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视觉PHOTO

首页>龙华视觉

【特区40年·华光】40个亮点闪烁 展中轴新城风采

【特区40年·华光】40个亮点闪烁 展中轴新城风采

来源:龙华新闻 发布日期:2020-10-13 09:08 龙华网字体:T|T | 有人参与评论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变革进程中,龙华已发生令世人瞩目的翻天巨变。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与深圳经济特区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龙华也走过了一条令人惊叹的改革发展之路。

改革与开放还让龙华有强劲的发展实力,也拥有了更加豁达的胸怀,包括经济建设、人才成长、文化容纳等。

这是一条奋进之路。由偏居“关外”到“中轴新城”,从“三来一补”到“数字经济先行区”,从服务几千人到对300万人口的基层治理改革……40年来,龙华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和城市面貌,还带来了另一种深入骨髓的变化——眼界、胸怀、思维与能力都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这是一条荣光之路。龙华建区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抢抓机遇、乘风破浪,向新时代交出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镌刻下一个个闪光亮点。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龙华区再次出发,着力打造“一圈一区三廊”,向着“湾区脊梁·中轴新城”的目标奋勇前行。

今年8月,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龙华新闻策划推出《经济特区40年·华光——龙华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系列报道》,围绕跨越、改革、产业、民生、生态、文化、治理等篇章,回顾了在龙华发生的全面深刻的变化。

今天,我们再次将热切的目光投注在龙华,梳理出其改革发展路上的40个亮点。这40个亮点,充分展现了龙华在不同的领域不同角度的“闪亮之处”——既有彰显开放创新精神的改革成果,也有享誉全国的龙华地标与品牌;既有龙华经济建设发展中的排头兵,也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驻足停留,不仅仅是为40年风雨兼程的岁月赞叹,不仅仅是再次重温时代风云和沧桑巨变,更要从中获得绵绵不绝的力量与坚定不移的信念:只要我们继续以改革者的姿态整装前行,龙华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处在这一个个高光时刻,站在新起点的龙华区,正如区委书记、区长王卫所说的那样:“解放思想,全面提速。全面落实‘中优’战略,将龙华打造成为深圳和大湾区真正的中轴新城。”

以改革创新撬动龙华

对龙华人而言,两年前的10月24日中午,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龙华区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正在深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走进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居民们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社区工作者要履行好职责,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由此站在了全国的聚光灯下,基层治理的“龙华模式”也随之叫响全国。

殷殷嘱托,指引航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龙华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施展了一系列新动作: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平台,建成首个社区级智慧指挥中心,运用云指挥技术强化社会治安管控;建成“1+N”的党群服务中心和24小时党群服务V站,形成“十分钟党群服务圈”,着力构建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在北站社区建成全国首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观测基地,这里将被打造成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样板和标杆,走出一条党委领导、居民共治与自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之路,为基层治理提供充满创新性的“龙华样本”。

在龙华,改革只有进行时。敢闯敢试的龙华不断唱响改革创新之音,不少“率先”在这里落地: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率先实现自助政务服务社区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推出“政银e站”;在全省率先注册成立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是全省首个以公共文明为宗旨的公益社会组织;在全市率先建成并运行区融媒体中心,讲述新时代龙华故事;数字政府建设有关工作经验入选全省首批推广项目,智能视觉助推城市治理升级有关经验获数字政府创新案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获中国智慧城市最佳行业案例金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让龙华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城市地标读懂龙华

说到龙华,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或许就是深圳北站——这里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且具有口岸功能的大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节点;这里是深圳实施“中优、北拓”发展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未来深圳都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龙华北站新城的建设如火如荼,总部经济、国际商务、金融服务等核心功能在此崛起,打造对接港澳、辐射湾区、面向全球的“国际会客厅”,并将与龙华商业中心、梅林关门户共同构成龙华南部中央活力区的核心区。

如果说,是号称“国际会客厅”的深圳北站让更多人走进龙华,那我们还可以透过更多龙华地标认识龙华、读懂龙华。

三面环山、一水润城的龙华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圳八景之一的阳台山森林公园重峦叠障、深林茂密、怪石奇洞、溪瀑连湖;大湾区最长山水休闲长廊龙华环城绿道长百余公里,连接了7个森林公园或郊野公园、14个主要水库及水体,沿线途经八大景区和15处主要的文化景点,串联40处城市公园或社区公园。

龙华不只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引领全国女装的大浪时尚小镇,这不只是龙华区六大重点产业片区之一,还是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时尚特色小镇。国家发改委将大浪时尚小镇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典型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观澜国际高尔夫,是中国唯一获得欧、美PGA和TPC认可的国际巡回赛事指定球场,也是5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世界最大版画创作交流基地观澜版画村,是全国首个专业版画博物馆,也是全球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功能最完善的专业版画艺术博物馆。

朝智创高地铸造龙华

自龙华区成立的那一刻,龙华经济便跑出了“加速度”:截至目前,龙华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17家、百亿级以上企业8家、上市企业2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市第三;多年通过招优引强、补链强链而打造的产业链条彰显强大动能,发展后劲强劲。

数据是最直观的佐证。龙华区持续推动产业升级,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各区(新区)中唯一一个产业转型升级优秀奖。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1.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3.40亿元;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超800亿元;进出口总额5349.11亿元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2019年,全区制造业企业近19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70家,总数居全市第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0家。一批高新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崛起,锦绣科学园成为龙华区绿色工业园区典型,宝能科技园处于深圳九大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的“龙华-观澜-坂雪岗新区”中心位置,银星科技园是龙华区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国瓷永丰源等一批高端制造业品牌强势崛起,享誉全国,并走出国门。

短短几年间,龙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一步步通过腾笼换鸟、招大引强、转型升级,龙华区实现了产业经济“量”到“质”的飞速提升,形成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四大支柱产业。今天的龙华,乘着“双区”建设的东风,依靠政策、产业链、科技创新、生物医药、国际化的多重赋能,再一次迈出了坚实的前进步伐。

今天的龙华,已经具备更多更好的高质量发展基础,向着数字经济先行区的更高峰进发。今年7月,龙华区以“湾区尖兵、国际一流”为目标,率先制定出台《龙华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接下来,还将在龙华北部打造由12个数字经济产业区块组成、产值超万亿元的数字经济圈。“龙华产业基础雄厚、集群优势明显、创新动能强劲,将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形成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数字龙华。”区委书记、区长王卫道出了龙华在数字经济领域“领跑”的信心与决心。

用民生幸福托起龙华

2017年,在行政区成立后,龙华进一步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全区80%以上财政预算用于民生事业,针对百姓反映较普遍的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痛点”,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交通的发展带来城市的腾飞。龙华现代有轨电车重新定义了深圳现代交通,它不仅是深圳目前唯一一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也是国内首个成功开通的深度弱电集成轨道交通项目,国内首个采用BOT模式进行项目投融资、建设、20年特许经营、移交的有轨电车工程。港铁4号线是深港合作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也是龙华区市民出行的最重要轨道交通线。10月28日,4号线延长线即将正式开通,届时它将全面贯穿龙华南北。实行免费通行的梅观高速正进行市政化改造,打造产值超3000亿元的梅观创新产业走廊。贯穿龙华区南北中轴的梅龙大道—大和路—民和路—泗黎路4条路已经更名为“龙华大道”,未来将是龙华核心功能集聚和城市形象展示的“主轴线”和龙华城市转型提质的“综合脊梁”。

日趋便利的交通让龙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各项民生福祉也协同并进。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龙华正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更多人在这片热土上筑梦、逐梦、圆梦。

2017年以来,龙华区大力推进学位建设,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超120亿元,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学校52所(含部分借址开办学校),学位约9万个,学位增量、增幅连年位居全市前列。

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龙华探索出了推动文化快速跨越式发展的独特道路,成就了观澜古墟活化、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观澜河国际龙舟赛等一个个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在聚光灯下,全国首个民法主题公园在龙华试开园;深圳书城龙华城打造成了全国首家5G智慧书城,不仅开创了新的书城模式,将书变成“读书+”“书业+”,让书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也将书与生活相融合,将书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在时代春风的吹拂下,龙华栉风沐雨,开拓奋进,实现了一次次超越,让自己从内到外发生了让人赞叹的变化。展望未来,龙华将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以更大的担当,创更强的业绩,谱写经济社会发展华章,在新时代发出更大的光亮。龙华新闻记者 徐蔚昕

牢记嘱托争当改革尖兵幸福龙华迈上康庄大道

2019年9月4日,龙华区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

深圳北站。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变革进程中,龙华已发生令世人瞩目的翻天巨变。从小墟镇到都市核心区、从几千人小镇到300万人的基层治理改革示范区、从“三来一补”到“数字经济先行区”……昔日的稻香农庄蝶变成今日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为什么能发生这样的巨变?近日,龙华区有关部门整理出40项亮点工作,给出了人们心中想要的答案。

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龙华区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正以“二次创业”的勇气,以更高的担当和站位重新出发,解放思想、全面提速,将龙华建设成为真正的“深圳中轴脊梁”。

1、牢记总书记嘱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龙华模式”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社区公共服务、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等情况,对深圳、龙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给予肯定并殷殷嘱托。龙华区牢记嘱托、奋力作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全面总结北站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聚焦建设基层党建先进区的目标,以争当尖兵、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华模式”。龙华区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智慧平台,建成首个社区级智慧指挥中心,运用云指挥技术强化社会治安管控。建成“1+N”的党群服务中心和24小时党群服务V站,形成“十分钟党群服务圈”,着力构建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同时,全国首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观测基地在北站社区落户,北站社区将打造成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样板和标杆,走出一条党委领导、共治与自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之路,为基层治理提供充满创新性的“龙华样本”。

2、推动产业工人转变为“社会建设参与者”

龙华区是外来人口大区、产业大区,产业工人将近130万人。为了破除社会融合壁垒、激发社会参与活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融合龙华,在区委领导下,龙华区委政法委启动了“产业工人参与型治理模式创建”改革项目,在全区各街道分别选取一个人口结构典型社区,并选取富士康、锦绣、联华等三个厂区,着力实施6个参与型社区和3个参与型厂区治理创新项目,打造产业工人的新型治理体系,推动将产业工人从“社会治理对象”转变为“社会建设参与者”。项目开展以来,以“清湖租客自治会”“新澜联防安全型社区”为代表的一批亮点项目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实效。在第五届“粤治-治理现代化”广东探索经验交流会上,该项目从近百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以专家评审投票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17-2018年度广东省政府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并被纳入从2014年开始创建的广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案例库。

3、全国基层改革创新案例: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

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于2014年10月30日在全省率先注册成立,通过“政府授权,媒体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文明促进专项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创建示范引领作用,搭建政府和群众之间畅通便捷的沟通桥梁,有力促进龙华公共文明氛围形成,是全省首个以公共文明为宗旨的公益社会组织。该组织以“文明众筹文明共享”理念,积极引导群众当主角,参与文明建设的系列创新实践,在全区燃起热烈的“文明之火”,进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践行日常运营管理,宣传推广新时代新思想,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国基层改革创新案例评选中,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名列全国50个优秀案例之一,广东省仅两例上榜。

4、“龙华经验”全国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

龙华区高标准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完善“三全三化”工作体系,扎实做好“六个结合”,提升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连续两年获政务公开工作“金秤砣奖”。龙华区为深圳基层政务公开唯一的试点成果推广应用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经验在国务院网站刊登。龙华区全面优化政务服务,率先实现自助政务服务社区全覆盖,实现429个事项“不见面审批”、134个事项“秒批”、一窗证照结果100%全国包邮。全国率先推出“政银e站”,构建“1+6+50+N”网点式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五厅”政务服务新模式。门户网站建设经验入选省电子政务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并获国务院官网刊登。数字政府建设有关工作经验入选全省首批推广项目,智能视觉助推城市治理升级有关经验获数字政府创新案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获中国智慧城市最佳行业案例金奖。

5、做深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开展受处理人员回访监督

龙华区纪委监委创新开展受处理人员回访监督工作,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受前三种形态处理人员开展全面回访,2018-2019年,共计回访216人,涉及单位52个。既全面了解受处理干部后续情况,帮助“跌倒的党员干部”重新站起来,又督促涉事单位严格执行处理决定,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促进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同时延伸监督执纪工作触角,拓展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内涵。通过回访和帮扶教育,目前有10名受处理干部在处分期满后,因表现突出得到了提拔或重用。此项工作获评“2018年度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十大创新项目”,受到市纪委监委表彰,并在全市范围推广。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施克辉同志在深圳调研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6、画好最大同心圆:打造全市统战示范阵地

龙华区建设全市统战阵地示范样板,以区民主党派服务中心作为示范点,建立民主党派工作综合性枢纽平台,规范民主党派联络员、经费使用等管理机制,为全市民主党派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巩固发展14个园区(楼宇)统战工作基地以及6个区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宝能科技园被中央统战部评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形成园区(楼宇)统战工作新局面。实现街道统战基地整体覆盖,指导龙华街道建立全市首个街道统战工作基地,2年内在全区建立起28个统战阵地。形成基层统战工作特色品牌,结合辖区特色,分别建立起观澜版画基地“同心e站”、大浪时尚小镇“同心之家”等特色统战阵地,开展“同心荟”“春茗会”等特色传统活动,打通基层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

7、五驱动五融合:龙华区率先建成融媒体中心

龙华区以抢抓机遇、勇立潮头的决心,扎实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区融媒体中心,开创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全新局面。2019年4月,借机构改革历史契机,龙华区新设区融媒体中心。区委宣传部以“精准领会、精确研究、精细策划、精密实施”为工作要求,以“平台再造、资源整合、媒体共融、流程优化、移动优先”为总体思路,通过“改革、平台、品牌、机制、惠民”五个驱动赋能,推进“组织、空间、渠道、流程、服务”五方面的融合。区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5月下旬在全市率先建成并试运行,9月4日列入全市首批区级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形成了包括报、台、网、两微一端和龙眼视频栏目的“6+1”融媒体宣传矩阵,初步建成了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和综合信息服务枢纽,实现宣传统筹力、信息覆盖力和传播影响力“三个有效提高”。全市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龙华举行。龙华区媒体融合发展入选深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实践案例。

8、华南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

深圳北站位于龙华区民治街道,于2007年开工建设,2011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且具有口岸功能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节点。深圳北站枢纽是深圳实施“中优、北拓”发展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未来深圳都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区具有“高铁枢纽+中心区”双重属性,地铁4、5、6号线从北站枢纽经过。未来,该区域还将引入深惠、深大城际线以及其他地铁线路。以深圳北站为核心的北站商务中心区是龙华区六大重点片区之一,全市17个重点开发片区之一,是推动龙华发展的重要引擎。龙华区积极推进北站新城建设,以高标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客厅”。伴随着广深港高铁正式开通,北站商务中心区更深地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下,龙华区正以“高铁经济”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

9、全国女装看深圳:大浪时尚小镇

大浪时尚小镇位于龙华区大浪街道,总体规划面积11.97平方公里,重点布局高端品牌服装服饰、时尚文化等创意产业,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是龙华区六大重点产业片区之一,被列入深圳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单位。小镇有500多家时尚企业入驻,并且有许多服装品牌的企业总部在此落户。据中国服装协会统计,大浪服饰占全国一类商场服装类销售额的30%,形成了“全国女装看深圳,深圳女装看大浪”的产业格局。大浪时尚小镇为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时尚特色小镇。国家发改委将大浪时尚小镇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典型案例,在全国进行推广。大浪时尚小镇着力打造时尚总部聚集、设计师汇聚、品牌荟萃、活动突出、消费活跃的时尚产业集群和以原创、设计为特征的世界知名时尚中心。

10、世界最大版画创作交流基地:观澜版画村

观澜版画村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位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陈烟桥的故乡——深圳龙华观澜街道牛湖社区,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客家排屋形式。2006年以来,观澜街道结合陈烟桥故居和百年客家古村落的优势,在中国美协和宝安区委区政府、龙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影响最深的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多年来,已吸引世界各国1000多名版画家入驻创作。中国版画博物馆是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整体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首个专业版画博物馆,也是全球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功能最完善的专业版画艺术博物馆,更是具有作品展示、学术研究交流、文化艺术教育等功能的国际化平台。

11、面向世界的会客厅:民治观澜国际化街区

深圳市规划打造20个国际化街区,龙华占有2个。2019年9月,龙华区出台了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分三步走,高水平建设集约高效、人才聚集、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国际化街区的路径图:到2022年,建成观澜国际化街区和民治国际化街区,培育若干个国际化街区创建点;到2025年,以2个国际化街区为示范,带动全区国际化街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国际化街区成为龙华新时代国际化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助力龙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1月18日,全市首个国际化街区服务中心——观澜国际化街区服务中心的正式启用,标志着龙华迈出国际化建设的关键一步。该片区版画、红木、高尔夫等国际化元素汇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前景广阔。民治街道国际化街区则位于高铁枢纽深圳北站周边,建成后将成为能够代表深圳都市核心区形象的世界级商务中心区和“国际会客厅”。

12、深圳八景之一:阳台山森林公园

阳台山位于龙华、南山、宝安三区交界处,海拔581.7米,是深圳市西北部的最高点。2020年6月“羊台山”正式恢复原名“阳台山”。由于其层峦叠嶂、深林茂密、怪石奇洞、溪瀑连湖,2004年被列为新“深圳八景”之一,2005年3月,阳台山森林公园正式揭牌,成为深圳市首家市级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28.52平方公里。森林公园地势以大阳台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形成中间高、四面低的高丘陵、低山地貌特征。山内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非常丰富。园内森林总覆盖面积在98%以上。大浪入口广场(大浪文化公园)位于阳台山森林公园东部,是公园的主要入口。2012年12月12日,龙华区在大浪阳台山森林公园广场举行“胜利大营救”主题雕塑揭幕仪式。雕塑再现了抗战期间“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事件,该公园也成为深圳市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抢抓机遇打造产业高地 智慧龙华瞄准数字经济


观澜高新园区。

龙华现代有轨电车。

宝能科技园。

地铁4号线贯穿龙华南北。


利亚德光电集团生产线。


13、大湾区最长山水休闲长廊:龙华环城绿道

龙华区环城绿道于2017年7月正式开建,规划全长135公里,分为门户示范段、城市活力段、人文体验段、生态休闲段四大主题段。其中,人才绿道位于民治西段,是全国首条“引才育才”主题绿道,已投入使用,其设计理念围绕人才的成长之旅展开,通过大量的人才元素融入绿道景观的方式,打造“串园景连山城,敬人才享自然”的环城绿道典范,彰显深圳爱才、聚才、识才、育才的态度与决心。龙华环城绿道坚持“环山贯水、串景连园”的特色,选线连接了7个森林或郊野公园、14个主要水库及水体,沿线途经八大景区和15处主要的文化景点,串连40处城市公园或社区公园。“大环套小环”相互配合,可满足骑行、徒步、散步、登山、亲子休闲、踏青游玩等不同出行需求,形成多节点、多功能的复合型绿道。2019年11月1日,龙华环城绿道人才绿道示范段正式开通,加上此前已经开通的大水坑段和阳台山段,环城绿道开通总里程达39.6公里。

14、亚洲最大高尔夫球场:观澜国际高尔夫

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福城街道以及东莞市部分地区。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梅观高速、莞深高速、机荷高速的交会处,并通过这三条高速公路与广深、深汕、惠盐等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一小时车程范围覆盖香港、深圳、珠海、惠州、东莞、广州等地。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有12个锦标级218洞高尔夫球场,是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也是中国唯一获得欧、美PGA和TPC认可的国际巡回赛事指定球场,也是5A级旅游景区。已经举行了逾50次国际大赛和国际巨星到访活动,曾取得了连续12年高尔夫世界杯比赛主办权。

15、龙华连获全市唯一产业转型升级优秀奖

龙华区持续推动产业升级,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2019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2019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0家,以98.71分获得2017年度全市各区(新区)产业转型升级考核工作考评得分第一名。2018年龙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1.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3.40亿元;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超800亿元;进出口总额5349.11亿元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根据21项考核指标通过单位自评和综合评价,以96.74分再获产业转型升级考核第一,并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各区(新区)中唯一一个优秀奖。

16、一批高新产业示范园区崛起

龙华是深圳的产业大区,2019年全区制造业企业近19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70家,总数居全市第三。龙华区拥有工业用地约33平方公里,超过1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有653个。这其中,一批高新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崛起:锦绣科学园获“深圳市海绵城市节能环保产业园样板”“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建筑群示范基地”“智能化园区示范基地”等称号,成为龙华区绿色工业园区典型。深圳宝能科技园处于深圳九大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的“龙华-观澜-坂雪岗新区”中心位置,用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68万平方米,是原特区外新的产业聚集区域,也是深圳市新城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银星科技园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是龙华区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以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现有企业400余家,聚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创建“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基地”的全生态产业链,先后引进包括富士施乐、银星智能、深圳市数字生命研究院、罗兹曼国际转化医学研究院等重点企业,年产值达200亿元。

17、数百重大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

龙华区始终坚持以大投入带动大开发、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2017-2019年,龙华区成立的这三年间,集中开工10批次共26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350亿元,有力撬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2240亿元,为龙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强劲动力。2020年1-7月,龙华发展亮点不断呈现,8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户,宝能汽车公司建设新能源汽车总部,亦诺微医药科研成果全球瞩目。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连续8年保持高位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翻番;城市功能环境更加优质,六大片区建设全面提速,城中村改造、治水提质等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每年完成超百项民生实事,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进步。

18、构建湾区中轴万亿产业带:梅观创新走廊

在龙华区内,梅观快速路纵贯深圳中轴,长约20公里,由南向北依次串联南大门、深圳北站、华南物流园、富士康、华为、观澜高新园、鹭湖科技文化片区、九龙山、大富工业区、北大门等重要空间节点,总面积约96平方公里,是深圳市中轴提升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为给湾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龙华区借鉴128公路转型经验,以2019年12月梅观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改造开工为契机,加快释放梅观创新产业走廊沿线1.2平方公里土地空间,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高水平规划建设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并依托周边九龙山、深圳北站等片区,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主力区,加快构建产值超万亿元的区域性创新走廊。

19、十大举措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

龙华地处深圳中轴,产业基础雄厚、集群优势明显、创新动能强劲,借与腾讯公司签约共建产业区块链联盟契机,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创建名园、名企、名品一体化的高端产业园区,促使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7月,龙华区制定出台《龙华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十大举措》,从生态体系、产业链群、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1+8+1”的发展措施,启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引擎,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到2023年,全区将构建2个千亿级、6个百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链群,形成“两基地多节点”空间格局,建成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打造国家级区块链创新中心和具有湾区一流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20、全国最大台资企业:“工业巨轮”富士康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于1988年在深圳龙华地区投资建厂,在大陆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其中大陆总部位于龙华科技园。集团多年来致力于研发创新,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研发包括:纳米技术、绿色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精密模具技术、服务器技术、光电/光通讯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集团在智权管理上努力耕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中位居前列,而且是全球前20名中唯一上榜的华人企业。2020年疫情期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龙华园区建立口罩生产基地,日产量约为27万只口罩。富士康借助自身在生产管理、市场协同、技术输出等方面的能力与优势,打通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从源头增加医用口罩的生产供应。

21、全球高端屏显产业标杆:利亚德光电

利亚德光电集团成立于1995年,旗下拥有23家国内控股企业、8家海外企业、4000余家经销伙伴、9大生产基地及7大国际营销中心。利亚德光电在龙华区大浪街道拥有12000平方米现代化的生产基地,是利亚德智能显示板块重要生产制造基地之一。利亚德光电LED显示屏占据了14%的全球市场份额,尤其是其研发的小间距高清LED显示屏,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利亚德光电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和节庆活动,包括2008年奥运会舞台LED项目、2010年上海世博多个场馆建设、2010年广州亚运会多个场馆建设和2019年武汉军运会开闭幕式总制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和联欢活动全面视效服务、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测发大厅LED显示屏幕保障等。利亚德连续20年为央视春晚打造LED显示屏。

22、中国医用敷料产业龙头:稳健医疗

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是珠海稳健,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19家,员工总数已超过10000人。公司现位于龙华区布龙路660号稳健工业园,是中国医用敷料产品龙头企业,产品已进入全国2500多家医院和4万家药店。2020年疫情发生后,稳健医疗组织员工加班开展生产,并在龙华开辟“第二战场”,15天内上线防护服和口罩生产。1-5月,稳健医疗各个生产基地不断为国内各地特别是抗疫一线提供各类口罩、防护服;同时积极助力全球抗疫事业,输送到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2020年稳健医疗真正做到春节零休假、24小时不停机、口罩产能突破1500万只/天,累计向全社会供应565万件防护服、10.8亿只口罩,社会捐赠760万元以上。稳健医疗制订规划,未来将投资6亿元在龙华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防疫产品研发生产和储备基地”。

23、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户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位于深圳龙华的广东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以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开展组建工作。这是深圳市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目前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后,该中心重点面向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先进治疗、生物医用材料及设备、健康康复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需求,将采用“公司+联盟”的方式,以产学研密切融合、网络协同创新模式为依托,打造一个创新、创业、产业融合的开放性平台。作为龙华区重点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区产业链条和创新载体不断拓展。

24、新能源汽车全球总部:宝能汽车集团

2020年5月30日,深圳市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宝能汽车集团全球总部和深圳超级工厂(深圳整车基地)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原长安标致雪铁龙公司所在地,总用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宝能汽车公司在此建设新能源汽车全球总部、深圳高端生产基地及研究总院项目,项目涉及产线改造、产品开发、工程建设等内容。宝能汽车深圳工厂拥有完整的汽车研发生产链条和行业标杆的汽车研发生产技术。宝能汽车将通过软硬件升级,持续提升产能,未来将实现整车85万辆、发动机5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同时,将导入宝能汽车增程式和观致SUV等全新高端产品生产,力争2020年四季度实现首车下线。

25、港铁(深圳)4号线贯穿龙华南北

港铁(深圳)4号线是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南北走向的一条骨干线路,南起港深边界的福田口岸,与港铁落马洲站实现无缝对接;往北连接龙华二线拓展区,途经深圳北站、龙华,直至龙华区观澜牛湖站,全线总长度31.3公里。其中,4号线福田口岸至清湖段(一、二期工程)线路总长度20.5公里,共设15个站点,其中7座地下站、1座地面站和7座高架站,是采用6节编组的A型地铁列车。4号线最小行车间隔2.5分钟,日均客流量由初期24万人增至66万人(2019年日均客流量),最高突破79万人,为运营初期日均客流量的3倍,平均满载率高达117.8%(2019年),居全市首位。4号线是国内第一条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方式,由港铁(深圳)投资、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项目。目前,4号线延长线清湖至牛湖段(三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全线车站已封顶,正在紧张进行开通前试运行,将于2020年10月28日正式运营。港铁(深圳)4号线是深港合作发展的重大里程碑,是龙华区市民出行最重要的轨道交通线。

26、深圳的唯一:龙华现代有轨电车

深圳龙华现代有轨电车是深圳目前唯一一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国内首个成功开通的深度弱电集成轨道交通项目,也是国内首个采用BOT模式进行项目投融资、建设、20年特许经营、移交的有轨电车工程。电车一号线工程于2015年7月30日开工建设,2016年底完工,2017年10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是地铁4号线的接驳线,线路总长约11.72公里,设站20座。路线位于龙华主干道上,途径商业区、校园、工业区、住宅区,沿途景观优美,极大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线路单趟运量达到350人。截至2020年5月31日,龙华现代有轨电车累计运送客流约1407万人次,日均客流强度位居全国首位。


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美丽龙华尽显文化魅力

深圳书城龙华城。

第二届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

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展厅。

27、龙华教育发展学位建设领跑全市

龙华区持续加大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持续在区域顶层设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革故鼎新、砥砺前行。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学校52所(含部分借址开办学校),学位约9万个。自2017年成立行政区以来,龙华区聚焦民生大局,大力推进学位建设,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超120亿元,年均增幅达30%;顺利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14所,新增中小学学位近2.8万个,增幅全市领先;新增幼儿园75所,新增幼儿园学位超过2.9万个,年均增幅27.6%,学位增量、增幅连年位居全市前列。选拔培养30名领航校长,累计引进百余名高层次人才,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持续深化集团化、联盟式办学改革,在全国率先创建未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率先实现区域学校5G网络全覆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新突破,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了新台阶。

28、全国第二:龙华建成全国健康促进区

2018年,龙华区以全国第二的成绩创建成为全国健康促进区,同年创建成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龙华健促”工作经验推向全国。2019年,“健康龙华”战略全面实施,“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格局加快构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全区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09%,位列全市第三;多家医院正在有序推进新改扩建;社康专科医生工作室达到67个,其中人民医院32个、中心医院35个;家庭医生户籍人口签约率居全市前列;两家区属医院纳入市“三甲倍增计划”,区人民医院获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认证。2015年来,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健康龙华”建设,抓紧补齐医疗短板,龙华区大力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17个,包括5个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层次医学团队、12个龙华区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龙华在全市率先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居民看病就医“一码通行”。

29、创举:梅观高速进行市政化改造

梅观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改造全线开工建设,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完工。梅观高速公路开通于1995年,是国家高速公路G94中的一段,是深圳市“七横十三纵”高快速公路网中的一纵,途经深圳龙华区、龙岗坂田等地,与莞深高速相连接。梅观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工程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将原有的双向6车道扩建为双向14车道,同时设置7处互通式立交,新增9座人行天桥。工程完工后,能够更好与周边路网联通,实现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快速交通和慢行交通分离。梅观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工程不仅是深圳首个打通全生命周期BIM设计项目,也是深圳首个将综合管廊和快速路全面应用结合的工程项目,拥有深圳南北中轴线第一条双侧管廊。该工程将在道路两侧布设综合管廊,将市政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类管线纳入其中。

30、城市转型提质“综合脊梁”:龙华大道

2019年11月,贯穿深圳市龙华区南北中轴的梅龙大道-大和路-民和路-泗黎路4条路正式更名为“龙华大道”。龙华大道全长20.3公里,其中梅龙大道段9.6公里、大和路段4公里、民和路段1.7公里、泗黎路段5公里,跨越民治、龙华、观湖、福城、观澜5个街道,南接龙华南大门梅林关,北接“深圳北大门”观澜黎光片区,串联深圳北中心、龙华科技文化及公共服务中心、九龙山科技园、龙华商业中心、观澜文化产业园五大重点发展区域,是龙华区落实“中轴提升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通过分析龙华大道沿线区域在龙华区的产业地位、用地功能及交通变化趋势,“龙华大道”未来将是龙华核心功能集聚和城市形象展示的“主轴线”和龙华城市转型提质的“综合脊梁”。

31、更宜居:城中村全面改造与提升

近年来,龙华区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特别是掀起市容环境与管理秩序“双提升”行动,为城市面貌带来了质的变化。2018年开始,龙华区全面打响城中村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圳市龙华区“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4+4+2”模式,分3年时间完成334个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弱电管线、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生活污水“十大治理”行动,下大力、出实招,为城市居民提供宜居宜业崭新环境。其中2018年完成136个村、2019年完成136个村、2020年完成62个村,治理总面积约1433.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其中,民乐村治理经验获中央督导组高度肯定。这一过程中还涌现了上围艺术村、鳌湖艺术村等一批“古村活化”的典型。

32、城市与自然对话平台:观澜河湿地公园

观澜河是深圳五大河流之一,也是龙华的母亲河。全长14.2公里的观澜河干流自南向北穿城而过,构成了龙华区中轴血脉。为把昔日的“乌龙江”变成“清溪川”,近年来,龙华区积极统筹流域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各项水务工程,填补基础设施短板。观澜河人工湿地公园建设用地面积为4.3万平方米,共分为人工湿地、生态氧化池、生态砾石床、生命之泉、生态堤岸以及运管附属设施六部分,形成一个大型“净水池”,主要对龙华水质净化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得排放至观澜河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兼顾了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生态景观游憩休闲功能。为让更多市民享受生态环境优美带来的福利,湿地公园专门设立亲水体验区。


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美丽龙华尽显文化魅力

观澜河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3、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深圳民法公园

深圳民法公园由深圳市司法局与龙华区共同建设,选址于龙华区福城街道原观澜人民公园,占地16.9万平方米,是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龙华区大力推进该公园建设,建设内容涵盖民法理念、国际和我国民法发展历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民法名人简介、民法警句格言等,为普法创造良好公众环境。公园内将建成国内首家民法博物馆,展示民法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公园定位为民法知识传播载体的同时,追求文化品位,构建一个民法主题乐园、深圳文化博览园。2020年6月,我国《民法典》颁布实施,深圳民法公园将在《民法典》的宣传中发挥独特作用。

34、全国首家5G智慧书城:深圳书城龙华城

深圳书城龙华城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计划的重点项目。作为深圳书城6.0版本,突出亮点体现在“三高一强”:美学化程度高、生态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强大,并有“层楼叠榭”“竹林幽径”“小桥流水”等特色主题场景空间设计。龙华书城作为深圳出版集团的全国首个5G智慧书城,对于深圳和龙华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也是龙华区推进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公共文明提升、文体设施倍增、大众文化惠民、文体产业培育等四大计划,努力打造全市文化创新引领区的举措之一。龙华书城不仅开创了新的书城模式,将书变成“读书+”“书业+”,让书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35、全市首家少年儿童流动图书馆

龙华区以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为背景,坚持“以一米的高度看城市”,将目光聚焦到儿童阅读领域。全市首家少年儿童流动图书馆的启用以及少儿“共享图书”项目在龙华推出,是深圳探索阅读共享全新模式,提升儿童友好城区体验的又一创新举措。两辆“少儿流动图书馆”满载约8000册图书,面向24个运营服务点正式投入运营,同时配套开展儿童阅读指导活动,充分保障每一个孩子平等阅读的权利。各学校和社区均可通过预约等方式,邀请“少儿流动图书馆”来到校门口和家门口,为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

36、红色基地: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位于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社区,这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文物收集最全的纪念馆,是“广东省红色革命遗迹教育基地”“深圳市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9月,当地文化部门以营救现场建筑物为主体,多方征集当年的实物材料,建成了“中国文化名人胜利大营救纪念馆”,馆名由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题写。2018年10月,纪念馆进行改造提升。2019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8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目前纪念馆共设三个展厅,分别为一号、二号展厅和白石龙会议旧址,以图文资料、文物展陈和互动多媒体为主,通过6个篇章全面展现抗战时期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事件。

37、深圳文体名片:观澜河国际龙舟赛

深圳观澜的龙舟文化有170多年的历史。自2012年起,龙华区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龙舟赛,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规模逐年扩大,并在2017年获得“深圳市十大本土体育品牌赛事”殊荣。2014年以来,龙华区每年结合龙舟赛事,举办龙舟文化艺术节,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龙华区龙舟文化艺术节和观澜河国际龙舟赛已成深圳文化体育发展的重要名片。每年端午,“观澜河上赛龙舟”是一道壮丽的文化景观。2019年,龙华区龙舟文化艺术节以“百舸竞渡,奋进龙华”为主题,此届观澜河国际龙舟赛在保持赛事国际化及高水准基础上,充分挖掘龙华区本土优秀龙舟队伍,激发本土居民参赛积极性,首次将业余组分设为社区组和机关企事业组,充分体现了专业赛事国际化、高端赛事本土化的特点。

38、岭南版清明上河图:观澜古墟活化

观澜老街古墟起源于清朝前期,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位于观澜河畔,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是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具浓郁客家风情的商业街区遗址。古墟含贵湖塘老围,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拥有成片客家民俗风情修建群和“红楼”、“卖布街”等珍贵遗存。清末民初,河运兴盛,海内外商品会集于此,这里一度有“小香港”的美誉,成为其时宝安、惠阳地域商贸集散地。近年在龙华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观澜街道和观澜文化小镇对观澜古墟进行保护性开发,力争把这一片古墟打造成为岭南版的清明上河图,打造成古今辉映的文旅新地标和历史文化传承基地。

39、客家文化好声音: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

龙华区2018年以来,依托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每年举办阳台山全国实景山歌大赛。活动充分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填补了深圳在传统音乐和民俗文化发展上的一项空白,是龙华区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创新引领区的重要实践。比赛以“名家荟萃阳台山,麒麟起舞山歌飞”为主题,将山歌大赛与麒麟文化节合并举行,在开展实景山歌大赛的同时,突出麒麟传承和同宗同源麒麟文化交流,推动了龙华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时尚文化的传承创新。此外,大赛还充分利用阳台山优美的生态资源,在阳台山环城绿道览胜台上设置比赛点,参赛选手在大山谷里放声歌唱,回归山歌原本的内涵。

40、龙华文产款待世界:国瓷永丰源

永丰源陶瓷发轫于清乾隆年间,于今已传承至第五代,于1997年扎根龙华。国瓷永丰源公司是一家集合原材料研发、国宴瓷设计与生产、品牌营销、文化传承的综合性陶瓷企业,是龙华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共有34项发明专利,282项外观专利和951件产品版权专利。国瓷永丰源在传承中国千年瓷器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艺术,培育出更具时代感的“当代官窑”,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塑造现代陶瓷形象。作为龙华区文产传统品牌之一,曾多次承接国家任务,亮相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个国际舞台,传播“龙华制造”美名。国瓷永丰源以制造国际高端瓷器品牌为目标,致力于以瓷之道践行生活,让传统中国仪式感回归万千家庭,提升当代国人的生活审美,增进家庭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分享到:

来源:龙华新闻 编辑:卢东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