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街道各部门、各社区工作人员逆风而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执法队员合力清理断木。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卢东勃 通讯员 丁小梅)天空已经放晴了,台风“山竹”已经远离了深圳,仿佛狂风、暴雨已过去很久。但在观澜,路边那些折断的树木,吹倒的路灯杆,又在告诉我们,这片土地确实经历了台风的肆虐。
现在,虽然路边还能看到倒伏的树木,但观澜街道的道路整体上已经比较畅通,水浸退去,行车无阻。这里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主要归功于观澜街道台风防御工作的全方位部署以及恢复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观澜街道党工委书记戴一川的坐镇指挥下,全街道上下一心,精诚协助,以“3快”“3好”的标准高效执行各项工作部署和指示(“3快”即“行动快、速度快、反馈快”,“3好”即“心态好、方法好、效果好”),充分发扬“观澜强则观澜人强,观澜人强则观澜更强”的“观澜精神”,在各项工作中体现“观澜速度”,使得辖区秩序快速恢复,得到辖区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而在这过程中,观澜也涌现出一批模范人物,他们转移安置人员到安全区域、紧急抢修水电气设施、排水排涝、巡查隐患、第一时间传递市民关切的信息……在抗击台风以及恢复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涌动在观澜这片土地上的温情,也看到了那些挺立在前,抢险救急、扶危助困的身影,这些最可爱的人在抗击台风的过程中,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社会,不畏艰难,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全力以赴 观澜街道上下一心抵抗台风
9月16日,“山竹”到来,整个辖区笼罩在狂风暴雨中,观澜这片土地经受着巨大考验。树木倒伏砸中变压器、折断的树干堵塞道路交通、部分道路内涝积水严重、部分区域停水停电……紧急情况不断出现。面对着一个个巨大的困难,观澜街道市政管理服务中心作为承担着重要应急处置任务的部门,在应急救援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抗台风工作中,市政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甘建波以单位为家,72小时连轴转,带着市政部门全体工作人员“顶风作战”,“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打起十二分精神,随时进入‘临战状态’!”在防御台风的过程中,他周密部署市政中心的应急救援工作,强调做好防御、抢险、善后工作。冒着风雨亲自跑到处理现场掌握情况,一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及时做好调度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快速恢复学校及应急避险场所等重要区域的道路秩序。在9月16日晚,雨势暂时趋小时,他马上部署市政工作人员开展清障工作,连夜组织力量冒雨对辖区道路进行清障和清扫工作,率先恢复辖区主干道的正常通行。
高剑
高剑,市政管理服务中心绿化组组长,在这次台风防御工作中,他冲在一线针对树木倒伏险情开展应急抢险工作。16日下午1点,暴风雨正在肆虐的时候,他带领管养单位工人在泗黎路锯树,突然,一棵大树被大风吹断倒下,事发突然他躲闪不及,不慎被砸中脑袋,一瞬间感到阵阵头晕,幸好,佩戴的安全帽让他避免了更严重的伤害。可是工作不能停,短暂休息后他便继续投入到清障工作中。高剑的妻子也是街道的一名职工,台风期间因为工作要求,需要24小时值守社区,他们的8岁小女儿只能由奶奶在家带着。“爸爸,你们怎么还不回家?”女儿不断打电话问道。听到女儿的声音,这个奋斗在一线、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变得格外温柔,“宝贝,爸爸在加班,你要好好听奶奶的话,爸爸忙完就回家。”直至17日凌晨两点左右,离家3天的高剑才终于回到了家。
抗击台风“山竹”,执法队工作人员怎可缺阵?台风天气下,户外广告招牌、菜地乱搭建铁皮棚、工地的集装箱等会变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倒坠落伤人。观澜街道执法队执法科工作人员丝毫不耽搁,一声号令便马上集结,成为辖区应对台风的一道坚强防线。他们冒着风雨认真细致地开展巡查行动,排查整治辖区大型户外招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律拆除或进行加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乱搭建、住人集装箱等进行排查整治,拉好警戒线,做好人员安全转移。9月16日,牛湖片区执法队员在台风天气夜巡过程中,发现有人以车代库存储黑煤气,他们马上依法取缔,收缴13个燃气钢瓶,为辖区居民清理掉这一安全隐患。
同样,执法队城管科工作人员也没有退却,全员上阵,迎风而上,抢险救灾。他们清理倒地招牌、标牌,拆除脱落的广告牌,拉好警戒线,清理倒下拦路的树木……忙完一处,他们不加休息,不加调整,立即投入到另一个战场。其中,城管科护林站队员们接到断木堵塞交通的清障任务后马上开始行动,队员陈国聪和同事一起沿着大水田社区至护林站路段进行清理。台风“山竹”来势汹汹,狂风暴雨像刀子一般刮在他们的脸上,每走一步都要比平时多花好几倍的力气。当在黎光社区公园路疏通道路的时候,由于风雨阻碍视线,长时间工作导致体力跟不上,陈国聪不慎被油锯割到腿,伤口血流不止,队员们马上将他送往医院,经过手术后,他的腿部缝了9针,这才回家休息。
在这次防御台风工作中,不得不说的还有一个群体——社区网格员。台风来临前,观澜社区网格中心便开始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全体队员取消周末休息,加强重点区域及危险源巡查,及早发现通报隐患,全面防御台风。
9月16日,台风“山竹”袭击广东,观澜辖区各处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观澜社区网格中心网格员“逆风而行”,奋战在抗台最前线,全天候对辖区老旧屋村、菜地菜棚、工地板房、危险边坡、围墙挡体、河道护堤、天桥涵洞、市政道路等重点区域不间断进行巡查,同时全力协助开展清理倒树障碍、值守水涝低洼区、劝离转移群众等救灾抢险工作。有些居民不愿离开自家住所,他们便耐心劝导做通思想工作,经过一番苦口婆心,最终成功劝离群众,转移至避险场所;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则小心搀扶或者背离。
众志成城 社区工作人员挺在一线不后退
面对应急抢险工作,不分职位高低,只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台风“山竹”来袭,留下一片狼藉,面对困难,观澜街道各社区的工作人员携手开展恢复生产生活工作,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吴国斌
台风登陆时,辖区大量的树木和广告牌被吹倒,有些道路甚至被树木完全遮挡,给辖区群众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在狂风暴雨面前,黎光社区党委书记吴国斌深入抢险一线,动手清理阻塞在泗黎路主干道上的树木及障碍物。台风过后,他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着力恢复生产生活,组织近80名社区党员志愿者和义工,在工作站周边公共场所、黎光社区公园、茗语华苑小区开展清障和保洁工作,与队员一起利用机动锯子、斧头、铁铲等工具对倒伏树木进行切割、铲除。
陈志强
桂香社区党委书记陈志强在台风期间吃住都在社区,家门口近在咫尺而不入,始终坚守在一线。从人员组织、宣传发动、物资保障、重点区域巡查、应急预案等环节,陈志强一一细心谋划。他为在社区避险群众倒开水、送快餐,为让避险群众安心,他从细微处入手,并交代综合办利用投影仪播放电影舒缓大家的心情。17日上午,台风“山竹”渐离深圳,在社区避险的群众陆续返回,当时还有两名人员未离开,分别是一位行动不便且有听力障碍的84岁的老太太,以及她年近60岁的儿子,母子俩在企坪靠种菜为生,因担心他们回家不安全,陈志强特地安排工作人员和电瓶车,小心地将他们安全护送到家。
黄思标
台风来临的危急关头,牛湖社区工作站副站长黄思标主动率队深入防抗台风一线岗位,走遍辖区在建工地、企业和河道,劝导工地停工、安排菜农来社区避险。疏散群众时,有些菜农执意要种完菜才肯撤离,他耐心劝解,“台风来了留在这里危险,我帮你把菜种完,咱们一起撤离,好不好?”他一边种菜,一边劝导,实在拗不过他的菜农终于愿意撤离至社区应急避险场所。
黄巧煌
受到台风“山竹”影响,深圳启动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迅速落实上级组织指示精神,社区干部入户排查,黄巧煌作为社区联防队队长,积极落实防台风各项工作。16日上午10时,已经工作了一天一夜的他披着湿漉漉的衣服,联系各个执勤点,指挥排查老旧空屋。下午1时,风慢慢变大,已在风雨中奋战了三小时的黄巧煌不顾疲劳,立即参加转移群众的工作。由于当时公路已无法通行,转移车辆在狂风中不停摇摆,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狂风中疏通道路,重达两三百斤的树木被他移走,即使手臂被割伤了也毫不在乎,直到把群众安全送到避险场所。整整六个小时里,一直忙碌不停的黄巧煌,连喝水和吃饼干都顾不上,领导安排他休息一下,他仍坚持说:“没事,没事……”还不停地询问是否还有被困群众。黄巧煌以及值班人员齐心协力,他们摸排隐患房屋126间、危险边坡12处,安排车辆转移老旧屋村滞留群众63人去避险场所避险,同时巡查其他偶发性事故和风险隐患。一直到16日晚间11时,台风渐渐平息,预警解除,他才从第一线撤离。
陈秋媚
在观澜,有在台风天中奋战在前沿的工作人员,也有精心做好后勤工作的“女战士”。“我们从15日早上9点上班,一直干到17日早上8点。”新澜社区党员陈秋媚憨厚地笑着说。每逢恶劣天气便是社区工作人员最辛苦的时候。她们取消周末休息,坚持上班,除了要清点应急物资、准备场地之外,还要重点关注天气、做好宣传。9月15日晚6时,被转移的群众陆续来到应急避险场所,她急忙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给大家登记、分发被褥,又为群众送去方便面、牛奶等生活用品,确保大家放心在这里度过台风天气。就这样忙前忙后,直到应急避险场所灯火熄灭了,她还在不停地巡视。夜间,整夜未眠的不止陈秋媚,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和街道社会事务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及时应群众之所需,40多小时没有休息的他们,还要继续关注台风动向。
■结语
这些人物,都是此次观澜街道抗击台风一线工作人员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与行动,逆风而行,诠释了对观澜这片热土的热爱。这一批批先锋模范,一幕幕温情画面,都值得我们致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