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特区40年•征文]​ 我愿意书写这座城

编辑:卢东勃2020-08-20 14:17内容来源:深圳龙华融媒发布

新闻提要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我与龙华共成长”征文作品选登

我愿意书写这座城

作者:郑荣

从小就梦想当作家的我,刚好生活在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龙华区。这里人文底蕴深厚,是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时尚文化交汇之地。在白石龙,拥有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旧址;在观澜,有原创版画和永丰源“国瓷”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版画博物馆;还有大船坑麒麟舞、观澜客家山歌等非遗传统文化项目。

2001年5月,我来到观澜人民医院门诊药房上班。工作之余,我经常到观澜图书馆读书与借书。当时观澜的图书馆并不多,幸好有《观澜河》杂志,它是最接地气的内刊,是读者和草根作者最好的伙伴。出门在外的我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家乡的山山水水与家乡的味道。但为了生存,我又不得不把异乡当作故乡,当我想家时就把思念变成文字。第一次在《观澜河》发表文章,我兴奋得拿着杂志反复阅读。同事问:一篇文章有多少稿费?我说不多,50元。同事说这么少还这么开心。我说钱多钱少另当别论,关键是写作让我的业余时间过得有意义。

作者2019年参加第六届深圳文学季启动仪式。

观澜文体中心多次请深圳市知名文化人士来观澜讲课,还组织草根作家去大鹏采风。我写的《打工的人儿盼过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等30余篇文章先后登在《观澜河》。《观澜医院杂志》仿佛也是为我准备的。我将工作中的趣事和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撰写成文,有时一期杂志刊登我两篇。同事们说:荣姐,你好牛。在同事面前我是作家,在作家面前,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

在我看来,龙华是文化的绿洲。众多人才以及外来工涌入龙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带来了人文的交融与活力。2011年12月,民治、大浪、龙华、观澜从大宝安区脱离出来,变为龙华新区。一批名作家来龙华展开“面对面”活动,诗人现场朗读诗歌,让课堂的气氛更加生动。2013年,龙华区作家协会与龙华区草根艺术协会相继成立,让打工的文学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工作之余,我参加各种文学活动。我喜欢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我曾去华阳特殊学校探望孤儿,去U站了解义工们的事迹,去深圳市福利中心、金奥养老院了解老人的生活,搜集了大量的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素材。

本文作者在摄影采风。

退休后我一边带外孙,一边写些小文章。有一次,我向《龙华文化周刊》投了一篇写版画家陈烟桥的稿,编辑说让我去陈烟桥故居拍摄照片来配文。我兴致勃勃地用童车推着外孙去牛湖,把照片拍回来了。我认为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点也不觉得累。龙华建区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号线地铁与有轨电车的开通,大大缓解了市民出行困难。简阅书吧的开馆,给爱好读书的朋友提供了更好的休闲与阅读的平台。对于我,变化感受在心里,记录于笔端。

庚子之年,我与外孙“宅家”抗疫。当我在朋友圈子里看到义工朋友、白衣天使们为抗击新冠肺炎而日夜奋战的事迹后,便产生了写他们的念头。我在短短的半月里,利用微信完成了“五朵金花”的采访任务。散文《福城花开分外美》获得了福城萌芽艺术协会抗疫征文一等奖。散文《花开福城》在《龙华新闻》的文艺栏目整版登载。我非常感谢“五朵金花”,她们在微信上不厌其烦地给我语音留言,上传图片。还要感谢编辑们,她们用巧手为草根作者编辑出美好的文字,而我在大家的扶持和鼓励下,一步一步地成长。

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阳红。在龙华这座宜居之城,文学之花竞相开放。我将用手中的笔,继续书写她的明天和未来。

作者简介

郑荣,女,61岁,退休医生。热爱文学、音乐、美食、摄影、旅游等。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龙华区福城



[编辑:卢东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