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五个关键词看两会深圳元素

编辑:刘婷2021-03-11 09:35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新闻提要

编者按

2021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召开的,特殊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必将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进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承担着特殊使命、面临“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的深圳经济特区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代表委员们为一个个“春天的故事”点赞,为深圳经济特区在新征程中乘风破浪、再开新局建言献策、鼓劲加油,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频频发出“深圳好声音”、讲好“深圳好故事”,为国家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建言。

本报记者从“使命”“关注”“点赞”“声音”“履职”五个方面总结了2021年全国两会上的深圳元素,敬请垂注。

使命

“在已经铺陈开来的‘十四五’蓝图上,作为多重国家战略交汇之地的深圳,有一种坐不住的使命感、等不起的紧迫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崔霞

3月,中国的“两会时间”,世界的“中国时间”。作为中国开启新征程、迈入“十四五”的第一年,本届两会不仅为未来一年,更为五年乃至十五年定下发展大计。

在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和未来5年的工作部署中,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到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到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每一项国家部署中,深圳都大有可为。

在本次大会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上,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等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中,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时,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化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在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中,提出5G网络规模化部署、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长深高速公路拥堵段扩容改造、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重点工程。在已经铺陈开来的“十四五”蓝图上,作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多重国家战略交汇之地的深圳,有一种坐不住的使命感、等不起的紧迫感。

两会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在着力推动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方面“点名”深圳,明确今年将制定和出台海南、深圳等放宽市场准入的特别措施。

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赋予了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意味着深圳将承担更多破冰探路的重大使命。国家层面的制度性安排,将助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蹄疾步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关注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不断聚焦深圳,围绕高质量发展、落户政策等多维度报道深圳。”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今天,在改革热土,深圳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仅粤海街道就分布着上百家上市公司”“在2020年面对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双重冲击下,深圳的经济体现了强大的活力和韧性”“‘来了就是深圳人’体现了深圳改革、开放、包容的新时代城市精神”……今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不断聚焦深圳,围绕高质量发展、落户政策等多维度报道深圳。

3月6日,央视新闻《新闻直播间》两会特别节目连线深圳,聚焦“我们的‘十四五’: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围绕深圳经济建设的质量、结构以及科技含量等方面,以点带面阐述了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情况。

节目中,央视记者走进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实地体验深圳的科技创新。节目提到,2020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77万亿元,从一季度的-6.6%到全年增长3.1%,实现了惊人的大逆转。“大逆转”背后是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发展,成为深圳高质量增长的主导力量。

3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为“任仲平”的重磅评论《风雨无阻的奋进征程》。在这篇写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启之际的评论中,深圳成为精彩范例。文中第七部分“成就的背后是精神,奇迹的背后有力量”专门提到:“十三五”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今天,在改革热土,深圳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仅粤海街道就分布着上百家上市公司。

3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两会锐地带》节目以“‘来了就是深圳人’,你说真的吗?”为题,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和高职毕业后落户的“95后”“新深圳人”赖晨,分享了对深圳落户政策、户籍制度改革的看法。

节目中,吴以环表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作为深圳人的自豪和骄傲,也是深圳的十大观念之一。正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样的胸怀,很多人就来了深圳,成为了深圳的建设者和创业者,共同创造了这个城市的奇迹。

点赞

“许多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像敖虎山委员一样,为深圳做法当起了‘推销员’,呼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三年来,深圳已经配置了5000多台除颤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式前的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点赞”了深圳率先在公众场所普及AED的成绩,呼吁国家立法,促进自动体外除颤器的配置。

本届全国两会上,深圳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的“点名”“点赞”。

他们当中,许多人像敖虎山委员一样为深圳做法当起了“推销员”,呼吁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这其中,以今年3月1日实施的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最受关注。

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表示,对《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的实施,最高法院持积极支持态度。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呼吁,在深圳立法探索的基础上,要在国家层面尽快启动破产法的立法工作,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良好的国际国内营商环境。

十八大以来,深圳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过310亿元,帮助9省(区、市)近16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说,深圳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的17个贫困县,并由福田区与环江县结对子,给了当地巨大支持。如今全县毛南族贫困群众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

也有许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呼吁,赋予深圳更大改革自主权,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先行先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刘新华提议,进一步加大司法制度供给,在深圳设立专门金融法院,营造更好金融法治环境。知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寄望深圳,继续为国家扛旗、为时代示范、为改革和发展探路、为人民群众谋福。

声音

“‘现在深圳的土特产是企业家!’7日,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登上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讲述改革开放的深圳故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全国两会期间,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及住深全国政协委员频频发出“深圳好声音”,为国家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建言,为民生热点发声,受到广泛关注。

本届两会,黄兰发、戴北方、王明凡、周春玲、许明金5名委员向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商务部等部委提交了5份提案,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发展积极建言。在深全国人大代表李清泉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准备了《关于促进内地香港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的建议》和《关于尽快落实和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建议》两份建议案。

“现在深圳的土特产是企业家!”7日,住深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登上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讲述改革开放的深圳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呼吁,支持深圳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挑战科技前沿课题。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呼吁推动规划修编为前海发展“扩容”。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杨绪松建议,在深开展“慈善+金融+产业”创新试点工作。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也围绕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提出很多切实建议。针对网络游戏和直播平台迅速发展衍生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海雅集团董事局主席涂辉龙呼吁加快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上网冲浪系上“安全带”。针对社会关注的慈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建议,要尽快建立慈善监管体系,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呼吁,大湾区发展应提升多元参与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新格局,希望把深圳的探索和城市治理中的新的视角放大到全国,让全国的儿童能够从“一米高度”看待未来的世界。

履职

“我把更多委员声音、履职的风采放大、传播了,让大家看到新时代的政协委员努力履职、为民建言的风采。”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们,多渠道多方式发出深圳“好声音”“最强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两会前夕,代表委员频频展开调研活动。依据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平台,代表们多次以个人或者“组团”的形式下基层,听取意见建议,将深圳各界的呼声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意见建议带到会上。“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扩大深圳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赔先罚后’机制,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些新思路多次占据中央和地方媒体重要位置。

去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会长黄西勤在履职之余当起了“编外记者”“主播”,通过自己的采访、拍摄,发布、放大会场里的委员声音。今年参会前,黄西勤告诉记者,她会在履好职的同时,继续向大家传播会场声音。

黄西勤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今年,从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在广州集中出发开始,她就拿起手机,在履职之余进行采访、拍摄。说到一共采访了多少人、拍摄了多少个视频、多少张照片,黄西勤表示数不清,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把更多委员声音、履职的风采放大、传播了,让大家看到新时代的政协委员努力履职、为民建言的风采。”

“我们把健康问题融入到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的所有的政策里面,力争做出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深圳可以利用综合改革授权的契机,利用特区的立法权在创业投资领域立法,通过法律的手段给创投募资税收和退出等等创新用法律予以保障。”

全国两会期间,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陈倩雯、林娜、王明凡、印顺等陆续走进本报视频采访间。医疗、创投、知识产权保护、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他们共同向国家各部委建议给深圳在更多领域授权,为深圳“双区”建设献计出力。

[编辑:刘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