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

龙华区30项行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战

编辑:陶倩2020-05-20 17:22内容来源:深圳新闻网

新闻提要

以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更清新的空气,迎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5月20日讯(记者 郑瑞欣 通讯员 高婧 连志远/图)5月20日上午,龙华区召开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部署全区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市委常委、龙华区委书记杜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卫主持会议,区领导张纳沙、韩荡、浦文浩、李志东、杨东辉出席会议。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卢旭阳、市水务局副局长赵彬斌到会指导。

会议部署了龙华区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与会领导向全区6个街道以及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区水务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等18个重点单位现场发放《龙华区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作责任书》。

杜玲强调,责任书就是“军令状”,要举全区之力,全力冲刺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和任务,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区。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二要坚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高质量完成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任务。三要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以硬干部硬作风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全力以赴打赢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

会议指出,要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全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作出龙华贡献,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以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更清新的空气,迎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龙华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实现历史性转折,23个黑臭水体、131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观澜河企坪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大气质量显著提升,观澜子站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9.6微克/立方米,改善率位列全市第二,是2011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2020年,龙华区要完成以下目标:观澜河企坪断面、观澜河流域14条一级支流、2条跨界支流考核断面达到地表水V类,1条入库支流考核断面达到地表水Ⅳ类;以观澜子站计,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90%,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0.8微克/立方米以内,臭氧年均评价浓度不高于125微克/立方米。

为确保目标顺利实现,龙华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出台了《关于全区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明确了“1个命令+5大方案+30项攻坚行动”的污染防治攻坚体系,向水、大气、固废等环境问题发起总攻。

30项行动细分表

一、水污染治理“八大行动”

1

开展河流雨季水质达标及提升专项行动。一是年底前打开与观澜河干支流相关联支汊流的总口截污设施。二是开展溯源排查,整改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和沿河截流系统的交叉串接。三是年底前完成24条支流暗涵整治。四是年底前完成14条一级支流及牛湖水、君子布河两条跨境支流的生态补水。

2

开展管网建设提质增效行动。一是年底前完善新建雨污分流管网移交验收制度,实现移交率、通水率、运营率“3个100%”。二是开展排水管渠系统健康状况排查检测,实行账册化管理。三是年底前消除正本清源改造的覆盖盲区。四是开展质量成效专项检查行动。五是续建民治水质净化厂。

3

开展排水管理精细化专项行动。一是全面推行排水管理进小区。二是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行动。三是完善排水户监管制度。四是建立责任明晰的污水预处理设施监管机制。

4

开展碧道建设行动。一是创新践行省建设万里碧道战略,明确年度建设计划。二是年底前开工建设30公里碧道,建成“一区一示范”美丽河流典范。

5

开展河道暗渠暗涵上盖物业设施及老旧挡墙排查整治行动。一是汛前完成严重安全隐患的河道及各类支汊流水体老旧挡墙的安全隐患评估和等级划分及整治,建立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台账。二是年底前完成有严重安全隐患、需立即实施整治的河道暗渠、老旧挡墙、净宽大于或等于3米的排水暗涵的隐患整治。

6

开展“厂-网-河-库”一体化运营行动。一是摸清运营底数,建立排水设施养护、修复、整治等项目库。二是构建污水管网系统主干管-次干管-支管-小区管四级管理机制,建立雨水系统流域化管理模式,实行河道“挂图作战”。三是高效发挥一体化运营的系统功能。四是建立对雨水管渠养护质量和运行状况的定期检查制度。

7

开展面源污染排查整治行动。一是持续巩固提升“散乱污”综合整治成效。二是强化初雨污染治理。三是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四是开展环境卫生及面源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五是开展汽修(洗车)行业整治专项行动。六是开展农贸市场整治专项行动。七是开展排水行为整顿执法专项行动。八是开展在建工地废水排放整治行动。

8

开展水务智慧流域管控行动。一是推进智慧流域管控平台建设,年底前启动24条支流上中下游水量在线监测安装工作,实现全区3个行政交界和11个支流交汇处的河流断面的水质在线监测。二是建设智慧排水信息系统。

二、大气污染治理“六大行动”

01

深入开展扬尘管理精细化治理行动。重点围绕建设工程扬尘、道路扬尘、裸露土地、砂石堆场等全面铺开扬尘治理工作。

02

开展工业排放管控专项行动。狠抓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协同减排,进一步提高工业减排成效,特别是巩固VOCs减排效果,必要时开展VOCs排放重点行业错峰生产。

03

深化开展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行动。通过加强柴油车超标排放治理,强化油气回收监管与低排区专项执法,减少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

04

强化社会生活源整治行动。通过加强餐饮油烟和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管理,减少生活源大气污染物排放。

05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行动。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通过推广城市绿化科学施肥,基本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06

开展不利天气应对专项行动。根据《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文件要求,根据市下发的应急减排清单,采取与大气污染预警等级相应的响应措施。

三、“无废城市”建设“六大行动”

●践行绿色生活,构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以“无废城市细胞”的建设为载体,推动绿色外卖、光盘行动等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回收的同时,加速龙华能源生态园的建设,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

●推行工业绿色生产,促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利用。严格新建项目依法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分类处置等分类管理,落实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促进工业废弃物的源头减量与资源利用。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废弃物受纳能力。发展绿色建筑设计,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源头降低产生量,同时规划新建建筑废弃物受纳场所,保障处理能力。

●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改革,促进源头减量,加强全过程管控。规范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加强贮存设施、道路运输等全过程监管。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的企业自行配套建设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设施。

●推动源头减容减重,提高河道疏浚底泥、通沟污泥等无害化处置能力。加快污泥干化设施建设,提升河道疏浚底泥、通沟污泥的收运及安全处置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资源化利用。

●推广绿色农业生产,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完善农业废弃物收运体系,做好农用地膜、农药包装物回收管理。

四、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五大行动”

●严格建设用地流转监管机制。将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作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和余泥渣土转运处置的必要条件,防范因污染土壤转运处置不当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

●严控一级水源保护区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将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茜坑水库、长岭皮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规划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强化简易垃圾填埋场管理。建立3个已封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制度,经监测确认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标的填埋场,采取阻断、隔离等措施。

●加强农业废弃物分类回收与处置。建立农业废弃物有偿回收网络,回收点、转运市场主体和处理单位分别设立专用台账。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内容纳入2020年区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并开展相关培训。

五、利剑执法“五大行动”

1.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执法。定期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非法设置排污口和异常排污情况,推动排污口完成“查、测、溯、治”,实现达标排放。

2.开展入管排污口溯源执法。对4个水质净化厂进水管道关键节点,开展溯源执法,建立整治清单,严厉打击雨污混流、错接乱排等违法行为。

3.开展涉水重点排污单位达标执法。5月底前,对16家涉水重点排污单位许可证进行全面评估。在39家涉水工业企业安装水平衡监控。严格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及设施和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处置的环境监管,确保医疗废物100%安全处置。

4.开展“小废水”企业履约执法。6月底前,完成434家“小废水”企业履约排查,严厉查处废水直排倾倒或非法转移等环境违法行为;11月底前,完成“小废水”企业“工况监控+协同处置”改革。

5.开展“散乱污”企业清零执法。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加强源头管控,严防反弹回潮,确保“零增长、零回潮”,全年建成不少于6个环保守法示范社区。

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 黄嘉鑫 通讯员 高婧 整理


[编辑:陶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