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来,让我们干一碗“AI鸡汤” 深大学生采用AI技术与贵州赤水联合养殖乌骨鸡喜获丰收

编辑:谭悦2024-01-17 09:12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新闻提要

深圳太牛了,连鸡汤都用上了科技。这不,“AI鸡汤”来了!1月16日,深圳大学的食堂里多了几个“AI鸡汤”的档口。

深大腾班学生用乌骨鸡汤干杯。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17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王新根 实习生 徐英迪)深圳太牛了,连鸡汤都用上了科技。这不,“AI鸡汤”来了!1月16日,深圳大学的食堂里多了几个“AI鸡汤”的档口。火红色的“免费吃鸡”招牌下,排队的师生甚至站到了食堂门外。这些档口后厨的每一只鸡,都是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简称“腾班”)的“00后”大学生们自己用AI“养”的。

去年,十余位腾班学生走进贵州赤水乌骨鸡养殖基地,在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老师和腾讯工程师的指导下,采用腾讯AI技术和云平台,先后攻克硬件安装、乌骨鸡标注和识别、多模态算法训练等难题,历时8个月开发出全球首个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系统运行半年多,养殖基地的乌骨鸡提升了30%的出栏率,增产6万多只。

“AI鸡汤”是啥味儿?端上一碗鸡汤,一股醇香扑鼻,色泽金黄的汤汁,尝一口,“真鲜!”这碗“AI鸡汤”,有科技的味道,亦有躬身实践、刻苦钻研的味道,更有挥洒青春、携手团结的味道。

“AI鸡汤”有科技的味道

在这些特殊的档口,帮忙舀汤的不是食堂阿姨,而是十来个“请客”的腾班学生。他们穿着围裙、戴着帽子,把一碗碗鸡汤亲手端给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直到下午,人潮散去,他们才围坐在一起,品尝这碗凝结了自己8个月心血的鸡汤。

去年,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启动,首个“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王翊沣、李文、郭宇航等腾班2020级本科生受聘成为“AI技术合伙人”。

从去年4月开始,王翊沣带领着粘天、陈思睿等2021级腾班师弟师妹,开始了林下AI养鸡的征程。原始的自然环境,让赤水能将传统的山间林下散养模式延续300多年——25万只乌骨鸡零散地分布在1000亩大小的山林内,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乌骨鸡丰富的营养和自然的风味,但如此大的面积和数量,也让基地难以第一时间察觉鸡群的异常体征、行踪或鸡场异物入侵等情况。

准确定位和追踪乌骨鸡群,成为数字化管理的前提。王翊沣介绍,项目组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及时发现“呆鸡”和“木鸡”,降低了疫病传播的风险;还利用温度、雨量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监控鸡舍环境。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在山高林密的散养环境中,单纯依靠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进行检测和追踪并不准确,往往一根小树枝的遮挡就会造成相当大的数据误差。他们拉着深大老师和腾讯云工程师反复讨论,决定给乌骨鸡设计一款脚环。

脚环设计并不简单,要考虑的软硬件细节要素很多,比如材质是否防水,该绑紧还是绑松,做单环还是双环,绑久了鸡是否会互啄等……在调研市场已有产品、查阅数十篇论文后,腾班学生们在王旭、周宇等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一款可定位、可溯源、能计步数的脚环,未来还计划加上体温监测和姿态识别等功能。

深大食堂后厨师傅将处理好的乌骨鸡下锅熬汤。

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追踪识别效果示意。

“AI鸡汤”有实践的味道

项目算法组成员周志华认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自己实现了从课本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一段不断刻苦钻研的经历。“书本上的知识是很理论的,当实际运用起来就会发现,有很多细节,都需要人来思考和调整。”

在王翊沣看来,一套完整的智慧养殖系统要满足养殖基地老板、员工、顾客等不同身份群体的需求,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解决现实需求,仍然是一大难题。

为此,腾班学生打造了“小程序+App+智能大屏”的终端系统。其中,智能大屏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承担数据存储和处理职责,也可通过数据可视化掌握养殖场实时动态。

从春花到冬雪,历时8个多月的研发攻关和持续迭代,对25万只乌骨鸡进行了识别和标注,10万张“鸡体”照片,终于变成了一碗碗冒着热气的鸡汤,从贵州的深山来到了深圳大学的餐桌上。

“AI鸡汤”有青春的味道

在林下AI养鸡的征程中,团队成员过上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伙伴之间成了彼此的依靠,友情也在此生长。

粘天、陈思睿和周志华都是深圳大学腾班2021级学生,他们在深大是一个宿舍的小伙伴,到了赤水养殖基地时也住在同一个宿舍。

养殖基地坐落在山林之间,从山脚到山顶,有40分钟的车程。有一个下午,下起了雨来,雨势渐大,突然打起雷来。一声雷鸣后,断电断网了。粘天、陈思睿、周志华几人在宿舍里,无事可做,索性听起了窗外的各种声音:雷声、风声、雨声、雨打在竹叶的声音……

“我们彻底享受了一次远离城市,远离电子产品,回归自然的下午。”周志华说。在他看来,那段“创业”的过程很辛苦,也很有趣,也是一段同伴之间挥洒青春,团结携手的难忘日子。他们一起看漫天繁星,一起摸黑走山林夜路,一起被蚊虫群攻,每一个场景都有伙伴的身影。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谭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