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最低能见度仅100米 深圳沿海区域“雾”入仙境

编辑:梁盈豪2025-03-05 09:31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新闻提要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5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近日,清晨的深中通道上空出现了壮观的平流雾现象,通道仿佛穿越云层,直达天际,呈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云海景象。

据深圳市气象台专家介绍,平流雾的核心是“暖空气遇到冷地表”。当温暖湿润的空气水平流经温度较低的海洋或陆地表面时,底层空气因接触冷地表而迅速降温,水汽随之凝结成雾。近期,深圳夜间至清晨的辐射冷却效应明显,近地面逆温层稳定维持,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大雾的生成和持续。

市民陈申鹏在前海拍摄的大雾天气。

据深圳市气象台观测,3月2日至4日,深圳沿海地区遭遇了持续性大雾天气,南山区、宝安区沿海、珠江口、盐田区、大鹏新区及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区域能见度显著下降,部分路段交通一度受阻。大雾单日持续时长在3至11.5小时之间。其中,3日盐田区、大鹏新区出现局地强浓雾,最低能见度仅100米,对海上航运和陆地交通造成了阶段性影响。

针对市民关心的“近期深圳大雾天气是否历史罕见”问题,深圳市气象台专家结合历史数据给出了回应。近十年深圳3月平均发布大雾预警7次,最多的一年达17次。而今年3月上旬全市累计发布预警3次,仍处于正常波动范围。气象专家强调,深圳春季海陆温差显著,暖湿气流与冷海面频繁接触,3月本就是全年雾季高发期,此类天气属于季节性常态。但市民仍需持续关注预警信息,以应对突发低能见度风险。

深圳市气象台提醒,随着春季冷暖空气的持续交汇,未来一个月沿海地区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大雾天气,建议儿童、老人及呼吸道疾病患者减少外出,避免晨间户外活动。居家时,可选择午后湿度较低时段短暂开窗通风。交通方面,驾驶时应开启雾灯、保持低速行驶及安全车距。此外,居家安全需重点防范潮湿引发的电路故障,建议定期检查电器绝缘性能并使用除湿设备。

[编辑:梁盈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深圳新闻网|深圳政府在线|福田网|罗湖网|南山网|盐田网|宝安网|龙岗网|光明网|坪山网|宝安国防网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华网|东方网|南方网|北方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

粤ICP备16092393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