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视觉PHOTO

首页>龙华视觉

松元厦社区 兴振能文化 共建和谐大家庭

来源:宝安日报 发布日期:2018-07-27 10:31 龙华网字体:T|T | 有人参与评论

松元厦社区碉楼公园成为一道风景线。


青少年在振能书院学习国画。


青少年在振能书院学习二胡。


社区老党员在振能书院为青少年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故事。


松元厦社区航拍图。

■社区名片


松元厦社区


松元厦社区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东南部,下辖松元厦、福兴围及南大富3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社区紧紧围绕发展为中心,切实将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健全灵活开放的社区教育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社区全域育人环境,努力提升社区全体居民综合素质。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广东省宜居社区”、“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深圳市绿色社区”和龙华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二十多项集体荣誉称号。



观湖东南部,有一社区名松元厦,昔日陈氏家族千里跋涉,徙居于此。这是一片人文荟萃的土地。


走在社区里,古老的碉楼与现代的住宅小区相得益彰,形成了如今的松元厦。一座雕梁画栋、翘檐飞角的始祖宗祠映入眼帘。“源从长乐、业创宝安”,这副镌刻在宗祠大门上的对联,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松元厦的由来。祠堂内数百年的石砖、石壁,似乎都在为后人讲述着一个风雨沧桑的松元厦。如今,继往开来的松元厦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格局,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社会组织与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与服务之路。


社区文化“振能书院”打造振能品牌客家文化


近日,社区里一场庄重的拜师礼吸引了不少居民围观。这是振能书院开班仪式上的一个精彩环节,数十名7到15岁的社区少年儿童正式成为振能书院第二期学员。


振能书院是基于松元厦社区振能公“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和陈氏祠堂的文化发展起来的,是松元厦社区打造的精品项目。这期振能书院共开设了二胡、国学、国画、毛笔书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作实践、功夫、剪纸等暑期公益课程,其中多项课程的主讲老师是社区有一技之长的“五老”骨干。


担任“振能书院”国画公益培训课主讲老师的陈炳林,今年已经77岁,是土生土长的松元厦人,也是深圳油画界最早一辈的拓荒牛。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南大道邓小平画像广场上那幅巨型邓小平油画的创作者就是他。虽然平日工作繁忙,但接到担任“振能书院”国画公益培训课主讲老师的邀请后,他欣然接受,用一颗乐于奉献的心关爱社区的孩子,用永不褪色的热情为社区下一代发挥余热。而年近八旬的松元厦麒麟队负责人陈佛生、书法家陈炳基等一批德高望重的“大名人”,也纷纷加入到“振能书院”公益培训课主讲老师的行列,亲力亲为教授孩子们传统武术、毛笔书法等课程,为社区的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快乐暑期生活。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振能的良好家风;“振于无境、能而有为”是振能的精神,一代代振能人将这良好的家风及精神在松元厦传承,让传统文化与艺术回归社区,共同振兴振能文化,打造“振能”品牌客家文化共享社区,为城市文化品位提升探索新路。


与此同时,振能家训家风文化长廊也正在打造中。松元厦社区通过振能家训家风文化长廊的建设,把社区党委成员、居委会支部书记的家训家风故事在社区中亮出来,以党建引领家训家风建设,通过振能公仆、振能群英、五彩振能人等板块,把从政从商从善的社区能人家训家风亮出来,促进社区大融合的同时,打造松元厦好家训好家风社区。


居民自治用小空地撬动社区大治理


在松元厦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陈杏儒看来,要把松元厦打造成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的幸福社区,“幸福”二字不简单。在不忘先人祖训的基础上,更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一切新鲜的美好事物,让更多人来到这里能够成为新振能人,让松元厦真正成为一个老振能人与新振能人共同幸福生活的、有归属感的大家庭。


“开放怀抱等你”。如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同治理社区,在松元厦已经不是一句空话。社区园艺师活动发动社区每个家庭认领一平方米的社区空地,在专业花艺师的指导下,把空地打造成迷你小花园。社区党委希望能以该项目为起点,在美化社区的同时,也带领居民探讨社区环境问题。通过项目,把社区党委、居民和社区联结起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今年,松元厦社区还成立了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室,工作室推动社区成立振能互助会(以居民、社会组织为主体)和振能联席会(以党委、工作站、居委会、社会组织、居民为主体),实施“三事分流”,把社区中的大事、小事、私事进行分流,实现大事政府办、小事社区办、私事自己办的目标。“三事分流,责任共担”,其主要功能是创新社区治理格局,推动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龙华新闻记者 徐蔚昕/文 陈建华/图


分享到: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彭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