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十四五”深圳“施工图”已出 实现蓝图未来要这么干!

编辑:郑晓鹏2021-05-19 10:03内容来源:金羊网

新闻提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5年。深圳两会期间,深圳市代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擘画的未来5年蓝图变成一份详尽的“施工图”“作战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5年。深圳两会期间,深圳市代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擘画的未来5年蓝图变成一份详尽的“施工图”“作战图”!

在新的黄金发展期,深圳将要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和“双区”叠加效应,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区的示范引领效应,立足中国第一湾,跑出深圳加速度。

经济总量 到2025年要超过4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深圳将全力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到2025年,经济总量要超过4万亿元,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

两会期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交审议。《规划纲要》对深圳未来15年发展目标作出安排部署,形成“三个五年”一体安排、滚动推进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提出到2035年,深圳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

根据《规划纲要》,深圳“十四五”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左右;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万元;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科技创新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的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政府工作报告此次明确,深圳已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3%,市级科研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重从12%提高到30%以上。

当前深圳发展存在的五大差距和挑战之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存在风险”。特别是在现有国际形势下,深圳要实现“十四五”目标,必须坚持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突破口。

政府工作报告在未来五年规划中,提出加快鹏城实验室建设、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群、实施大科学装置群带动战略。在“2021年工作安排”中,还提出“支持头部企业和战略科研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央地协同创新,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开展50个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未来五年,深圳创新能级将显著提升,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一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左右,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

深港澳合作 高水平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

为增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引擎功能,《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深港澳全方位合作,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充分激发整体效应、集聚、协同效应、战略效应、辐射引领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今年在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18条措施的基础上,将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探索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扩大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争取港澳保险大湾区服务中心落户,加强与澳门在特色金融、文化创意、中医药等领域交流合作,高品质打造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促进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在推进深港澳深度合作方面,共建深港澳优质生活圈,高品质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建设,高标准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推动前海、大鹏等设立新口岸,打造口岸综合改革示范城市。

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方面,要创新都市圈发展体制机制,协同东莞、惠州优化临深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布局。在增强“一核一带一区”主引擎作用上,强化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研究规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

社会民生 超强投入确保迈上新台阶

深圳“两会”首日,在参加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与政协委员们面对面交流中,深圳市代市长覃伟中就说,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系统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成为超大型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典范。

在教育方面,加快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高中多元特色发展,超常规加快高中学校建设,建设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先进职业院校。到2025年新增幼儿园学位12.5万个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7.3万个,新增公办普高学位11万个。

在卫生健康方面,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到2025年三甲医院达30家,每千人病床数达4.5张;加强全民健康管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2021年,深圳要新开工建设中小学90所,幼儿园60所,建成普通高中9所,全年新增各类学位13万个;全市新建筹集公共住房8万套,供应3.5万套;高质量新扩建医院4家,新增社康机构35家以上。

如此巨量、大规模和超强力度的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和项目建设,在深圳过往的发展历史上是没有的,5年之后,深圳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聚力献策

深圳市人大代表王蓉:

促进全市教育一盘棋发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

“目前,市直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各区办学共20所,9个行政区中只有盐田区空白。”此次深圳两会上,深圳市人大代表,盐田区外国语小学校长王蓉呼吁,市直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落地盐田办学,促进全市教育一盘棋发展。

王蓉介绍,目前,盐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保障率全市第一,连续多年在全市基础教育保障率水平监测中保持满分;普高教育高位稳健运行,重点率56.1%、本科率97.3%,连续5年荣获“高考卓越奖”。职高教育普职融合发展,盐田户籍学生兜底保障;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基础扎实,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96.5%,全市领先。“盐田教育规模体量小,整体性优势不突出,在长期坚持内涵式发展、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下,多元发展、特色办学方面的探索从未止步,但领军学校长期缺位,品牌培育难以突破,区域教育的资源吸引力和辐射影响力受到严重制约。”王蓉表示,通过引入市直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办学资源,带动盐田教育品质跃升,助力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并实现辖区居民多年来的教育愿景,成为盐田教育高质量的迫切需求。

王蓉统计,市直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各区办学共20所,其中福田区和龙岗区最多,分别为6所和4所,其余区均为1-2所。目前,盐田有包括海心小学、田东中学、山海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在重建或新建,王蓉建议,市直属学校可根据规划项目,选定1-2所条件成熟的新建学校项目开展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共同体办学等形式的创新探索,让盐田教育品牌学校的崛起,与深圳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探索,协同发展。

深圳市政协委员马庆成:

高质量推动科技农业产业发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改革开放使得深圳的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现有农业在种业科技、种植科技、数字与品牌文化传播等方面,与特区的产业发展不匹配。深圳市政协委员马庆成认为,深圳应该站在全国先行示范的角度,高效利用现有农业用地,建设示范区高科技农业总部示范基地。

“鼓励国企、民企、科研院所等科技型农业主体参与建设,形成产、学、研、资一体化发展。”马庆成建议,利用深圳市科技创新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制定政策支持科技农业发展,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建设生物育种、精准育种、智慧农业、绿色防控、生物农业、数据农业等科技农业产业,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中山大学(深圳)农学院、深圳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深圳市农业科技创新,聚焦生物育种等“卡脖子”问题。

马庆成建议,完善农业相关土地管理与发展政策,制定科技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并试点建设科技型都市农业示范区,成立科技农业产业联盟,发挥先行先试示范作用,“大力推动高科技农业、都市农业、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等产业园区建设,运用乡村振兴战略在深圳打造高质量、高科技、高标准的特色农业科技展览馆,与特色精品村形成有效串联,推动‘农业+’多元化产业发展。”

深圳市人大代表张春杰、洪小红:

加快东部轨道交通建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军

“加快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轨道交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根据深圳市“十四五”规划,深圳要打造3个“1000公里”(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促进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对接融合,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在分组讨论中,深圳市人大代表张春杰表示,他一直高度关注东部轨道交通建设,近日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得市发改委批复,他感到十分兴奋:“16号线二期是服务东部龙岗、坪山组团内部交通走廊的轨道干线,对于支持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发展,建设东部城市新客厅,满足龙岗南居民出行,带动沿线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这条线路获批,意味着龙岗轨道交通建设开启了新征程。”

综合目前东部轨道交通建设情况,他建议,为落实深圳“构建世界一流轨道都市”战略定位和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结合全市轨网规划,应将地铁21号线、10号线东延、17号线、18号线等4条线路纳入轨网五期建设,加快推进,支撑东部中心发展。

深圳市人大代表洪小红也建议:“深圳都市圈的建设离不开轨道建设,将轨道10号线东延段纳入轨道五期首批建设,优化线站强化服务,是加快形成深圳都市圈的重要举措,对龙岗实现‘一芯两核多支点’战略布局也非常关键。”

深圳市政协委员陈晓非,深圳市人大代表薄连明、周辉、黄源浩: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婷婷

创新是深圳的根与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十四五”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起点,“作为科技工作者,当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工作,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冲锋舟’上的尖兵”。深圳市政协委员陈晓非称。

深圳市人大代表薄连明表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对于如今的深圳具有特别的战略意义。薄连明认为,如果深圳能完成目标,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全国部分产业链断链断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

薄连明表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要“补短板”与“锻长板”并重,把相对优势变成绝对优势,将和补短板同样重要。

深圳市人大代表周辉提到了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问题。他表示,这涉及创新资源、人才组织、政府管理等多方面,针对深圳的优势产业,设立创新联合体,打造产业生态链;加快打造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帮助有技术有人才但没有资本的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深圳市人大代表黄源浩还提到,目前3D视觉感知技术已经步入大规模产业化前的重要发展阶段,深圳在补全该技术产业链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做大做专芯片、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卡脖子”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深圳市人大代表武肇玲:

共享健康医疗大数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两会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健康深圳建设。具体应该怎么做?深圳市人大代表武肇玲建议,共享健康医疗大数据,助力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建设。

武肇玲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深圳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建议深圳加快推动共享健康医疗大数据立法,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采集、汇聚、存储、开发、应用及监管。同时,应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伦理标准,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分级、分类、分域管理和有效应用。

武肇玲建议,可以在坪山区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工作试点,率先成立本地数据运营机构,开展数据生态运营。加强孵化载体建设,吸引智慧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大健康和大数据等领域创新企业入驻,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此外,武肇玲建议,依托深圳医学科学院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整合、交换和使用平台。持续组织实施医学科学院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加强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应用及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公众健康、临床实践(疾病诊断和治疗)、医学科研、政府决策、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的协同创新,繁荣健康医疗领域数据智能应用,形成“健康数脑”体系。

深圳市政协委员曾义:

鼓励港澳青年到深圳创业就业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王群

作为香港在深“双创”青年的优秀代表,曾义首次当选为深圳市政协委员。为发挥深港两地优势,帮助更多香港青年北上创业就业,融入深圳“十四五”发展大局,曾义建议,政府带头支持港澳青年的创业项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港澳籍创业者来深圳从零开始创业,由于信用空白,创业贷款及拿到项目比较困难,希望深圳可以成立专门基金或津贴,让港澳青年在深的创业团队参与政府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的招投标及采购项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已经有很多政策给予港澳青年的创业补贴,但对于一位创业者来说,补贴不是最急切的问题。很多港澳青年来深圳创业前期,都会遇到信用空白的问题,因为他们前期没有资源,没有经验及没有客户基础,因此没办法拿到业务。”曾义说,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带头鼓励让在深的港澳青年企业,每家都有一定的优先采购额度,从而让他们能够开展业务,帮助他们降低试错成本,同时间接解决他们信用空白的问题。

曾义还建议多开展一些普及内地文化的培训活动。港澳青年来内地创业就业,需学会融入内地,适应内地的生活模式。“建议多支持一些内地文化普及培训活动的开展。另外,可以邀请一些有实际经验及长时间在内地生活的港澳籍嘉宾来分享在内地的实际生活经验,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参与及了解内地市场。”

[编辑:郑晓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