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奖励高达3000万元,为科技创新“加码”

编辑:梁盈豪2025-03-17 09:44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龙华区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确保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银星集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创新是龙华区跨步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龙华区坚持以新提质、互促双强,以科技创新塑造新动能。2024年,龙华区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载体提档扩容、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421亿元、增长8.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7.1%,厚植了“龙华优势”。

常怀忧患之思,方能行稳致远,在龙华区高质量前行之路上,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更加稳固,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和韧性有待增强,高能级创新平台依然较少。去年10月10日,有效期5年的《深圳市龙华区推动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施行,明确表示将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确保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精准聚焦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若干措施》基于近几年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政策的实施成效,在《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修订)》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共10章36条。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若干措施》包含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创新平台建设专项、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创新社区专项、科技金融专项、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科普专项,明确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同时强化政策引导作用,确保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总额控制、择优资助的原则,《若干措施》在每年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总预算内对各类项目实施资助,对超出预算的项目按等比例方式核减。

聚焦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等方面,《若干措施》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发展“高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

其中,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奖励、科技创新奖奖励、科技计划项目奖励、院士(专家)工作站资助、软科学资助、科技服务业奖励等条款,聚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对上一年度验收通过且符合龙华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牵头单位,给予不超过立项部门资助金额的50%、单个项目最高300万元的奖励。对高成长的科技服务业企业,经评估通过的,按营业收入增速分级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稳定用工规模的科技服务业企业,经评估通过的,按工资总额增速分级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创新平台建设专项,则涵盖创新载体资助、研发机构资助、协同创新平台资助条款,助推产出高质量原创性成果,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其中,对符合龙华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给予国家级资助金额的50%、最高3000万元的奖励。

成果导向 推动创新成果产出应用

《若干措施》强调成果导向,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奖励、科技创新奖奖励、成果转化奖励等措施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应用,突出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特征。鼓励企业创新不再仅仅停留在纸面或实验室阶段,而是要切实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例如,对上一年度认定通过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上一年度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研发投入比例数据分档次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其中,对于研发投入正增长的企业,分档次给予额外最高30万元奖励。

此外,对获得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获得广东省突出贡献奖、深圳市长奖等奖项的分别给予30万元至200万元奖励。

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专项中,则将对成果转化设施建设、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创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

为构建科研成果汇聚、落地、产业化的一站式转移转化通道,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聚区,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高效转化,《若干措施》对获得认定、评估资助的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符合龙华区产业发展方向的,按深圳市级资助金额的50%,分别给予单次最高100万元,累计不超过300万元的奖励。

对广东省、深圳市重点团队,分别给予广东省、深圳市级资助金额的50%、最高500万元的资助。对获批广东省、深圳市重点团队的企业,给予连续5年、累计最高1000万元的成果转化资助。对“双一流”高等院校和位列QS世界大学榜单前500名的院校及其一级直属机构,在龙华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的,经评估通过的,按非财政资金建设投入(含租金)的50%给予资助,每年最高1000万元,最长可资助3年。

多链协同 共建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

《若干措施》突出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特征,通过培育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实验室、优化孵化载体专项奖励、科技金融专项资助等措施,推动政、产、学、研、用各领域发挥相对优势,共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创新联合体。

对获得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备案)的,分别给予50万元、25万元的认定(备案)奖励。对获得市级众创空间认定的,按市级认定资助额的50%给予奖励。

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认定奖励。对获得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的,按市级认定资助额的50%给予奖励。新认定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参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奖励。

对建设为区级及以上的创新创业社区,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另外,经评估,给予每年最高200万元的创新社区运营费用补贴,最长连续支持5年。

此外,《若干措施》还对科技贷款予以资助,对符合龙华区产业发展方向,且上年度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经评估通过的,按年度实际支付利息70%的比例给予贴息扶持;通过区科技主管部门合作的投融资服务机构担保的,按该笔贷款担保费用的50%给予贴保资助。每家企业每年合计资助最高50万元。

《若干措施》对创新创业活动也有资助,例如,对在龙华区举办的创客论坛、创客大赛、创客项目路演等创新创业活动,经评估通过的,按活动实际产生的组织费、宣传推介费、会议费(含场地费、设备及布展费、资料印刷及制证费)、安全保障费等实际支出的50%,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每年资助的创新创业活动不超过10场。

龙华区正从制造业大区向创造强区加速转变,《若干措施》的出台,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企业迈进,将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会聚龙华,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地实现自身价值。

龙华新闻记者 金璐/文 陈建华/图


[编辑:梁盈豪]
闁规鍋傜粩鎾箥椤愩垺韬柟闈涱儐濠р偓闁瑰灚鎸哥槐鎴c亹閹惧啿顤呭銈忔嫹

相关新闻

闁告瑥顑嗛崕蹇涙煣閻愵剙澶�LINKS

濮掝偅鐟ュ畷鏇㈠绩閸喚鐩庨柛锔哄妿閸わ拷|閻熸瑥鍊圭粻褰掑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 |婵ɑ鍨舵稉宥夊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濮掝偅鐟ュ畷鏇㈠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濠㈠爢鍕埍闁衡偓閸喖顫ょ紓鍐挎嫹|缂佸倸绻愰悡鍕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閻熸瑥鍊圭欢鍫曞绩閸喖顫ょ紓鍐挎嫹

婵烇絽宕﹢鐑藉棘娴煎瓨顦紓鍐挎嫹|婵烇絽宕﹢鐑藉绩閸喚鐩庨柛锔哄妿閸わ拷|缂佸倸绻掗弫顖滅磾閿燂拷|缂傚啯顨嗙粻鍦磾閿燂拷|闁告顨呴崠妤冪磾閿燂拷|闁烩晜鍔楅弫顖滅磾閿燂拷|閻庤绻傞悾銊х磾閿燂拷|濮掝偅鐟ラ惌鏍磾閿燂拷|闁稿繐顦板Σ鎴犵磾閿燂拷|闁秆屼簻閸栨绱旈敓锟�|閻庤绻傞悾銊╁炊娴犲些缂傚喛鎷�

濞存粎鍎ら惃顖滅磾閿燂拷|闁哄倹婢樺畷鏇犵磾閿燂拷|濞戞搩鍘介弻濠勭磾閿燂拷|濞戞搩鍘煎畷鏇犵磾閿燂拷|濞戞挻绮嶉弻鐔虹磾閿燂拷|闁告顨嗛弻鐔虹磾閿燂拷|闁告牗顨嗛弻鐔虹磾閿燂拷|闁哄倻澧楀顔剧磾閿燂拷|闁煎灚宕橀鍡欑磾閿燂拷|闁瑰吋绮庣€氬嫮绱旈敓锟�|缂傚啯鍨跺Σ锟�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6092393闁告瑱鎷�

Copyright   ©by ilonghua.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