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探寻艺术文脉 留住城市记忆 黎楚池作品即将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

编辑:孙逊2023-11-13 09:00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作为“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收藏系列”的成果之一,“绘事本心——黎楚池作品展”将于11月18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展。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1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作为“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收藏系列”的成果之一,“绘事本心——黎楚池作品展”将于11月18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展。此次将展出黎楚池的近百件精品力作,涵盖油画、水彩。在集中呈现艺术家风格的同时,也展示出关山月美术馆在本土艺术家收藏、研究以及展示方面的累累硕果。

黎楚池,深圳第一批专业文艺工作者之一,改革开放初期就来到深圳,积极投身特区文化建设事业,为关山月美术馆初创期的建设工作作出贡献,并任展览部主任。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娟告诉记者,黎楚池在60余年从艺历程中,上下求索,始终葆有一颗赤子之心,以童心未泯的态度,对世界保持着敏锐的观察与表达。他的作品青春、诗意又充满生机,折射出乐观通达与好奇心。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生机勃勃的精气神。

黎楚池表示,对于油画家而言,色彩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是一辈子要学习的功课。他追求“做减法”,擅长用阔大豪放的笔触描绘对象,追求画面的光感和色彩变化,画法松动而畅快。作为一位在色彩表现上热情饱满的画家,黎楚池的作品带有印象派风格,轻松写意,又不失严谨,色彩明亮,展现出他对色彩的掌控力和天赋。可以说,他的作品回归内心,充满着对真善美的至高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艺无止境,永远探索,是黎楚池的追求。他长年坚持描绘普通的自然风光与日常生活。他喜欢写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河山。对他来说,写生即是创作,惯常的风景与静物在他的笔下呈现出清晰而富于表现力的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黎楚池几乎经历了深圳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的创作与城市同频共振,也是深圳美术事业的“拓荒者”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既基于自身的气质,也是在深圳这片热土中孕育出来的。

艺术家的作品如何与城市产生更紧密的连接?关山月美术馆做出了自己回答。2022年,该馆收藏黎楚池作品289件,涵盖艺术家从广美附中求学时期至今的各阶段优秀作品,作品种类包含油画、水彩、水粉、素描及速写手稿等,此次展览也展示出一部分馆藏作品。

40余年来,伴随深圳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在艺术领域涌现并成长出一批见证时代变革,涵养城市精神并卓有成就的“拓荒牛艺术家”。正是看到艺术家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精神价值,关山月美术馆自成立以来,就注重本土艺术家的收藏与研究,在坚持“关山月与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以及当代设计艺术研究”学术定位的同时,也自觉收集、整理、研究与展示深圳美术发展,以此积淀城市文化,记录城市文脉。

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负责人陈旭霞介绍,关馆一直不间断收藏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对藏品的保存和整理。近年关馆整理编撰了藏品目录,2021年已将藏品按照收藏的时间序列整理成目录集出版。关馆对藏品的梳理从多个维度展开,并根据作品及艺术家的艺术传承关系进行藏品整理、研究,策划展览、出版研究集等。

“改革开放以来工作、生活于深圳的艺术家群体的作品,不论作品类别、创作形式如何,都是构成深圳这座‘先行示范区’文化色彩的一笔”,陈旭霞表示,我们希望收藏脉络逐渐与深圳本土的艺术文脉、中国百年来的艺术发展形成关联。“以版画作品收藏为例,关馆收藏了老中青几代深圳版画艺术家的作品,如其加达瓦、黄三才、钟曦等艺术家,努力搭建深圳版画艺术与陈烟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版画创作,以及新中国版画、广东版画、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版画风格演变之间的脉络。”

关山月美术馆历来重视美术文献史料的收藏工作,在收藏艺术家作品的同时,同样重视艺术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收藏,包括艺术家的信件、手稿、生活照片、创作草图、展览册页、报刊发表的作品和文章原件等。陈旭霞告诉记者,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按照国家档案文献著录标准,对馆藏文献档案进行整理和著录,同时开展社会征集文献工作,为文献编撰著录索引。同时主要围绕关山月美术馆重点学术方向,搭建文献脉络和谱系,为关山月和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做好科学的资料和数据准备。

艺术品收藏是多元的,深圳本土艺术家也逐步走向全国和世界。未来,关山月美术馆会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互联互通,共同面向深圳本土艺术文脉与世界的关系。

[编辑:孙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