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临期食品打折出售戳中年轻人消费心理 “剩菜盲盒”经济环保火出圈

编辑:梁盈豪2025-03-13 10:48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新闻提要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实习生 李惠娴) 21时30分,“00后”上班族刘诗惠来到家附近的茶饮门店,熟练地领取下午在平台上预订的面包盲盒。“我一般会选择11.9元的盲盒套餐,里面会有2个或3个面包,价格基本是正价面包的三分之一。”她向深晚记者表示,对于每日上班时间早、通勤时间长的她来说,从“剩菜盲盒”平台购买便捷又实惠的面包盲盒,成为了解决上班早餐的不二之选。

“剩菜盲盒”并不是指吃剩下的饭菜,而是特指余量食物。比如临期食品,包装有破损、品相不完美的食品等,商家把这些余量食物包装成“盲盒”,打折出售,既能为自己“去库存、降成本”,又能给予消费者实惠,过程中还减少了食物浪费、践行了环保理念。在深圳,和刘诗惠一样,许多年轻人都是“剩菜盲盒”的忠实粉丝。

“剩菜盲盒”平台上,“卓星记·早夜茶·炖汤”盲盒餐品的消费者反馈。受访者供图

某茶饮门店打包好的“剩菜盲盒”。 实习生 李惠娴 摄

都市年轻人的省钱生活美学

“剩菜盲盒”起源于丹麦,用户可以通过App用正价的三到五折购买到餐厅当日未售完的食物,食物会被随机包装成“惊喜盲盒”。但真正让“剩菜盲盒”在社交网络上火爆起来的,却是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高档酒店自助餐打包“剩菜盲盒”的“捡漏”心得,往往花费50元至70元就可以打包到辣椒螃蟹、咖喱牛肉、香菇海参等高端食材制作的食物。

这场“剩菜盲盒”的绿色革命不仅在国外引起广泛关注,在国内消费市场上也碰撞出“环保火花”。“惜食魔法袋”“米粒盒子”“趣小袋”等“剩菜盲盒”平台在国内接连上线,各大城市纷纷推出各种贯彻环保理念的“剩菜盲盒”套餐,其中也包括深圳。

近日,深圳某星级酒店推出79元的“自助餐惜食1小时”套餐,消费者可以在原定自助餐用餐时间的最后1小时里核销后入店,花费79元即可享受正价200余元的自助餐,其食物品类、服务质量等与正价套餐一致。该套餐上架后,瞬间引起网友关注与热议。有网友购买该套餐后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她对用餐体验很满意,也很认同该酒店以这种形式减少食物浪费的环保理念。

“剩菜盲盒”这种将环保理念和省钱属性完美平衡的行为正对年轻人的“胃口”,打造出独属都市年轻人自己的生活美学。

低碳环保与“拆盲盒”双重体验

“推出‘剩菜盲盒’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浪费、践行低碳环保。”位于福田区的“卓星记·早夜茶·炖汤”商铺,每天都会推出炖汤和两荤一素快餐的盲盒套餐。该店店长卓永濠向记者透露,盲盒套餐实际上并不盈利,他们还加入了“M餐”公益行动,当天未售完的餐品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可能会作为福田区政府的爱心免费餐被送出。

对于商家来说,“剩菜盲盒”多以正价的1/3或更低价格出售,商品大多临近保质期,不销售出去的话只能当垃圾处理,通过盲盒形式至少能回收部分成本。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剩菜盲盒”相比于传统的降价促销,其内容和形式都更具趣味性,这恰恰反映出年轻人消费心理的变化。刘诗惠坦言,她并不喜欢购买打折促销的商品,“剩菜盲盒”的开箱惊喜让她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每一次拆封都是一次惊喜。一开始被低价吸引的她现在已成为“剩菜盲盒”的忠实用户,大概每周会购买1~2次面包盲盒。随着购买频率的增加,平台上显示的累计减少碳排放数据的环保标语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她,她意识到,那些深夜带回家的盲盒面包成为了她助力低碳环保的实质见证。

盐田区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社会学博士吉学方认为,“剩菜盲盒”在深圳出现,并受到部分年轻人追捧,是一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吉学方指出,相比传统的降价促销,“剩菜盲盒”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新鲜感,容易刺激顾客的好奇心,提高成交量;二是有故事感,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容易传播;三是有意义感,商家通过在平台上赋予“剩菜盲盒”低碳环保、节俭惜福、反食品浪费等标签,让顾客在购买过程中产生了更多价值感链接,消解了国人对购买剩菜的偏见。

吉学方也提醒,“剩菜盲盒”属于新兴业态,业界尚未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要谨防部分商家唯利是图、以次充好,给顾客带来健康安全隐患。

[编辑:梁盈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