岁的青年人。在团龙华区委的指导下,微棠新青年社区立足青年实际需求,成立了团组织,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搭建新平台。
屋顶共享花园的成功落地和微棠新青年社区的“公治”模式,是龙华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缩影,也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与大胆实践。
近年来,龙华区高标准打造“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志愿服务格局,围绕民生安全、关爱帮扶、生态环境等领域,广泛动员青年投身基层治理实践,以改善民生“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团组织力量,团龙华区委以推广“青春堡垒行动”为契机,积极拓宽团干部来源渠道,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不拘一格选拔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有事业心的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团工作队伍,罗彩艳便是其中一员。
罗彩艳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罗姐”,她大学毕业后扎根在圣莫丽斯小区,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过硬的能力素质被推选为小区团支部书记。身份转变后,她坚持用真心真意换群众满意,努力当好基层治理“绣花针”。
罗彩艳积极联动各种资源,推动建设露天剧场、放映厅、乒乓球室等群众服务实体场地,为小区青少年提供活动演出、交流学习、赋能提升、兴趣培养等青聚空间。在罗彩艳的带领下,圣莫丽斯小区团支部聚焦构建共青团参与社区治理人员、阵地、活动、资源“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成立了一支“党员+团干+团员”的青年突击队。
创新打造“青年夜校3.0”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格,也是共青团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空间、主场景。”团龙华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在哪里,团的服务就做到哪里,聚焦建设“最懂年轻人”的活力社区,龙华区团组织以情缘、趣缘、业缘、地缘为纽带,积极联动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微棠新青年社区等阵地资源,实现街道社区“青年之家”阵地全覆盖,创新打造“青年夜校3.0”工作模式,将服务触角向青年聚集地有效延伸。
“这里有稳定的Wi-Fi和安静干净的办公环境,门口还设置了残疾创业者卡位,方便轮椅进出,我为北站社区‘青年之家’点赞。”身残志坚的创业青年聂先生表示,自从发现了青年之家这块“宝地”,自己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这里聚集了包括港澳青年在内的许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青年交流活动。”80后香港青年郑先生表示,他在深圳北站社区创业已有两年多,公司入驻了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有志同道合的人,在龙华奋斗并不孤单。
在龙华区青少年宫音乐室,社区青年小苏跟着钢琴旋律,时而轻声哼唱,时而调整气息。小苏是一名公司职员。今年7月,她看到“龙华青年”公众号发布的青年夜校声乐基础课程,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如今,青年夜校已经成为她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解压阀”。
龙华新闻记者 王雪敏 通讯员 秦志清 彭思梦/文 记者 蔡维泽/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