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坑老村建筑保留着客家传统的建筑风格,墙壁上抹上了色彩斑斓的客家元素墙绘。
青少年在茜坑老村“半亩田园”学习自然科普知识。
茜坑老村榕树洞。
辖区居民在茜坑老村亲邻小院品茶。
辖区居民在茜坑老村露营广场露营。
福城街道西部的西坑社区,“藏”着一条古村落——茜坑老村。这是一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曾用名西岭村,别名茜溪村,到了清朝末年才更名为茜坑老村。
如今,随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这条古村落又见青春、焕活力。以党建为笔、生态为墨、文化为彩,有着百年历史的茜坑老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力,福城街道以党建红促进生态绿,将茜坑老村打造成为“百千万工程”和绿美亲邻社区建设示范点。
以“绿美”和“亲邻”两个主题,福城将茜坑老村内外的露营广场、榕树洞、月公园、水公园、亲邻街、亲邻巷、半亩田园、柿子园、茜坑绿道、茜坑水库等景点进行连片打造提升,打造了一条清新自然的“茜”游路径。
踏入亲邻小巷,小路蜿蜒向前。两旁的民居建筑保留着客家传统的建筑风格,墙壁上是色彩斑斓的客家元素墙绘,生动展现客家先辈们的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曾经,这里是客家先辈们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的家园,如今,虽历经岁月变迁,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还有,小巷里的边边角角,人家栽种的绿植生机盎然、花朵簇拥吐蕊,向来者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小巷里,还有“小而美”的亲邻之家呢。近70年历史的老饭堂改造成了客家文化展览馆和居家养老服务驿站,老人在这里喝茶、聊天、下棋、做手工,怡然自得。本地居民的祖屋也打造成了便民服务、儿童学习与游玩、睦邻议事的场所。
老村里声名远扬的“半亩田园”,曾经是闲置土地,如今在党建之“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不仅是居民种植劳作的地方,也是客家农耕文化的延续。常见一对对亲子、居民在这里种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小动物偶尔出没,田园更添灵动。
沿着“茜”游路径前行,17个景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古建与生态交相辉映。茜坑老村,似书藏故事,如画展风情,诠释着生态与人文之美。时光在此放慢,生活的美好触手可及,历史的温度可感可知。
如果想收获一份清新的宁静,不妨来茜坑老村,开启一场独一无二的“茜”游记吧!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记者 陈建华 通讯员 刘菲 戴汉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