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吴永福:当好“笔杆子” 敬业乐奉献

编辑:陶倩2021-08-13 09:28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老党员档案吴永福,1936年4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出生,1952年6月参加工作,1959年11月入党。曾任小学教师、钳工、国企党委秘书。1996年退休后,曾参与编撰《深圳市志》。

从小学班主任到钳工,从企业“笔杆子”到参与编撰《深圳市志》,吴永福在每个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充满激情。入党的时候,吴永福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专职党务工作者,而且一干就是37年。但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已经把自己对党的忠诚深深铸入灵魂。提起过往,他目光沉静、真诚动情地说道:“我从事党务工作37年,深知我们党一路走来非常不易。作为一名党员,我要自始至终对党忠诚、热爱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积极奉献。”

努力求学从钳工到企业“笔杆子”

1952年,吴永福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当时,全国刚开始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老百姓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的学生除了村里的孩子,还有村民,这进一步激发和坚定了他继续求学的信念。

1954年,吴永福到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家技工学校学习钳工。两年后,他被分配至一家国防企业当钳工。年轻的吴永福发挥着“螺丝钉精神”,爱岗敬业,不断钻研,成为业务能手,每年都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当时,他还参与了我国第一台水陆两用坦克的制造、装配,以及德国引进的道依茨风冷发动机的生产、装配和台架试验。

1959年是吴永福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一直希望胸前也能挂着党徽的他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的工作也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因为爱好文学,他把厂里的22名同事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文学创作组,办起了文艺周刊,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向报社投稿,“一开始向省报副刊投稿,接着编辑向我们约稿,再后来报社干脆把副刊版面交由我们来做,做了很多期。”

钳工吴永福创作的文学作品频现报端的消息不胫而走,工厂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这一年,他从车间调至企业党委办公室,从一名工人转变为企业党办的“笔杆子”。

到企业党委办公室工作,吴永福又一次展现出他的坚毅的品性。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虚心向同事讨教,把新的工作岗位当成自己加强党性、增强才干的“机会”,并逐渐做出了一番成绩:系统总结了工厂“工业学大庆”的成功经验,并在全省兵器工业推广;参加兵器工业部组织的行业史志编撰工作;1984年、1985年,到兵器工业部参加《兵器工业重要文件汇编》编撰工作……

记录时代参与编撰《深圳市志》

1985年,一直向往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吴永福“南下”,担任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深圳分公司党办主任。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热火朝天,如何将党建与企业经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创建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铸就企业之魂,是吴永福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吴永福摸着石头过河,按照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部署,在北方工业深圳公司牵头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交流研讨。他所写的党建论文《大环境、小环境》,入编深圳市企业文化与党建刊物。

1996年,吴永福退休,但他并没有闲下来。1998年,深圳市启动《深圳市志》编撰工作,由深圳市史志办提出框架,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有关编撰任务。吴永福因为曾参加过兵器工业部行业史志编撰,有编撰经验,又对行业情况有所了解,被市经济协作办聘请参加编撰《经济协作志》分卷,负责“内联企业在深圳发挥的作用和内联企业中党的建设”主题。

为了讲好深圳“春天的故事”,全面真实呈现深圳历史,吴永福不辞辛劳,多方采访搜集资料。那段时间,他全身心投入编撰工作,在宾馆一住就是好几个月。经过多次修改,《经济协作志》的编撰工作于2005年完成。

后来,市史志办又邀请吴永福参加核读《蛇口卷》《华侨城志》两卷初稿,至2010年交稿。“参与撰写市志,让我看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细节,感到很自豪。”

发挥余热成为社区“大忙人”

“做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事,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以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拥有的一切……”这是吴永福书写并挂在自己书房的一幅书法作品,也是他用来勉励自己的一句话。

退休后,吴永福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成了社区里的“大忙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组织生活、义务劳动或社区议事会;关心下一代成长,教孩子们写书法、画画;参加社区老年协会组织的唱歌演出……他说:“关心下一代,发挥余热献爱心,是作为一名老党员应尽的义务。”

回顾自己80多年的人生历程,吴永福感慨万千。从陕西农村走出来的一名农村娃,成为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再到如今在深圳安享晚年,他觉得此生无憾、无比幸福。“这得感恩于党对我的培养教育,感恩伟大的祖国。”作为一名已有62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来他始终把“对党忠诚、热爱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思想上行动上永远跟党走。“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领导中国走向富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成就。”

记者 吴雪平/文 蔡维泽/图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