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网 > 

双提升

城中村综合治理:茜坑竹村蝶变成为岭南式花园小区

编辑:陶倩2019-11-18 14:50内容来源:龙华新闻

新闻提要

这个曾经被居民认为是“老旧”“杂乱”的城中村正在慢慢蜕变,有了“颜值”,“内涵”也补上来了。

竹村的蜕变让人眼前一亮。

竹村东区具有岭南特色的围墙。

竹村蜕变成岭南式花园小区,夜景迷人。


从龙华街道经观澜大道向北,即是福城街道茜坑社区竹村。竹村,因观澜大道穿过,分为东区、西区。

初见竹村,外围有极具岭南风格的围墙高低错落,入内见道路及标线平整且有序,皓白石材栏杆与翠绿花树交相辉映,停车场与晾晒区整齐划一,天然气管道进入到每栋每户,环保垃圾屋分门别类,文体设施与监控设备陆续安装完毕……如今,这个曾经被居民认为是“老旧”“杂乱”的城中村正在慢慢蜕变,有了“颜值”,“内涵”也补上来了,虽细微之处仍需继续完善,然而气象已然一新。难怪住在竹村东区多年的邓先生欢喜地说:“这里一改从前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城中村脏乱差的模样,正在变成设施齐全、基础完备的岭南式花园小区。居住的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心情自然也好了!”

“七大治理”内容补齐竹村短板

精细化改造让居民感觉“有品位”又“宜居”

竹村紧邻机荷高速福民出入口,区域位置优越,处于福城乃至龙华区的门户位置。但不论是东区还是西区,都存在一些大多数城中村存在的问题:道路破损,设备不全,村中空地杂草丛生,居民缺乏休闲锻炼的地方,垃圾分类不到位,车辆无序停放等,总给人一种“老旧”“杂乱”的视觉冲击。

邓先生租住于竹村东区近6年,他直言,“印象中,城中村总是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别说美化绿化少,就连居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跟不上。同时城中村搭乱建较多,道路拥堵难行,脏乱差、基础薄弱等问题十分突出。”

一场深度整治始于去年12月,竹村的大蜕变也始于此。去年12月,竹村东区、西区综合整治工程正式进场施工。推进综合整治过程中,福城街道力求全方位、无死角破除老旧城中村“基础难题”,将竹村过往存在的种种问题摆上综合整治的“手术台”,决心要进行一场深度的整治,开展社区治安治理、用电安全治理、燃气安全治理、环境卫生治理、交通秩序治理、景观治理等“七大治理”。同时,特别对城中村乱搭建、垃圾收集点和转运桶脏乱差、未划线规范管理、堆积物未及时清运等进行地毯式“清零”,直击城中村整治管理的难点痛点,逐一进行击破。

这大半年来,当地居民见证了竹村的变化:出入口管理系统得到改造提升,治安系统完善了;天然气管道进入到东区、西区3785户人家,提高住户用气安全意识;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和收集点的设置,按标准实现“城中村“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村道全面进行改造升级,完成道路铺设沥青路面17162.72平方米,完善道路交通标识、标线、路牌、车位线,私家车与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区域划分清晰,提高车辆和行人通行效率;西区73栋建筑首层进行刷新改造及店面改造,东区则新建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围墙……“七大治理”的有序推进,让村内基础设施不再“缺位”。

竹村内居住有本地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目睹村内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竹村西区,常见居民三三两两坐在花岗岩散水台阶或搬张小椅子在敷设透水砖的巷道内摇扇纳凉,问起城中村整治工作哪些细节让他们眼前一亮时,住户黎棋兴匆匆带着记者来到一片公共晾晒区:“这原是一片空地,以前杂草疯长,垃圾多,现在成了晾晒区,还有些空地也被平整作为停车场,家门口的环境好了,看着舒心多了。”黎琪租住于竹村西区二巷多年,看到周遭环境改善,打心底里高兴,“我们住的楼层低,以前晾晒被子非常不便,现在可以拿到公共晾晒区,太好了!”

她话音未落,另一名在巷道纳凉的街坊也凑上来说,“你看,村里的主要通道、各入口都写上了‘生命的宽度——4米’,大家都自觉不乱停车、堆杂物,往地上看,巷道纵横分明,往上看,没有手腕粗的成捆的‘三线’,仰头能看见蓝天,这感觉就是好!”

周遭环境变好,居民总能于细微处感到幸福。在竹村东区,居民则对这一面长达571米的岭南特色围墙大加赞赏。原来,沿着新竹街往观澜大道方向走即是竹村东区,经过此地时,一块写着“竹村东区”四个大字的牌匾就会映入行人眼帘,像是走入一处风景宜人的景区。居民邓先生拍下了这一处风景,在朋友圈这样分享:“美化与文化结合,让村庄变靓变美,让村庄品位得到提升!”

据福城街道相关部门介绍,竹村综合整治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后期将继续完善,贯彻“标准+”整治理念,注入文化等特色元素,积极探索打造城中村综合治理精品,摆脱过往“脏、乱、差”的老旧城中村印象,切实打造富有特色、安全整洁、便民文明的宜居小区,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伍秋蔚/文 记者 陈建华 通讯员 李灿森/图


相关新闻