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警示低头族!广州启用“地上红绿灯”

编辑:贺昕2020-09-10 08:55内容来源:南方网

新闻提要

9月8日晚,随着夜幕降临,广州天河北路与体育东路交界路口的行人斑马线上,地上亮起了红绿灯,两排闪烁的黄色小地灯标示出斑马线的边缘。位于斑马线起点的地埋式人行横道信号灯,与立式信号灯颜色同步,可通行时为绿色,不可通行时变换为红色,通过颜色变换和闪烁,提醒过街行人尤其是“低头族”过街的通行时间和通行区域。

南方网2020年9月10日讯  9月8日晚,随着夜幕降临,广州天河北路与体育东路交界路口的行人斑马线上,地上亮起了红绿灯,两排闪烁的黄色小地灯标示出斑马线的边缘。自9月6日起,位于天河体育中心附近的3组“智慧斑马线”灯带正式启用。

亮灯时间随日落时间而变化

“智慧斑马线”由地埋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和太阳能道钉组成。记者了解到,随着日落时间的不同,斑马线亮起的时间也随之提前或推迟。在9月8日当天,整体灯带于18时40分亮起。

位于斑马线起点的地埋式人行横道信号灯,与立式信号灯颜色同步,可通行时为绿色,不可通行时变换为红色,通过颜色变换和闪烁,提醒过街行人尤其是“低头族”过街的通行时间和通行区域。

位于斑马线两侧的黄色地灯为太阳能道钉,使用GPS技术进行同步闪烁控制,可视距离大于500米,能够清晰提醒机动车驾驶员礼让斑马线、减速慢行,减少车辆与行人的过街冲突,提高路口交通安全性。这也是广州全市首个运用太阳能道钉的智慧斑马线项目。

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帆告诉记者,经过两晚的正式运行,结合8月初地埋式人行横道的试运行数据,“智慧斑马线”对夜晚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及过往车辆起到了明显的双向警示作用,因低头看手机而闯红灯、不按规定等候等违法交通行为较实施前明显减少。

也有市民担心地上红绿灯的使用寿命,这点在设计时已被纳入考虑。太阳能道钉和地埋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均考虑了耐久性设计。太阳能道钉的抗压强度为40吨以上,地埋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则是经过高强度抗压、抗震设计,能够完全承受日常的车辆和行人碾压、踩踏。灯带的结构还专门设计了便于日常维护的限位挡板,需要维护时可以方便取出,维护简单。

广州已完成11个交通拥堵点治理

智慧斑马线为何选点广州天河北路与体育东路交界路口?杨帆解释,“智慧斑马线”项目是天河北路交叉口非机动车专用通道提升项目的其中一项试点内容。

“这个路口人流车流密集,高峰时段每小时机动车通行量可达3000,非机动车300,人流量1500。尤其现在非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项目也是为了改善天河北路交叉口的过街交通秩序,实现快慢交通分离、安全和有序,减少人车冲突引发的拥堵。”杨帆说道。

除了“智慧型斑马线”项目,该路口还针对非机动车道进行改造,经过改造,非机动车具有自己独立的车道与专属的过街指示灯,在过马路时也无需和行人抢道,实现人和车的分离。

交通拥堵点治理是今年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的重点工作之一。

交通拥堵点治理是通过微改造缓解交通压力,主要适用于交通设施设置不当、交通组织不合理、交通管理不完善、交通秩序混乱等容易诱发常态化交通拥堵的路段节点,利用现有市政道路用地,通过交通设施微改造、交通组织优化调整等措施,以较少的投资、较快的实施速度,挖掘道路通行潜力,改善交通秩序,缓解拥堵状况。

杨帆介绍,今年广州市本级计划完成15个以上拥堵点治理的工作任务,目前已完成11个点位。

记者了解到,其中如东风中路西行—连新路路口过街设施完善后,右转车道排队空间增大,减少了对东风中路主线的干扰,右转车辆平均延误总体下降;如荔湾湖西门公交站交通组织优化项目,设置主辅之间公交车辆专用出口后,右转公交车辆可在此处提前汇入最右侧辅道,降低了中山八路立交处右转公交车辆与直行车辆的交织和冲突,右转中山八路公交车辆通过量明显增加。

[编辑:贺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