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不仅体现在市民的言行举止中,也反映在一个城市的公共建设上,四处可见的告示牌、广告牌更加是一个城市的门面。五月中旬,记者走访了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发现部分公益广告由于日晒、风吹、雨淋等原因导致褪色破损和残缺,还有少数场所公益广告被违规粘贴的小广告给遮住了。公益广告作为城市文明最直观的体现之一,只有时刻维护好,才能让城市的文明面貌焕发光彩。
龙华汽车站周边宣传栏上的公益广告脱落。
新澜大道附近一宣传栏未得到维护。
镜头1
公益广告、宣传栏未及时维护
走访地点:新澜大街附近社区、竹村附近、龙胜路东二村、龙华汽车站。
记者观察:在居民区中,四处可见宣传标语与宣传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吹日晒雨水侵蚀的情况下,不少居民区里的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都出现褪色、破损的情况,更有部分公益广告已遍布霉菌,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记者在新澜大道边上的众安街上行走时看到,张贴在居民楼外,科普电动车起火危险的海报与另外两张已经看不清内容的海报已经发霉了。
记者来到龙华汽车站看到,公交车站广告箱内破损掉落的广告海报特别显眼。在汽车站对面马路上、公交车站台的后方还有一处疑似荒废的宣传布告栏,上面的广告早已分辨不清,依稀可以看到宣传栏上有公益宣传四个字,但下方的布告板上,能辨别出来的都是各类办证、买卖驾照分的不良广告。
清湖地铁站B出口附近的公益广告墙上贴着一些小广告。
龙华汽车站附近地面印满小广告。
镜头2
部分地点小广告遍地飞
走访地点:龙华汽车站、清湖地铁站、上塘地铁站、观澜长途客运站。
记者观察:在人流量高的地方,地上总是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小广告,办证的、买卖驾照分的等等。
在龙华汽车站继续走着,记者在地上看到一张小广告,弯下腰想要捡起来,却不料这小广告是直接贴在地上的。附近的环卫工人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每天都有新的小广告被人悄悄贴在地上,他们要花费很大精力铲下来,“结果现在他们直接用油漆印在地上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抹除”,环卫工人指着龙华汽车站附近一人行横道告诉记者。
而在清湖地铁、上塘地铁站附近,记者也都看到各式各样的小广告。有的贴在地上、有的贴在安全柱上、有的贴在路灯柱上。
龙观大道天桥遍布涂抹痕迹。
大浪华旺路与华繁路交会路口,一块公益广告牌有乱张贴的痕迹。
镜头3
“牛皮癣”虽除但疤痕还在
走访地点:龙观大道附近、龙华公园附近、大浪华旺路与华繁路交会路口。
记者观察:“牛皮癣”虽然在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相对猖獗,但在龙华大部分地方已经不见踪迹,但在细微之处还是能找到他们存在过的痕迹。
行走在龙观大道上的一行人天桥,桥内侧肉眼能见的位置都经过了一番涂抹,底下盖住的是曾经贴着的小广告。同样的涂抹情况在多个地方都有出现,例如大浪华旺路与华繁路交会路口,张贴了很多扫黑除恶的宣传,十分显眼。但是,部分宣传广告上有乱张贴、乱涂抹的痕迹。路口一块爱护卫生环境主题的宣传广告牌上,也有以涂抹覆盖乱张贴的痕迹。除去乱张贴的小广告是值得夸奖的事情,但在除去之后如何恢复如初的面貌,仍需大家思考解决。
红山地铁站A出口附近大部分工地围挡没有张贴公益广告。
镜头4
工地围挡缺少公益广告
走访地点:红山地铁站附近、竹村地铁站建设工地附近。
记者观察:工地围挡是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新景观和公益广告宣传的重要阵地。在工地围挡刊载公益广告是深圳市文明城市创建、扫黑除恶宣传、森林城市创建等工作的重点要求。
记者在走访时看到,民治红山地铁站A出口附近,工地围挡大部分都没有张贴公益广告,远远地望去都是蓝色的围挡。在竹村地铁站建设工地外围,马路边上的部分围挡没有按要求粘贴公益广告。
龙华新闻记者 蔡达菁
本版图片摄影:龙华新闻记者 蔡维泽 蔡达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