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孙梦婷2024-08-19 09:22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在深圳龙华,4000多名医师奋战一线,守护龙华百姓健康。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在深圳龙华,4000多名医师奋战在医院、社康和公卫机构一线,肩负“健康龙华”建设的重任,担负守护群众健康的责任。
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如果说,光阴对别人而言,是学历的提升、阅历的丰厚,甚至财智的广进。于医生而言,却是与无数个陌生人健康与生命的联结,是院前急救的争分夺秒,是手术台上的生命竞速,是危难时刻的冲锋陷阵,是家医签约的公平可及,是岁月静好的默默坚守,是健康宣教的春风化雨。是他们,以患者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他们,心心一艺、心心一职,业贵专精、技贵专业,不断攀登医学的高峰;是他们,瞄准医学前沿,加强学科建设,提升诊疗技术,锻造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是他们,秉大医精诚、承仁心仁术,用爱心传递温暖,用真心点燃希望,用诚心烛照光明。
龙华区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观乐:
“医生最大的医德,是要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
从医时长: 33年
从医感受: “谦虚谨慎、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敬畏生命、勇于奉献”
呼吸这门学问,深邃繁杂又举足轻重,无数看似无关的疾病,最终都与呼吸牵连。“让生命自由呼吸。”抱着这个信念,33年前,龙华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观乐推开呼吸专业的大门,从此一路朝前。
2013年,沈观乐来到龙华区人民医院综合内科。“内科是医院的基础,没有内科打基础,外科不可能发展得好。”他下决心要把呼吸内科做强。此后不到一年呼吸专业由综合内科发展为独立呼吸内科,随后两届获评区级重点学科,2021年通过国家级评审挂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标志专科能力按照国家级规范建设,为学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特别是在2022年底,呼吸专科在处理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得到有力验证,是一支能托以重任的医疗团队。
支气管镜是呼吸专业领域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开刀、痛苦小,能快速诊断疾病。这是沈观乐的主攻领域,他带领科室建立规范、现代的支气管内镜中心,开展前沿性支气管镜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如冷冻、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结合光动力、氩氦刀、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等技术手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填补龙华在此项治疗方面的多项空白。
声誉日隆,重症患者慕名而来。肺癌患者易先生病情复发,气道狭窄,平躺都喘不过气。一次急诊入院,他的支气管完全被肿瘤堵塞,随时窒息,要紧急采取措施挽救生命,但风险大。危急关头!沈观乐果断实行支气管覆膜支架植入术,一次性精准将支架置入左总支气管,患者立即恢复呼吸畅通,全程不到30分钟。“没想到在龙华区的医院顺利完成手术!”事后,患者透露:在省内找过好几个呼吸科名医,(他们)都不敢做。
手术、放疗、化疗,传统意义上的抗癌“三驾马车”。沈观乐另辟蹊径,创新运用多种新医疗技术,让癌症患者免于手术和放化疗的痛苦,在深圳率先开展氩氦刀治疗早期肺癌,率先使用光动力治疗食道癌,用靶向+免疫治疗代替化疗、放疗;同时用传统中医理念进行调养,疗效好、创伤小且患者负担减轻,生活质量更好。
慢阻肺病人长期饱受胸闷气短之苦。沈观乐主导创新引入开展热蒸汽消融治疗术,“蒸汽”10分钟,就能为部分患者带来新希望。
沈观乐认为,“医生就是要用技术说话!一名医生的医德就是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帮病人解决最迫切的问题。”谦虚谨慎、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敬畏生命、勇于奉献,是他从医33来始终坚定的信念。
龙华区中心医院
鹭湖社康中心全科医生刘卫萍:
五星级家庭医生,居民身边的医生朋友
从医时长: 27年
从医感受: “做家医,用心和踏实,缺一不可”
“您爱人现在怎么样了?住院了吗?”4月,在鹭湖社康中心全科诊室,马先生正准备带看诊结束的女儿离开,突然听到全科医生刘卫萍关心的问询,讶然:医生怎么知道我爱人的情况?原来在此前两日,马先生爱人蒲女士因“发热、乏力2天”找到刘卫萍医生复诊,复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指标仍超高,刘卫萍不放心,叮嘱:服了药,这项指标仍超高,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蒲女士听从医嘱,经检查发现是肺炎,入院治疗。一句问询,二人感动的是:看诊从未当面告知过家庭成员信息,没想到刘医生却能精准发问,真切感受到“医生朋友”的温暖!
近年,龙华区探索开展社区健康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转社区网格为健康医格,“丰富”家庭医生团队,基本实现社区健康服务分片分类分级管理。而刘卫萍,是社区健康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最坚定的执行者、有力推动者之一。
在鹭湖社区,刘卫萍担任团队长的家医团队签约1956位居民,是这1956名居民的“医生朋友”。从2018年起与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7年时间,刘卫萍一直充满热情,她认为:优秀的家庭医生应有温暖的人文关怀、比较好的医疗技术、很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帮助和指导居民更好地利用周边的健康资源。
为方便工作,她把家搬到所负责的网格小区,和签约家庭做起邻居。
一来二往,刘卫萍有了大批“铁杆粉丝”,还被评为深圳市首批20名2024年深圳市五星级家庭医生之一。
在她看来,做好家医的关键秘诀,是围绕“人”展开,“要为签约家庭带来连续性、便捷性的健康服务,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建立起信任感,我们才能会成为居民的健康顾问,进而发展成如亲似友的关系。”如今,刘卫萍的手机里有2个微信群,她与签约居民的联系已不囿于工作要求的随访频次,而是随时随地承担起居民健康“贴心人”的角色。
2023年度龙华区社康服务绩效考核获全市第一。有“刘卫萍”们,龙华区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过程中,才能改变过往“签而不约”“签而难约”的窘境,让龙华人真切地拥有了“医”靠。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刘娟:
患儿家长心中“最有耐心的医生”
从医时长: 20年
从医感受: “病人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儿科,又被称为“哑科”。这是因为,许多前来就诊的孩子尚不会说话,还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因年龄较小,无法清楚描述症状。这就意味着,儿科医生在鉴别、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会面临更多考验。相对其他医学专业,儿科任务重、操心多、投诉多,对大多数医学生而言并不是理想的选择,但总有人会迎难而上,走一条难走的路。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刘娟就是其中之一。一身过硬的本领、一双敏锐的眼睛、一对学会倾听的耳朵、一张准确表达的嘴巴,是她成为优秀儿科医生的法宝。
从医20年,她愈发坚定:“给孩子看病,不是一次的诊断明确、解决病症就结束了。我更着重考虑孩子的后续情况,去做专业的健康评估、风险处理,努力给家长做多一些健康科普,真诚陪伴,与家长一起‘静待花开’(孩子康复)。”
但“静待花开”,往往需要更多的信任和耐心。也正是因为信任和耐心,让刘娟赢得了很多患儿家长的肯定。
“刘娟医生,是我见过最有耐心的医生!”患儿家长杜女士向记者“狠赞”一波刘娟。怎么回事?杜女士讲述,她的孩子体弱,自打出生后就容易生病,后医院又诊断患上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治疗、反复发作,两年往医院跑了上百次也不见好转,家长异常焦虑和低落。后经介绍找到刘娟医生,她快速看完厚厚的一沓病历,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准判断,认为小孩是患有哮喘的可能,指出“孩子的治疗要做减法”,不忘对家长做详细的讲解和心理辅导疏解。随后治疗中,精准用药、减少用药,小孩病情明显缓解,“现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进医院了!”这让杜女士欣慰得热泪盈眶,“刘医生紧密跟踪着小孩的病情,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被重视的感觉!”
“160预约挂号平台”上,刘娟有很多五星高赞就诊评价。“刘医生总能给到我安心,再忙也不急躁,有问必答,也不乱开药”“第一次见到这么耐心的医生”“简直是宝妈的福星”……字里行间令人动容。
儿科医生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医术,还应用耐心、爱心给予患儿及家属希望,照亮整个家庭的前路。刘娟的笑容很温暖:“病人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张春燕/文 记者 陈建华/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