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梁盈豪2025-05-28 13:09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比赛过程中穿插本土特色文艺演出。
观澜版画基地外国艺术家现场观赛。
参赛队伍展开激烈角逐。
水上舞狮超燃助阵。
5月27日,观澜河畔聚集了不少市民游客,他们纷纷占据有利地形,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枪短炮”,在波涛荡漾的观澜河域定格一个个精彩画面。
本次龙舟赛,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文化的盛宴。赛事融合精彩文艺演出和非遗集市,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可观、可玩、可购”的多元场景。
赛事焕新彩 文化绽芳华
鼓声骤响,舞龙、舞麒麟翩翩上场,时而盘旋,时而摆尾,传递一声声平安与祝福;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班人马带来的《只此青绿》选段,以蹁跹水袖拂过龙舟竞渡的浪涛,在千年风雅中邀请观众共赴跨越时空的美学邀请;缀满鲜花的画舫,载着山歌清音的使者,凌波而来,在山水与人文间,为龙舟竞渡落下诗意注脚;由龙华区“音为有你”清宫音乐基地历经十年打磨的原创歌曲《最好的时代》在最好的舞台呈现,唱响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英歌舞“燃”动现场,岭南水上狮舞在摩托艇牵引下霸气登场,以水陆双舞台的形式,实现非遗的破圈对话。
“我是第一次看龙舟比赛,太震撼了。”来自新疆的张女士近期恰逢在深圳游玩,得知观澜河上赛龙舟,便赶赴龙华观看。
“香港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想到这么前沿、科技的一个城市,依然重视传统文化。”张女士表示,除了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也让人耳目一新,“很吸引人,龙华开展这类活动既展现了城市活力,又凸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张女士认为,广东的传统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我很喜欢这项赛事,接下来还会去其他城市观看龙舟赛。”
本次观澜河龙舟赛公开组有俄罗斯抱朴铁匠龙舟队、新加坡&马来西亚联龙舟队等国际队伍,与粤港澳大湾区龙舟豪强展开水上交锋。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队伍齐聚一堂,带来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竞技风格,让赛事更具观赏性。
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林顿大学学院应用与视觉艺术学院原院长拉曼·宾·穆哈迈德目前在观澜版画基地驻留创作。“能在观澜河上欣赏到如此精彩的龙舟比赛,我非常高兴。”当他看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联龙舟队时,尤为激动,并大声用马来语为奋勇拼搏的运动健儿喊加油。“(比赛)令人印象深刻。”同在观澜驻留创作的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学教授琳·艾伦以及阿德菲大学教授卡森·福克斯表示龙舟赛非常好看,让人感到震撼和难忘。琳·艾伦说:“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让人敬畏和感动,我很高兴在美国波士顿也开始每年举办龙舟赛。”而卡森·福克斯则表示能够在龙华观看赛龙舟,让她大开眼界,“《只此青绿》舞蹈表演非常美。”
龙舟+集市 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赛事期间,“龙舟+集市”创新模式激活河岸经济带,特色文创、国潮美食与非遗展演交织成沉浸式消费场景,打造龙舟文化嘉年华,展现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龙华范式”。
一街之隔的观湖世纪广场,特色摊位汇聚一堂,以企业公益、美食及对口帮扶、文创旅游三大主题展区共计27家特色摊位,解锁“舌尖+指尖”多重体验,让集市烟火气升腾,激发龙华的热情与活力。在这里,有赛事限定款“龙牌文创冰淇淋”让文化体验从视觉延伸到味觉,创造可品尝的城市记忆;有潮阳剪纸、皮雕技艺等非遗摊位,可供市民游客亲身体验制作,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办好一次赛,激活一座城。从赛事到文化再到旅游,龙舟赛已成为推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文旅跨界融合,逐渐丰富“业态+”模式,也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流量入口。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紧抓假期经济新风口,以精准优化旅游线路、打造多元新颖“生活场”、做强“业态+”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超级商圈IP,营造“商旅文体一体化”城市消费新场景等举措,全面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激发旅游消费无限潜力,持续引燃龙华文旅消费热潮。
龙华新闻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刘幸霖 萧蕾/文 记者 陈建华 蔡维泽/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