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护士节表彰:荧荧之光聚成灯火 照亮病人康复之路

编辑:陶倩2020-05-12 07:47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龙华区中心医院感染疾病科护理团队代表。

安静的病床旁、夹杂孩童哭声的输液室、气氛凝重的抢救室、嘈杂的护士站……“白衣天使”们的身影忙碌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从观察了解病情、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到关心患者的生活起居、提供安慰和帮助,龙华区2081名护士日夜穿梭在医院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抗击病魔,守护生命,照亮病人的康复之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区医护人员负重逆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套上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连续数小时忍受着闷热与饥渴,匆忙穿梭于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奔波在隔离酒店和社区小区的居民楼间,用意志和初心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主力军。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白衣天使”变身“白衣战士”,让今年第106个国际护士节显得意义非凡。在护士节到来之际,龙华区对2019年度优秀护士、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先进护理团队、护龄满30年护士进行通报表彰,并特别表彰了45名在抗击疫情中表现优秀的“抗疫先锋”(详见光荣榜),致敬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以此鼓励全区护理工作者牢记南丁格尔誓言和肩负的神圣职责,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在制度建设、内涵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化等方面有所突破,为龙华区加快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贡献力量。

在协助医生为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护士们也同样扮演着帮助者和安慰者的角色,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慰藉。在这个属于“白衣天使”的节日来临之际,我们讲述3个龙华区优秀护理团队的故事,以此致敬千千万万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向他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龙华区中心医院感染疾病科

最勇敢的逆行者最温暖的守护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接到防疫任务后,龙华区中心医院迅速发出召集抗疫志愿者的号召。1月24日,由各科室自愿报名的医护人员组成的“抗疫小分队”正式成立,感染疾病科由最初仅有2名护士的小团队迅速发展壮大,短短8天时间里就有50余名护士和健促员前来支援,采血、导诊、分诊、采样、留观等环节均有护士24小时值守,疫情防控工作逐渐铺开。

作为首批“抗疫小分队”成员之一,护理部干事孔璐大年初三支援隔离区,与感染疾病科护士长陈瑞一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隔离区组建初期,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大家互相不认识,也不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人手不足,防疫物资短缺,每个人都扛着很大的压力。”孔璐回忆道。在护士长陈瑞的组织下,隔离区的工作流程规范一步步建立和完善,各项防疫工作才有序开展起来。

为了给患者提供安全的隔离环境,区中心医院迅速在停车场上“抢建”起20间集装箱隔离病房,并立即开始收治隔离患者,而此时护士站却还没来得及建立。一月份的深圳阴冷多雨,夜班护士就在空旷黑暗的停车场上守着隔离病房,为了能及时看见病人的呼叫,护士们没有办法走去远处的屋檐下避雨,就在细雨寒风中围着停车场绕圈跑,努力让身体暖和起来。

在物资最紧缺的时候,为了节省防护用品,护士们在持续8小时的班次内不能吃饭喝水,甚至连上厕所都成了“奢望”。尽管如此,隔离人员的防护服务和日常用品却尽可能给予优先保障,护士们甚至自掏腰包为隔离区配备了一些手机充电器,让隔离人员能够与亲人保持联系,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今,区中心医院已建立起可容纳132人的隔离病区,严格落实“硬核”隔离防控措施,护士们用爱与温暖,让大部分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隔离观察和治疗。

今年2月,一对从武汉返深的夫妇带着孩子来到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在进行核酸检测和肺部CT检查后,夫妻二人先后作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转往市第三人民医院,并在市三院进行确诊和治疗,健康的一岁孩子无奈被留在医院隔离病区。在通过辖区警察联系孩子其他亲人的时间里,陈瑞和同事们便充当起孩子的“护士妈妈”,顾不上隔离工作的苦与累,一边工作一边轮流“带娃”,喂饭喂水悉心照料,直到亲人赶来将孩子领走。

“亲爱的孩子:你好,虽然在这个地方认识你,但是要感谢你给隔离区带来青春的朝气!不要因为看见我们穿着防护服而紧张,其实防护服就是工作服,没什么可怕的;不要因为看不见我们的面貌而担心,其实面屏后的我们跟你们一样,都是善良温暖的人;不要因为条件简陋而失落,其实把它当做体验生活,也是不错的;或许这里有诸多事情让你觉得不方便、被约束,但是你有何诉求,护士姐姐和医生哥哥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你!放松心情,多喝水,不要到处乱走,出房间一定记得戴口罩!爸爸妈妈都在等待你早日回家!你是最棒的!”一天清晨,孔璐提笔为孩子们写下这封特别的信。

这是在4月份发生的事,区中心医院隔离区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孩子,14名初中生因集体发热需要进行隔离,其中一些孩子进入隔离区后不说话、不吃饭,他们低落的情绪一度让护士们倍感担忧。从孩子们傍晚住进隔离病房伊始,孔璐的电话一直响到深夜,家长们的担忧纷至沓来。为缓解孩子和家长的不安情绪,次日一早,孔璐便写下这封短信,并在信件末尾附上护士站电话,方便孩子和家长随时与护士取得联系。亲切暖心的一封信迅速拉近了护士和隔离学生们的距离,孩子们浮躁的心逐渐安静下来,不仅主动配合隔离观察和治疗,也和护士们聊成了朋友。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理团队。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她们是新生宝宝的“临时妈妈”

作为2019年新组建的科室,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这个年轻的科室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护理团队,在该科室17名护士中,有12名是年龄小却经验丰富的“90后”。

为了给宝宝们创造一个洁净安全的住院环境,新生儿科杜绝家长进入病区陪护,护士们就是婴儿们的“临时妈妈”,用心守护每一个新生宝宝。“护理婴儿是一件繁琐、困难的工作,尤其是需要同时护理几十个只能用哭闹表达需求的小宝宝,护士们无法通过语言询问,只能细心观察,用真心感受,凭借经验呵护新生儿的娇嫩生命。”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长达10年的新生儿科护理负责人翟超鈜说,正因为如此,能够长时间留在新生儿科的护士,大部分是因为对护理新生儿有特殊情怀。

记者了解到,产妇在医院诞下宝宝后,健康的宝宝会和妈妈一起在产科接受观察和护理,而早产或出生后被发现患有疾病的宝宝则会转入新生儿科开展进一步治疗,其中包括有黄疸、新生儿肺炎、宫内感染等新生儿常见疾病,患儿根据病情需要在新生儿科进行住院治疗,少则两三天,多则一两周,超早产或病情严重的患儿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在翟超鈜看来,对于成年人的疾病,护理工作的意义更多在于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病痛,而新生儿的大部分疾病是能够通过悉心护理完全治愈的。从焦急的父母手中接过虚弱的婴儿,经过专业治疗与精心护理,再将一个健康、活泼的宝宝交回家人手中,孩子的康复、家人的喜悦就是翟超鈜最大的成就感。

新生儿科护士与其他科室的护士不同,不仅在于身着一袭温馨可爱的粉红色护士服,针对婴儿的护理工作也要更加细致复杂。患儿在新生儿科接受治疗期间,护士们不仅要给宝宝打针、采血、喂药,还要承担起喂奶、洗澡、换尿片等日常护理,并根据患儿需求给予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口腔护理等新生儿专业护理服务。

记者跟随翟超鈜进入通往新生儿病区的通道,更换好经过消毒的深绿色参观衣、穿戴好鞋套后,经过严格的洗手消毒,用防护帽包裹住所有头发并更换一个新口罩之后,经过两道自动感应门,才进入新生儿所在的层流病区。

此时正值中午喂奶时间,病区里零星响起几处哭声,几名护士穿梭在保温箱间,将提前配好的奶瓶逐一送入宝宝们口中。记者了解到,新生儿科白班有4个护士,夜班有2个护士,共同照顾病区内的所有患儿。在患者数量最多的时候,护士们需要同时照顾30个孩子,按照每3个小时喂一次奶的标准,换一圈尿布、喂一圈奶后,又要抓紧时间为下一轮喂奶配好奶粉,班次内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在病区内的一张小床铺上,一个上午刚因黄疸转入新生儿科的宝宝正在哭闹,护士动作轻柔地调整好宝宝的姿势,一边进行语言安抚,一边将奶嘴送进宝宝嘴里。在吮吸到奶嘴的瞬间,宝宝的哭声戛然而止,开始享用香甜的“午餐”。“小婴儿单纯、干净、不贪婪,无论是喂奶、换尿布还是需要抱起来哄一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立即停止哭闹。”来自宝宝每一个小小的反馈,都给予翟超鈜和护士们大大的温暖。

在新生儿科护士更衣室内,放着一个底部有拖轮的小篮子,护士们调皮地称它为“新生儿科专用小宝马”,这是科室用来运输盒饭的“交通工具”。由于护士们中午只有15分钟时间轮流就餐,当天午饭时间较空闲的两名护士便会主动承担起为整个科室打饭的工作,帮助大家节省吃饭时间。“谁有空谁上”成为了新生儿科护士们约定俗成的习惯,她们不仅是生活中的亲密朋友,工作上更是互帮互助的伙伴,每当交接班时遇到患儿出现突发情况,已经下班的护士总会主动留下来搭把手,协助下一班护士将患儿护理好、安抚好。

有一次,科室半夜里来了一个皮肤黄染的宝宝,经诊断需要马上进行换血治疗,而新生儿换血疗法是一个高难度、高危险的治疗方法,需要两名以上的医生、护士协助进行。凌晨五点,原本在休假中的新生儿科护士黎灿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回科室,配合几位同事对患儿进行动脉穿刺,全程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成功完成换血。直至上午八点半,检验科传来患儿血胆红素下降的好消息,护士们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龙华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团队。


获奖颇丰的“学霸科室”

龙华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龙华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12年3月独立成科,建立之初,科室仅有3位医生和2名护士。如今,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已成为龙华区为数不多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拥有14名护士组成的优秀护理团队,其中不仅有1名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也包括4名泌尿外科专科护士与两名失禁专科护士,为开展泌尿外科专科护理提供“硬核”技术支持。科室平均每年收治患者2000余人,门诊量5万余人次,在全市率先开展的“夜间门诊”服务也为患者晚间就诊提供便利。

作为区人民医院的“学霸科室”,近年来,泌尿外科护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在提升常规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和病情处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团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仅主持和参与3项科研项目,发表近30篇科技论文,由护士们发明的一种简易输液支架装置还申报了一项国家专利。与此同时,泌尿外科护理团队成员们的身影活跃在各大护理活动和比赛中并频频获奖,团队更是在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创新护理大赛中脱颖而出,从众多三甲医院手中争得了一个宝贵的三等奖。

在专科护士培养上,科室更是“授人以渔”,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泌尿外科、失禁专科护士。2019年,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获批成为“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泌尿外科专科护师联合培训基地”,成为深圳仅有的两个培训基地之一,联合培养专科护士17人,并成功加入“粤港澳失禁专科护理联盟”。随着团队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张颖连续两年受邀在全国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上作主题报告。

尽管团队内不乏学术水平、专业水平高的“学霸护士”,她们却并不“高冷”。插拔尿管、更换脓液引流袋、收拾失禁病人的粪便……不怕脏不怕累是泌尿外科护士的必修功课。

有一次,科室为一位肾脓肿患者进行了肾脓肿穿刺术,术后连续几天,引流袋里都能引流出大半袋脓液,整个病房气味恶臭难闻,病人家属都不愿靠近。在脓液臭味难以散去的病房内,泌尿外科护士李露霜和同事们每天如常来到病房,悉心为患者进行体温检测、查看术口敷料情况、更换引流袋等基本护理,并协助患者擦拭身体、更换衣物、开展治疗,温柔耐心地与患者拉家常,消除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包揽这样的脏活累活已经成为泌尿外科“白衣天使”们的“日常”,她们用热情与真心投入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负担,一点一点为患者健康“加分”。

记者 杨奕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