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这家社区工厂生产“温暖包装盒”

编辑:梁盈豪2025-03-21 10:36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四和社区爱心工厂厂主易造英与同事进行工作交流。 龙华新闻记者 陈建华 通讯员 梁秋婵 摄

在福城街道四和社区,有一家普通的包装加工厂,一走进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群头发有点花白的大爷大妈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分拣或包装,动作娴熟,脸上也不见焦虑的“班味”,总挂着笑容。这里的工作环境虽普普通通,但却是许多人心中温暖的港湾。

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社区工厂”。厂主易造英,是一位坚守了十五年的创业者,她用善良和坚持,为社区的20余名中老年人、困难家庭和残障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爱心助残 用行动点亮希望之光

易造英介绍,工厂里一半以上的工人是周边社区的居民,他们在买菜做饭、接送孩子之余,来到这里打零工。“在这里(工厂)天天有钱赚,不会成为家里的累赘。”一位大妈手上的工作不停,笑着对记者说。旁边的一位大爷也快速接过话茬:“这里工作氛围好,工作压力没那么大,还有人作伴,很充实。”

除了为中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易造英还主动帮扶困难家庭和残障人士。

“那时刚创业不久,一名家中有困难的女性找到我,希望来包装厂工作,我以为是她本人,便答应了。结果来的是她下肢残疾的丈夫。考虑到包装是手工活,我就同意了。”易造英回忆道,“没想到,他不仅很快掌握到了技巧,还成为厂里的生产主力,整整做了十年。”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易造英。让她意识到,工厂不仅是谋生的地方,更是许多人重拾信心、融入社会的桥梁,“他们对我特别感激,但其实,我才是被触动更深的人。”原来,在儿时,易造英曾因手部的先天异常遭受挫折,一度感到自卑,但步入社会后,看到身边身残志坚的人,她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从此,她主动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她还当起了“跑腿员”,主动送货上门给残障人士加工,让他们安心宅家“就业”。“基因的缺陷不能决定人生的高度,只要努力,就会有福气;只要助人,终会得到回报。”易造英说。

易造英的善举不仅改变了工人的生活,也让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相互扶持 把员工当家人一样看待

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七年,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成长为管理者、创业者,在工业自动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面前,易造英深知,工厂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于是,她选择坚守初心。

拆除了自动化设备,回归纯手工包装,公开表态:“不会主动放弃任何一名工人!”她的坚持不仅赢得了员工的信任,也获得了合作方的支持,认为这家工厂出品的产品是名副其实的“温暖包装盒”。

易造英的坚守,让这家工厂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园”,也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她相信,工厂不仅仅是生产场所,更是人与人相互扶持的家园。

四和社区里的这家小小包装厂,隐匿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间,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显得微不足道,但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像一盏始终亮着的灯,照亮了一些弱势群体的前路。

四和社区党委在走访中无意发现了这家温馨的“社区工厂”和易造英,马上行动起来,计划在党建引领下将其发展成为共建单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给更多的全职妈妈、残障人士、困难家庭等。四和社区透露,还将不断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让社区成为充满爱与温暖的大家庭,让更多的好人好事在社区内形成新风尚,共同建设“和美四和”。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钟狄戎 梁秋婵


[编辑:梁盈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