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梁盈豪2025-04-29 10:58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华社发
在广东,每年5-10月是登革热的流行季节。往年,在5-6月,龙华区才会有相关的输入性病例报道,然而今年有所不同,在1月,龙华就报告了1例由印尼输入的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经“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其他人”途径不断传播,也就是说,登革热主要靠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花蚊子)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的潜伏期为1-14天,一般为5-9天;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症状严重会导致死亡,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重症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登革热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会出现“发热三痛三红”+皮疹症状:
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3招让蚊子“无缝可钻”
●清积水
换:水生植物定期换水;
清: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
翻: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养:水缸、鱼缸等适时放养鱼类。
●讲卫生
通: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扫:常打扫,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防叮咬
隔: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驱:在裸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液,并及时进行补涂;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杀灭成蚊。
境外旅游或务工注意事项
各位居民朋友前往境外旅游或务工时,出发前先查询当地登革热流行情况,优先选择无疫情或低风险区域。途中应采取防蚊措施。在境外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回国入境时应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
如入境后出现有关症状,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就诊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建筑工地防蚊灭蚊指南
建筑工地环境复杂且积水较多,工人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登革热病例,容易波及其他建筑工地。因此,建筑工地防蚊灭蚊极为重要。
环境治理:消除蚊虫孳生地
●全面清理积水容器:每日清运垃圾并清理散在积水容器(一次性饭盒、矿泉水瓶等),避免形成蚊虫繁殖场所。对建筑材料、水桶、塑料薄膜等容器积水进行清理、加盖或反扣,确保无二次积水。
●建筑材料与设施管理:定期检查水马、弯管、卫生洁具等积水隐患,水马改用沙子填充或密封灌水口。
成蚊防制:物理化学结合消杀
●物理灭蚊:在工棚、办公室安装纱窗纱门,配备蚊帐、灭蚊灯等设施;使用电蚊拍、蚊香等工具降低室内成蚊密度。
●化学消杀:委托专业队伍定期喷洒杀虫剂(如双硫磷、倍硫磷),重点针对成蚊活跃时段(清晨/黄昏)及阴暗角落;对无法清除的蓄水池、排水沟投放缓释杀虫剂或废弃机油。
人员管理:强化培训与防护
●健康监测与培训:登记工人来源及健康状况,重点关注登革热高发地区流动人员;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强调发热、皮疹等症状的识别及及时就医。
●强化个人防护:施工人员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避免蚊虫活跃时段户外作业;宿舍内配备蚊帐、驱蚊液,并保持通风防潮。
防控机制:联动疾控持续监测
●定期巡查与记录:每周检查工地积水点、卫生死角及防蚊设施,建立整改台账;雨季加强排水系统维护,雨后立即翻盆倒罐清理积水。
●联合防控机制:联动疾控部门开展蚊媒密度监测,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发现病例后及时隔离并上报,配合消杀及疫情追踪。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黄逸为 彭伟军
上一篇宝典在手,吃喝玩乐全都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LINKS
龙华政府在线|观湖政务网 |民治政务网|龙华政务网|大浪政务网|福城政务网|观澜政务网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