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杨宏海谈深圳非遗文化

编辑:林媛媛2024-02-20 09:15内容来源:香港商报网

新闻提要

日前,杨宏海先生受邀参加「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暨学术研讨会」。他在会上表示,这次研讨会对深圳文化界特别是深圳的民间文艺界,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的机会。他说,深圳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是全国56个民族都齐全的城市。在众多的移民当中,有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使深圳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争奇斗艳。发言实录如下:

非常高兴出席「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暨学术研讨会」,这对深圳文化界特别是深圳的民间文艺界,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的机会。

开会之前知名设计家韩湛宁博士带我们先去观看了展览,深深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大约二十年前,我在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代表大会上认识了潘先生,并且有幸得到他在山东工艺美院编著的几部书,都是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厚重力作,当时就非常感动,在我们民间文艺界有学问这么高深的学者,令我一直深感钦敬。

对潘先生的艺术特展,刚才湛宁兄用了一个词,叫「非常强大的展览」,我再加上两个字「恢弘」,我觉得既强大又恢弘,简直是蔚为壮观,大开眼界。几位专家对潘先生的学术成果与艺术成就的评价,都很精彩,我都非常赞同。这里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潘先生所关注的在新时代如何保护、传承、创新、衍生民间文艺、如何做到「非遗服务民生」这个命题,结合深圳的实际,向潘先生请教,也与在座各位专家共同探讨。

1985年,我从内地高校调进深圳市文化局,1987年创办深圳市民协。30多年来我都在关注这座城市民间文化的发展。深圳作为新兴移民城市,毗邻香港澳门,地处八面来风,新风旧俗交融,在民间生活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1988年,全国民间文艺理论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我把对深圳新时期的文化形态变迁写成论文《试论深圳新民俗文化》,在大会交流后引起反响,发表在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论坛》,此文发表后全国有20多家报刊转载,获当年《民间文化论坛》「银河奖」和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这篇调查报告式的文章之所以能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同年8月,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作为深圳与广东民间文艺界的代表被推荐出席此次盛会。钟敬文先生特地前来看望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文艺家代表,期间,他对我开展深圳新民俗文化调研给予了热情鼓励。1989年,钟敬文先生来深圳调研,四天我全程陪同,我向他汇报了方兴未艾的深圳新民俗文化现象,并一起参观了正在兴建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及有关文化设施,钟老对深圳这座新兴移民城市的文化现象颇为关注、兴趣盎然,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他说,研究民间文艺当然以乡村中国为主,但也不能忽略正在兴起的都市民俗,深圳在这方面可以先走一步。他在给我主编的《深圳民间文艺》题词:「搜集、研究和发扬地方民俗文化,是我们国民的庄严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的需要」。

2019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深圳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主持此事的有潘鲁生先生、清华大学的王鲁湘教授、中国民协的邱运华书记。为什么要在深圳成立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我的理解,这就是潘鲁生先生重要的一种理念,他在新时代关注众多民间文艺事项中,把其中一个很大的文化关注投放到了改革开放的先行之地,投放到走出传统乡土民艺学的范式,去关注当代城市文化的生活与审美,探讨在新时代民间文化的发展新路径,也即是在传承和践行钟敬文先生当年提出的「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命题。我认为这是潘先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文艺思想或者文艺理念,而这恰恰也是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的深圳非常渴望能够得到潘先生在内包括在座各位民间文艺专家们关注和指导的。

事实上,深圳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是全国56个民族都齐全的城市。在众多的移民当中,有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使深圳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争奇斗艳。整体来看,属于深圳本土的非遗项目不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都是从全国各地移植至此的「异地非遗」。仅在龙岗区3000多平方米的「百师园」非遗馆,就聚集着300多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粤绣、美陶、紫砂壶、潮州木雕、泥塑、端砚、各类玉石雕刻等。又如地处福田区的市民文化中心广场,在疫情之前,有大批民间艺人汇聚于此,每天晚上都人头攒动,各路民间艺人在广场摆摊设点,犹如庙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为了规范民间艺人的卖艺行为,福田区文化部门曾多次举行「民间艺人考核评选」,统一发证上岗,我就受邀作为「主考官」参与评审,目睹了各地民间艺人的手艺和风采。根据深圳非遗这个特殊情况,深圳电视台专门开设了《深圳非遗》电视专栏,全年52集,全景式的用图像记录,以展示深圳非遗瑰宝和非遗传承人精湛技艺。最近,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深圳非遗》的策划人、总导演许雨燕博士等人编纂的《深圳非遗.第一辑》一书已正式出版。以上均可说明,深圳是传统与现代交融、民间生活方式发生激变的地方,是民间生活方式和都市民俗文化研究的沃土。

这次研讨会谈到了非遗项目与民间工艺的产业化问题,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深圳在这方面较早就有过实践,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坂田手造街」、「文博宫」等「非遗」文化产业园区。从现状看,在深圳的民间工艺品及非遗项目,有两类或两部分,其一类属纯艺术性,尚未形成产业化进入市场。比如在座的梁冰主席和韩湛宁博士的艺术品目前就属此类。其二是「非遗」通过传承活化衍生进入市场,深圳已有成功的个案,有些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据我了解,深圳目前至少有几家可以拿出来说说。首先是深圳女服装设计师赵卉洲,是中国服装界传承「非遗」的代表人物,她用传统非遗进行艺术创新,曾担任2014.APEC总统夫人的服装设计,多次在意大利米兰时装秀上赢得服装界的认可,拥有自己三千多平米的「百年时尚博物馆」,是将传统「非遗」传承创新的一个典型。第二是宝安区满堂红烧制技艺传承人刘权辉,他把传统烧制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创办了永丰源国瓷品牌,质量优美,产品远销国内外。与此同类的还有龙岗区斯达高瓷艺文化产业园的詹培明,这位潮瓷传承人,打造出颇具创意和市场潜质的瓷器产品,包括开发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宴会用瓷,成为深圳重要品牌。第三是深圳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柏俊,他原来是搞传统木刻的,后来他融合汉剧脸谱、西方教堂彩色玻璃等中外多种文化元素,创作一种将彩绘、书法和木刻三者结合起来的彩书艺术,活用于打造相关现代工艺品,受到市场欢迎,作品曾拿到海外进行交流。

以上这些信息表明,深圳是各地非遗汇聚融合杂交的大平台,亦是当代中国人对生活美学进行重构的试验场,的确是对民间生活方式嬗变进行研究的新基地。建议深圳市民协在中国民协和潘鲁生主席的指导下,向市里申报一个专题科研项目,汇同中国民协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深圳大学等的专家教授,对深圳本土民间文化进行全面调研,进一步关注深圳民间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发展。对此,特别希望潘鲁生主席、邱运华书记和王鲁湘教授多来深圳指导,将深圳变成你们研究与实验的一个重要基地,直接带领深圳民间文艺界开拓新的事业。

这次有幸观摩潘鲁生先生的艺术特展及参加学术研讨会,受益良多。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民间文艺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最后特别要向各位专家表示致敬,谢谢!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广东省专家委员会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政府省情专家库专家、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编辑:林媛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